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上学期高三生物一模考试分析
发布时间:2014/1/24 18:39:18 作者:胡伟 浏览量:1679次
2014届高三生物一模考试分析
高三生物备课组
一.试题主要特点
试题注重对主干重点知识的考查,知识面覆盖广,试题基础而灵活,把选修知识和必修知识有机综合。引导学生回归教材,熟悉教材,把握教材。试题对实验设计的原理,实验设计的方法和操作等做了重点考查。试题注重对识图能力、图文转换的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应用能力、审题能力、准确使用生物学术语作答的能力的考查。试题设计符合高考要求的方向,针对目前的学情与教情,评价复习效果与学生生物学能力的达成度,具有较好的区分度、信誉和效度,能够达到一模的目的,对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二.试卷相关数据
班级 |
参考人数 |
均分 |
达B级人数 |
达B率(%) |
高三(3)班 |
41 |
54.3 |
13 |
31.7 |
高三(5)班 |
36 |
38.4 |
3 |
8.3 |
高三(7)班 |
52 |
62.1 |
21 |
40.4 |
高三(8)班 |
48 |
56.2 |
11 |
22.9 |
三.主要成因分析
1.概念不清,基础知识掌握不到位,情况较为严重
本次试卷知识综合度虽然高,但基本概念和规律仍然在很多题目中出现,可得分情况还是不容乐观,失分很多。主要表现在专用名词使用不准确、错别字和字迹不清等。
例如31题的第二小题写食物网,食物网中出现了“光”;缺失箭头,画以短的横线;捕食关系颠倒,如把“水蚤→泥鳅”写成“泥鳅→水蚤”。
2.审题不清,信息处理弱,缺乏答题的技巧
这次考试中,暴露了学生审题不仔细或能力欠缺,对关键词和有效信息不敏感等,不会运用题目中所给的信息答题,从而导致失分较多。
例如多选题23题,有学生审题时,不能仔细阅读到“一株正常生长的绿色植物”,同时也没观察到曲线图中用一定强度的光束照射到那时间节点上释放氧气的量的变化,从而加选A项出错。
3.图表迁移能力弱,综合能力不强
试卷中的一些图表题得分不高,如细胞分裂图像、复制翻译图像不会判断等。表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较差,不会根据题意做出合理科学的判断,没能将课本知识内化成自己的认知结构,从而导致在综合解题时思路卡壳、能力不足。
四.教学反思及下阶段的教学安排
1.基础知识是学生解决问题的源泉。在复习过程中,应紧抓课堂,力争在课堂上完成对基础知识的整理和归类,使之成为知识链和知识网,便于学生理解性记忆和回顾的目标。
2.加大材料题、信息题的训练,精心选题,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必须细心阅读给出的材料,适当针对要素做记号,围绕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培养学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
3.对于图表题,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将图文结合起来审题,注意挖掘其中的隐含条件,找出设问的关键点,增加变式。涉及生物形态、结构图,一般不会和课本相同,要辨认图中所反映的形态和结构,并联想和运用与图中所示信息相关的生物学概念和原理来分析、思考和作答。教科书中的图表相当丰富,要指导学生阅读书上的图表,加强学生在读题读图方面的训练。
4.在后面的复习中结合近几年的高考题的题型和内容进行整理和分析,然后给学生进行重点分析和变式训练,提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