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语文教研组5月10日五四青年教师好课评比活动
发布时间:2022/5/17 12:48:56 作者:张秀 浏览量:1141次
2022年5月10日,语文组组织了三十五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进行好课评比,语文组5位青年教师( 王露浛 任瑞卿 陈颖 白潮 陈明珠)在功能教室同题异构,课题为《祝福》,曾春霞校长,钱泽舒主任,徐静老师作为评委听课评课。
一、活动主题:五四青年教师好课评比
二、活动方案:
秦淮中学语文教研组活动方案
为培养一支学习型、研究型教师队伍,提升我校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的水平和意识,秦淮中学语文教研组决定于2022年5月组织三十五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进行好课评比。
1、活动主题
三十五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好课评比
2、参加人员
语文教研组部分老师
3、具体安排
三.研讨记录
四.其他过程性材料
1.开课教案
2.活动照片及签到表
3、评课稿
听完几位年青教师的《祝福》。我们想起了这样一句话:“教师讲的再多,也是教师的;学生学的再少,也是学生的。”几位老师在这他们的课中贯彻了一条很有价值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创新阅读的习惯。的确,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是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又应该是一个建造者,运用于教学中,既能驾驭教材,又能将自己的设想运用于课堂实践中。因此,我们的评价将定位在她们对教材的把握和整个教学过程这两个方面,粗浅的说说我们的看法。优点在于:
一、教材把握充分:
《祝福》这篇课文选自统编版必修下的第六单元“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人文主题是“观察与批判”。这一单元对于学生的要求是:1.了解欣赏小说的基本方法,在人物与社会环境共生、互动的关系中认识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关注作品的社会批判性;2.了解小说如何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实现创作意图,品味小说在形象、情节、语言等方面的独特魅力,欣赏小说不同的风格 类型; 3.学习用读书提要或读书笔记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从生活中选取材料,尝试写复杂的记叙文。在本堂课中,几位老师都能主要围绕两个问题展开:1、透过祥林嫂的眼睛看其内心;2、祥林嫂死了,谁是凶手?问题虽不多,但很有厚度与深度。从整体上来看,教师对教材的知识体系较熟稔,也能很好的驾驭教材。学生预习很充分,所以能积极思考,勇于回答问题。正因为这样,教与学的相长,师与生的互动在课堂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二、教学过程的评价: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过去的“填鸭式”,“问答式”,“满堂灌”,学生就像容器,教师就不停的在课堂上往里灌输思想和内容。不管他们记住与否。而如今,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已开始尊重学生,承认学生的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倡导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乐于探究,勤于思考。
听了几位老师的课,就给人这样一个感觉,她们的课已突破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做到以学生为本,教师只是促进者,只是在适当时候给予评价和帮助,从某种意义上讲,她们已走进新课程。
但是,文学阅读与写作,写作是不可忽视的一环,学习用读书提要或读书笔记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从生活中选取材料,尝试写复杂的记叙文,还有待重视。
我们想说:如果教学是一门艺术,那么艺术必然存在着缺憾,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并不在于它是否完美无缺,而在于它是否有亮点,有多少亮点,几位老师老师的课有亮点,而且亮点很多,值得我学习和借鉴。
五.活动总结:
老师们都准时参与了本次五四青年好课评比活动,五位年青教师任瑞卿老师、王露浛老师、陈颖老师、陈明珠老师、白潮老师开课,评委老师老师们认真听课评课,取得了较满意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