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信息技术教研组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19/2/28 9:35:18 作者:肖小桃 浏览量:1466次
秦淮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信息技术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基本原则,以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教学宗旨,深化教学改革,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优质高效课堂。本学期信息学测前只高一安排了信息技术课程,每周2课时。我们将上好每一节课,为明年高二年级学测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工作措施
1、紧抓教学常规,落实教学“五认真”,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有力保证。
严格按学校要求紧抓教学常规,督促组内老师认真执行教学“五认真”,扎实地做好集体备课、二次备课、推磨听课工作,并加强督查力度,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2、关注常态课堂,强化课堂管理,注重课堂效率,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安排好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务实、具体地落实到人,做到真实可行,真正能够起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减少课堂教学的随意性。以项目整合课堂教学,在项目实践过程中渗透学科核心素养,整合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3、着力教学研究,加强学习交流,关注教师发展,提升教师素质。
强化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注重学习培训,及时反思,认真总结。组织教师积极参加上级教研部门组织的各项培训和教研活动;在校内经常开展常态课并相互听课、评课,积极磨课,课后要及时进行反思总结,并做好记录的反馈,形成进行教学反思的习惯。
教研组活动时要认真学习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深入讨论分析新课标修订后主要内容和变化,交流反馈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改进教育教学行动,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自身专业素质。
4、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和个性发展的需要。
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将校本课程、课外兴趣活动与学科竞赛结合起来。我组已开发《如何构建家庭局域网》、《Photoshop初探》两本校本教材。本学期要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教学工作,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活动。
积累教学资源,形成系统、完整的校内共享资源库。利用校内局域网平台,修改完善电子教案、制作课件、网站、微视频等,整合教师积累的教学资源,形成较为系统、完整的校内共享资源库,以便组内教师在平时的选用借鉴。
三 、教学进度:
本学期只有高一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
第 1 周 数据与信息
第 2 - 4周 数据处理与应用(文本信息的加工表达)
第 5 - 7周 数据处理与应用(表格信息的加工表达)
第 8 - 13周 数据处理与应用(多媒体信息的加工表达)
第 14–17周 算法与程序实现
第 18 周 学期测试
四、校内教研活动安排:(周五上午,遇市区教研活动,则调至下周)
时间 | 活 动 内 容 | 备 注 |
开学前 | 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教学进度,集体备课 | 主备人:肖小桃、林欣 |
第2周(2.25-3.1) | 推磨听课 | 开课人:张晓蕾 评课人:肖小桃 |
第4周 (3.11-3.15) | 区级公开课 | 开课人:刘付燕、胡翠丽 评课人:区教研员 |
第7周 (4.1-4.5) | 集体备课 | 主备人:刘付燕 |
第8周 (4.8-4.12) | 推磨听课 | 开课人:冯阳旭 评课人:林 欣 |
第12周 (5.6-5.10) | 集体备课 | 主备人:胡翠丽、张晓蕾 |
第14周 (5.20-5.24) | 推磨听课 | 开课人:林 欣 评课人:刘付燕 |
第16周 (6.3-6.7) | 推磨听课 | 开课人:肖小桃 评课人:张晓蕾 |
第18周 (6.17-6.21) | 学期总结 | 负责人:肖小桃 |
2019.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