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校务公开>>教务处>> 文章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语文学科情况分析

发布时间:2014/1/24 18:27:10 作者:胡伟 浏览量:1869次

南京市秦淮中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末

考试语文学科情况分析

一、问题分析

(1)从大项来看,二(文言文翻译)、三(古诗鉴赏)、五(现代文阅读)三大项得分率比较低。其中诗歌鉴赏题得分很低,有学生未能读懂诗歌;而文言文翻译和现代文阅读则是一贯的、普遍的问题。

 

(2)具体到小题,文言文概括题学生概括能力较弱,错误的学生抓偏的居多,还有的抓的是缺点,并不是所给材料所示的内容。文言文翻译,错误情况是:搞不清“子婴”的意思和身份;而古诗鉴赏学生对本首词的主旨把握不清。大多数学生都知道陆游是爱国诗人,于是对他“清泪浥罗巾”的原因,有很多人理解却是“爱国”“报国无门”,还有的学生解读成“被贬”,“怀才不遇”等,而不能结合诗歌本身的信息去整合答案学生对古诗鉴赏答题方法不能掌握,不知道应从表现手法和情感(或意境)方面来分析妙处

 

(3)现代文阅读:从学生的答案来看,学生的答题存在这样的问题:第一,审题不清,概念模糊。学生对于“表达特色”理解不清楚,答案五花八门,部分学生不能从修辞的角度去分析和解答,或者修辞手法理解错误。概念模糊指的是有学生答出“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或者按照小说来理解。“诗化的语言”一点则基本答不到。第二,理解不够,要点不全。大部分学生能够答到“突出我对茶的喜爱”,而另一个得分点“把茶树写得极具文化韵味”则基本答不到。第三,脱离文本。学生的答案只有行话套话,没有对文本的解读和分析。第四,理解单一。很多学生能答出“引出下文”,但是“丰富文章的内容”一点则有一定难度。

 

4高二语文期末统考作文分析

江宁区作文均分为20.68分。我校作文均分20.64,与区均分接近。作文审题难度不大,但切题难度不小;不限制文体,有利于学生个性化选择,但是写成议论文殊为不易。问题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内容上对题意解读不准、不清、不全,显得拉杂含混,具体表现为:

(1)“阳光成了一个筐,鼓励、拼搏、悔悟,友情、亲情甚至朦胧的恋情,乐于助人、公平正义等等无所不装。

(2)从未如此得不到充分体现,多数作文未能从前后的对比或程度状态的根本性变化上来体现。或者只叙一件小事,例如一次考试失利后老师或家长的温和对待,一次与家长冲突后的愤怒与理解,然后结尾点题;或者议论“阳光”体现在哪里,结尾贴上标签。

(3)文章不能聚焦,“乱箭齐发”,立意不明。

(4)选材立意滥俗,情感虚假。没有充分的铺垫渲染、论证分析,随意拔高平常事件的意义。

第二形式上:

(1)篇幅不够,有的没能完篇。

(2)文体意识不强。写议论用“万金油式分论点,什么“从未如此阳光要求我们***”“阳光是***”;记叙文没有突出的描写,散文没有载体,只有空洞的抒情;文体糅杂:半叙半议及其他“四不像”的文章不在少数。

二、教学建议

1. 坚定不移地抓基础。根据学生学语文缺乏自觉的语文意识,导致积累严重不足的现状,要有意识地三天两头地对学生进行默写听写训练,不但默写名句,而且听写词语,甚至让学生抄写要背诵的古文。要不然,这次考试就不会有那么多学生文学常识题、病句题得分如此低。我们坚信,学语文越是最笨的方法,越是最管用的方法。

2. 加强古代诗文的阅读训练。必修结束,接下来就是史记选读、唐宋诗词选修,我们需要根据这两本书的安排,扎扎实实地对学生做好这个训练。

3. 加强主观试题答题规范化的指导。最好采用面批的方式,对那些中层以上的学生做具体的指导。就散文阅读要抓实抓透,不能浅尝辄止。散文就是要品、要读,要带着学生一起去赏析、去品味、去研讨,不能因为课时的紧张而浮光掠影、走马观花。散文阅读要注重文本解读,不能太功利化。

本次检测反应的学生的答案很多都脱离文本,全是行话套话,完全是为了答题而答题。体现了我们教学中急功近利的一面,这样下去既伤害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没能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可以说是饮鸩止渴。只有切实的对文本进行解读,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才能真正的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散文阅读要拓展延伸,不能就文论文。本次考题选自于《散文选刊》,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除了必要的文本教学之外,可以向学生多推荐名家名篇,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只有见多才能真正识广。

4.通过选定一本活页的作文专题训练题目,来打好应试作文的基础,高二年级在写作方面是多写议论文,打好写作基础。

 

主办单位:南京市秦淮中学

地址:江宁区东山镇宁中巷4号

版权所有 南京市秦淮中学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s

办 公 室:025-52284446 高一年级:025-52199319

德 育 处:025-52192720 高二年级:025-52199361

教 务 处:025-52281179 高三年级:025-52199327

校 团 委:025-52199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