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历史备课组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0/7/6 14:06:24 作者:潘玉凤 浏览量:1311次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历史备课组工作总结
本学期高一历史备课组共有4名教师组成,李娟老师由于产假在家休养,潘玉凤、李家平、吴海燕和李伟四人担任教学。人员少,课时也因此减为2课时,17个班的教学任务非常之重。现将本学期的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主要工作
1、加强集体备课,将其落到实处。
本学期情况特殊,由于受疫情影响,前半段网课期间,我们备课组也没有放松集体备课。首先,学期初制定了本学期的计划,教学过程中统一复习计划,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各项评析工作,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努力,力求完成各项指标。备课组成员就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知识中的重点、难点、疑点、有关重点难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材料的选择等加强合作研究,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改进。
其次、强调每个老师就每一课内容备个案,各抒己见,而且就各个班学生不同的特点,备教法和学法。发挥备课组群体力量,集思广益,编好授课提纲、学案,提高课堂复习的效率,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编制作业,每天利用QQ布置作业,认真在网上批改作业。每节课都进行作业反馈。由于网课的监管不严问题,本学期,我们把历史课堂笔记作为一项作业重点检查。
4月13日开学后,又进行计划的修改和调整,按要求进行集体备课,把如何弥补网课教学不足平时带起。
2、加强组内、组外学习。
组内进行推磨听课,相互学习。本学期已经开展了4次组内听课,分别是李家平老师在高一(1)开设《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潘玉凤老师在高一(12)班开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吴海燕老师在高一(10)开设《两次工业革命》复习课、李伟老师在高一(7)开设《启蒙运动》的公开课。课后,均组织了研讨,全组成员进行学习、并提出建议和意见。
组外学习主要是积极参加南京市、江宁区教研室组织的教研活动,本学期的教研活动受疫情影响为线上活动,全组4人均认真参加听课,无一人一次缺席。每次教研活动后进行研讨,习他山之石,受益匪浅。
3、加强新高考研究、提高教学质量。
本届高一学生面临的是两年后新高考,历史备课组的全体成员做到收集高考信息并将高考信息进行反馈;深入各历史教师课堂,把握高考方向、关注高考动态、捕捉高考信息,力争最佳。同时研究学情,特别注意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的培养,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取得成效
1、几次考试、认真分析。
到目前为止,我们历史学科共进行了5次周测和一次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还未进行。前面的考试都使用了智学网,每次考试我们都能够充分利用智学网的各项数据进行认真分析,为下阶段的教学提供参考。期中考试我们备课组还专门进行了一次期中质量分析活动,邀请和行政领导参加。为后阶段的教学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2、基本完成高一(下)的历史教学。
依据南京市教研室的教学计划,本学期结束必修2的第二、三、四、六、七、八单元和必修3的第一、二单元的教学。尽管课时数减少,我校还是已经按计划完成,但是复习时间较短,可能期末考试成绩不够理想。
三、存在问题:
知识点夯实不够。
能力题得分率偏低。
答题规范仍有待加强
四、今后采取措施
1.注重历史概念的理解和训练。
2.加强学生提取材料、分析材料能力的训练。
3.加强学生的个别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