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物理学科南京市一摸试卷质量分析报告
发布时间:2014/1/24 18:38:00 作者:胡伟 浏览量:1381次
南京市秦淮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三年级物理学科南京市一摸试卷质量分析报告
一. 试卷结构分析
(1)命题范围与试卷结构
考试知识点覆盖范围为高中物理全部内容,试卷结构与高考试卷结构相同,分四块,全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选择题(单选5小题,多选4小题,,共31分
实验题:(力、电实验各一题,共计18分 )
选做题 :(3-3、3-4、3-5模块各一题。3选2,每个模块12分,共24分)
计算题:(共3小题,一力两电,共计47分。
(2)试卷难度分析
全卷试题知识覆盖面广,突出考查了主干知识和重点内容,全市均分为59.3分,题目难度不大,难度系数为0.49-0.5。
二.试卷所涉的考点分布
考点名称 |
教学难度 |
题号 |
分属模块 |
分值 |
2.路程和位移、速度、加速度 3.速度-时间关系 |
Ⅱ |
4 |
必修1 |
3 |
8.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 |
Ⅱ |
13(1) |
必修1 |
3 |
10.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 |
Ⅱ |
1、14(1)(2) |
必修1 |
15 |
11.加速度与质量、外力的关系 |
Ⅱ |
10(1) |
必修1 |
4 |
13.动能、动能定理 |
Ⅱ |
13(2)(3) |
必修2 |
10 |
15.弹性势能 |
Ⅰ |
14(3) |
必修2 |
4 |
17.验证机械能守恒 |
Ⅱ |
10(2) |
必修2 |
4 |
21.圆周运动描述 |
Ⅱ |
5 |
必修2 |
3 |
24.万有引力及其应用 |
Ⅱ |
7 |
必修2 |
4 |
28.静电场电场线电势能等势能 |
Ⅰ |
3 |
3-1 |
3 |
31.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
Ⅱ |
15(1) |
3-1 |
6 |
38.庙会小灯泡的福安特性曲线 |
Ⅱ |
11 |
3-1 |
10 |
43.安培力 |
Ⅱ |
2 |
3-1 |
3 |
45..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
Ⅱ |
15(2)(3) |
3-1 |
11 |
48.法拉第电磁感应楞次定律 |
Ⅱ |
8、13.(3) |
3-2 |
14 |
51.交流电 |
Ⅰ |
6 |
3-2 |
4 |
57.分子动理论阿伏伽德罗常数 |
Ⅰ |
12-a(3) |
3-3 |
4 |
60分子速率分布 |
Ⅰ |
12-a(1) |
3-3 |
4 |
67.理想气体、68.热力学第一定律 |
Ⅰ |
12-a(2) |
3-3 |
4 |
85.动量、动量守恒定律 |
Ⅰ |
12-c(3) |
3-5 |
4 |
93.核力与结合能,质量亏损 |
Ⅰ |
12-c(1) |
3-5 |
4 |
97.光电效应 |
Ⅰ |
12-c(2) |
3-5 |
4 |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理科各班小题得分率分析
班级 |
各 题 得 分 率 统 计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a |
12-c |
13 |
14 |
15 |
3 |
54.5 |
45.5 |
27.3 |
63.6 |
61.4 |
28.4 |
38.6 |
25.0 |
38.6 |
28.1 |
63.2 |
42.8 |
48.8 |
9.7 |
10.1 |
9.4 |
4 |
50.0 |
46.0 |
22.0 |
50.0 |
50.0 |
22.0 |
39.0 |
12.0 |
43.0 |
23.0 |
70.8 |
36.8 |
34.3 |
10.3 |
8.7 |
4.9 |
5 |
25.6 |
41.9 |
20.9 |
60.5 |
32.6 |
22.1 |
41.9 |
12.8 |
26.7 |
20.1 |
54.7 |
38.3 |
33.7 |
1.7 |
2.3 |
0.9 |
6 |
40.8 |
36.7 |
30.6 |
63.3 |
28.6 |
32.7 |
45.9 |
12.2 |
26.5 |
22.7 |
57.6 |
39.4 |
28.2 |
2.9 |
3.8 |
1.1 |
7 |
57.7 |
67.3 |
51.9 |
61.5 |
63.5 |
27.9 |
46.2 |
25.0 |
39.4 |
29.6 |
71.3 |
55.4 |
52.7 |
22.4 |
20.0 |
13.3 |
8 |
45.8 |
72.9 |
43.8 |
68.8 |
50.0 |
33.3 |
41.7 |
38.5 |
38.5 |
26.8 |
78.8 |
50.9 |
53.8 |
30.8 |
15.0 |
18.4 |
9 |
48.0 |
70.0 |
40.0 |
68.0 |
60.0 |
33.0 |
39.0 |
31.0 |
37.0 |
42.0 |
67.9 |
56.0 |
47.8 |
12.4 |
10.8 |
10.5 |
班级 |
B级以上人数()=57) |
C级人数(<57;>30) |
D级人数(30) |
3 |
3 |
24 |
17 |
4 |
2 |
22 |
26 |
5 |
0 |
13 |
31 |
6 |
0 |
21 |
27 |
7 |
8 |
40 |
4 |
8 |
11 |
29 |
8 |
9 |
5 |
37 |
8 |
(2)各班等级达标人数
(3)主要问题
a:已复习的基本知识掌握不到位,该得的基础分没法得到
如第11题考查了实验电路图的描绘,此类问题在电路复习中已练习了多遍,但仍有不少小数仍错画为限流式和内接法。第3题考查了“曲线运动的受力与轨迹弯曲关系的定性分析”此为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典型问题,也在复习时突出强调的内容,得分率仍未到50%。
b:.审题不清,题意理解错误
解题时,往往对一些看似熟悉的题目思想上不够重视,审题不仔细,结果答题不符合要求。如5题自行车各点是绕d点运动的,但学生多数误认为是绕圆心运动的从而导致错误;而第12-a题第三问中气体在2atm状态下体积误当成标况下的体积。
c:应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欠缺。
主要表现如下: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较差,运算能力薄弱 、排除干扰能力弱 。如:第2、5题、第6题均为图像题,由于学生从图像中提炼不出相关的物理信息而瞎猜一气。
d:因为一轮复习内容未全部完成,导致涉及此部分知识的题目,得分率极低
由于本学期周末基本基本没补课,故复习时间减少,再加上学生基础又较差,课堂教学进度缓慢,最终导致《磁场》《电磁感应》和《交流电》三章未来得及复习,而学生对此部分内容的记忆为零,直接导致两道计算题的得分率极低,基本上为空白,这也是本次我校学生物理达标学生人数极少的根本原因。
四.后期教学建议
1.在下学期,我们要认真学习考试说明,整合教材,抓紧完成一轮复习的扫尾工作。
2.课堂教学要重视双基,贴近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和科技动态。
3.要重视实验的教学,重点要让学生理解实验原理、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实验误差的分析与计算。
4.在平时的课余时间,要加强学生答题常规的指导。现在绝大多数学生总认为物理属副科,只要保C即可,故误认为物理是可有可无的,上课随便听听就够了,课后从来不肯花时间去消化与巩固,但实际上正是由于很多学生在高一高二时的过多放松导致了现在物理基础几乎为零,上课根本听不懂,即使有些学生上课听懂了,有时也难以达到真正理解,出现“听起来耳熟,看起来眼熟,做起来必错”的可拍状态。
以上为我们备课组
高三物理备课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