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校务公开>>校本研修>> 文章
2019年下半年南京市秦淮中学 校本研修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19/9/3 16:47:05 作者:刘付燕 浏览量:740次

新课程教学结构改革,急需转变的就是教师的观念,急待提高的就是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为此,我校以校本研修为抓手,立足课改、结合课题、聚焦课堂,通过自主研修、同伴互助、专家引领三种组织形式,着重从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师专业技术两方面实施问题引领,任务驱导校本研修。为努力打造一支业务能力强、素质高的教师队伍,特制定校本研修实施方案。

一、  指导思想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有序、有效地开展校本培训,促进教师师德和专业发展,增强教师职业道德素养,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打造一支符合新课改要求的优秀教师队伍。

根据学校实际,学校提出了自主、互助、引领三维一体的校本研修体系。即自主研修做到9个“1 鼓励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同伴互助搭建7个平台;专家引领开辟4条途径。

二、校本研修活动安排表

项 目

内容或主题

形式

对象

负责人

月份

师德培训

校高三优秀教师事迹报告

报告会

全体教师

董明

9

校青年教师励志成长事迹报告

报告会

青年教师

董明

11

班主任培训

区教科室姜书勤的基本功讲座

讲座

全体班主任

周磊

11

青年教师发展班(团队)培训

1.个人课题培训活动

培训会

部分教师

王兴刚

10

2. 区学科带头人及区优秀青年教师课堂展示活动

培训会

青年教师

邵思青

10

3.高一、二生物、地理学科期中复习课展示活动

考试

部分教师

邵思青

10

4.省、市规划课题申报指导工作

培训会

青年教师

王兴刚

9

5.教师外出研训

研训活动

部分教师

许明

9-12

教科研菜单培训

区级菜单讲座

讲座

青年教师

王兴刚

11

校内教研活动

教学开放日

讲座、研讨等

全体教师

邵思青

11

课堂教学改革

市区教研专家来校讲座

讲座

全体教师

许明

11

三、保障措施

(一)制度保障

为使研修活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序规范,学校成立了校本研修领导小组,制定了一系列适合我校的服务校本研修的措施办法,旨在指导、服务与保障。

1.组织机构及相应的管理制度。

1)建立学校领导指导教研制度。

校长是校本研修的第一责任人。校长及领导成员分包学科或课题、听课评课、参加活动、指导教研,并帮助教师解决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校长要将主要精力用于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确保教师参加教研和培训所必须的经费投入;整合教科室、教务处、学生处、工会、各教研组、各备课组的力量,使之具备促进和指导校本教研顺利开展的职能,形成教学、教研一体化的格局;建立教研激励与评估机制,为教师、教研人员和研究者获得经常性的沟通和联系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使教师的困惑能及时得到回应,教师的经验能及时得到关注和分享。

1)建立教研活动常规管理制度

要进一步完善教研活动常规管理制度,对教研的计划、时间、地点、人员、内容、效果、评价等做出明确的规定,并由教务处具体落实、检查,以保证教研效果。

2)完善教研组管理制度

明确教研组长的地位和职责、制订详细的工作任务要求。加强集体研究,促进教师之间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中的交流、沟通、协调、合作,使教师之间建立积极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分享经验与成功。

 2.教师教学研究制度

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建立和完善教师教学研究制度是构建校本教研制度的根本。使以校为本的研究真正为教师教学服务,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服务。主要包括理论学习制度、教学反思制度、集体备课制度、上课制度、作业布置与批改制度、学生辅导制度、学生评价与考试制度、教学质量分析制度、网络资源使用制度等。

1)理论学习制度

促进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作为自己专业发展的必需,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新的理论,为反思提供理论基础。教师每学期都要制订理论学习计划,并写读书笔记。

 2)教学反思制度

建立反思制度,促使教师反思制度化。在学习教育理论或外出学习后,教师要写心得体会,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每节课后,要写教后感;考试结束,要写试卷分析等等。从而使教师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专业成长融为一体。 引导教师开展既能提高教师理性认识又能改进实践的反思研究,比如课例研究、写教学案例或教学故事、做教学情况调查等,寻找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方法。

 3)备课、上课等教学常规制度

建立的教学管理新机制,要有助于教师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的激发,要赋予教师自主权。对备、讲、批、辅等教学常规增进新理念、新内容,使教师的教学过程真正成为研究的过程,专业提高的过程。

 3.课题管理制度

要深入地研究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对教师在教学中发现的、在本校具有代表性的、且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要确立课题进行研究。要制订包括课题方案、过程研究、档案管理等内容在内的管理制度,增强研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高度关注解决学校层面问题的课题,关注教师教研活动是否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4.学校内部教研的交流制度

 为了使同伴互助得到落实,要建立相应的制度,积极为不同层次的教师牵线搭桥,为教师的合作和交流提供平台。这方面的制度主要有组内教研制度、集体备课制度、青蓝工程制度等。

1)组内教研制度

修订完善组内教研制度,充分发挥教研组的组织协调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改变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战的状态,有效开展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每个教师都要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做到互相学习、共同切磋、分享经验,不断提高教学研究水平

2)集体备课制度

修订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充分发挥备课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备课活动。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通过集体备课,促进教师反思、交流、互动、共享成果,提高工作效率。

 3)青蓝工程制度

由工会牵头,开展以老带新结对子(含班主任结对)等教师之间日常的互相合作和经验分享、交流活动。要求骨干教师必须帮带青蓝教师或班主任结对,规定师徒各自的义务,强调双方互动、合作、共进,建立师徒档案,使新教师尽快适应教学,并在实践中快速成长。

 5 建立考核制度

针对校本培训完成情况按月、按学期进行考核,完成度高的教研组可参加先进教研组评选,有特色的校本培训项目可推荐区校本培训。

(二)物质保障

 1.通过制定校本研修物资保障制度,保证校本研修所需的物资及时补充。

2.通过制定校本研修的经费保障制度,保证活动经费及时到位,合理运用。

主办单位:南京市秦淮中学

地址:江宁区东山镇宁中巷4号

版权所有 南京市秦淮中学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s

办 公 室:025-52284446 高一年级:025-52199319

德 育 处:025-52192720 高二年级:025-52199361

教 务 处:025-52281179 高三年级:025-52199327

校 团 委:025-52199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