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党团工会>>团委>> 文章
南京市秦淮中学第三周升旗仪式

发布时间:2019/3/4 9:49:53 作者:杨丹 浏览量:1361次

201934日上午我校举行了第三周升旗仪式,学雷锋日即将到来,曾春霞副校长给同学们做了题为《向上向善——新时代如何学习雷锋精神》的国旗下讲话,呼吁同学们学习和发扬雷锋精神。


3.jpg

向上 向善

                                                                   ——新时代如何学习雷锋精神

又到了35日,雷锋这一名字又被人们挂在嘴边。那么,雷锋精神究竟是什么?我们新时代的青年应该学习他什么呢?

什么雷锋精神?雷锋精神,是以雷锋的名字命名,以雷锋的精神为基本内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神。其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它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精神文明的同义语、先进文化的表征。习近平同志强调雷锋精神的核心是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这也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他们都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

我们学习他什么:

一、向。雷锋精神体现了一种向上的人生姿态。纵观雷锋短暂的一生,他始终具有一种积极主动的生活态度,对新中国、新生活充满无限热爱和美好向往,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充足的干劲投入到工作、学习之中去。

1.在工作上向上,发扬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雷锋说: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不怕苦、不怕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螺丝钉精神,是雷锋精神在事业上的具体体现。其核心是服从组织分配,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敬业奉献。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待自己的工作,不管身居要职还是平凡岗位,都应爱岗敬业,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的腐蚀,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多做贡献。

2.在学习上向上,发扬刻苦钻研的钉子精神。雷锋说:有些人说工作忙,没有时间学习。要学习时间是有的。问题是善不善于挤,愿不愿意钻。一块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都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的钉子精神,努力学习革命理论,刻苦钻研业务技术,练就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这是雷锋向上的人生姿态的真实写照。所以,我们应该像雷锋那样,发扬学而不厌,锲而不舍的钉子精神,紧跟时代步伐,发奋学习,永不懈怠。

3.在生活上向上,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雷锋说:在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今天我们提倡艰苦奋斗,是要反对那种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的奢侈之风,尤其要反对凭借手中权力,挥霍浪费国家资源的腐败之风。

二、向善。人之初,性本善。归根结底,雷锋精神是一种善的境界。雷锋心中有爱,爱党,爱国,爱人民,心里永远装着别人,全心全意无私奉献。在其短暂的生命中,他始终用快乐与感恩诠释着对的追求与执着。

1.在理想信念上向善,发扬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阶段,雷锋精神进一步升华为,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信条,为实现国家繁荣、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安康而拼搏奋斗的爱国精神。

2.在价值取向上向善,发扬大爱无疆的奉献精神。雷锋说: 一滴水只有融进大海才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才能充分体现自身价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雷锋精神的实质,也是雷锋精神能够保持旺盛生命力和持久活力的源泉。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志愿者活动,就是大爱精神的生动反映,也是新时期学习雷锋活动的延伸和拓展。  

3.在人际关系上向善,发扬助人为乐的合作精神。雷锋有句名言: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生活得更美好。雷锋的一生做了数不清的好事,他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帮助一切有困难的人。雷锋这种做好人好事不留名,舍己为人不求回报,互助合作不计报酬傻子精神,正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亲和剂,对全社会形成合作互助的新型人际关系和良好道德风尚能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在新时代的今天,虽然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已显著提高,但以助人为乐、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等优良品质为精髓的雷锋精神仍然没有过时,并且永远不会过时,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人毕生的追求,并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变成一种自觉行动。


本周升旗手

本周的升旗手是来自高二(4)班的王语彤同学,她阳光开朗,奋发向上,诚实守信,乐于助人。身为班长她能在班里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也是老师的得力助手。学习上她勤奋刻苦,在上学期期末考试中她取得了班里第四的好成绩。高二(4)班是一个奋发向上的班集体,在班主任荣嘉老师的带领下,正在为即将到来的小高考全力冲刺。预祝他们在小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33.JPG

主办单位:南京市秦淮中学

地址:江宁区东山镇宁中巷4号

版权所有 南京市秦淮中学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s

办 公 室:025-52284446 高一年级:025-52199319

德 育 处:025-52192720 高二年级:025-52199361

教 务 处:025-52281179 高三年级:025-52199327

校 团 委:025-52199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