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化学备课组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18/9/6 11:24:33 作者:傅业云 浏览量:2169次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化学备课组工作计划
南京市秦淮中学 傅业云
一、基本情况
我校本届学生共28人,人数少,还有个别学生兼报艺术和体育,不重视化学学科学习。我校学生的高考选科充分尊重学生志愿,没有进行特别引导,与其它兄弟学校相比,我们的基础薄弱。选科学生中大多数学习习惯差,语数外总分排名在理科班中垫底。学生基础不扎实,计算能力、分析能力、对基础知识的自主构建能力、理解能力均比较弱,相当一部分学生不重视化学学习,上课状态比较不端正。所以,如何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有效提高学生化学素养,保证复习效益,成为高三复习中的一大挑战。
二、指导思想
重视学生的自主梳理和构建,从零打碎敲到体系构建,从感性认知到理性提升,从自主反思到内化提升,全面、系统、扎实、灵活、细致,使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能在一轮复习中得到全面具体的提升。
三、复习目标
1.通过梳理构建,形成清晰的化学学科网络,对高中化学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提高审题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力争在考试中不再出现因为审题有误而失分的现象。
3.高考成绩目标:争B、保C、灭D。
四、复习策略
1.加强教学研究,把握复习方向。
(1)深入钻研新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以课标为指针,认真研究近五年江苏高考化学试卷,认真分析,思考高考的方向,从而有的放矢进行复习。要以学生的成长为核心,把握2019年的高考信息、试题难度、考查方向及变化,做到思路明确,指导高效,真正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整个复习过程扎扎实实。
(2)加强集体研究,发挥群体优势。虽然本学科只有一人,但是要积极参加南京市和江宁区的教研活动,平时多利用网络资源,多和其他学校的高三老师联系研讨。
确保复习方向明确,方法科学。老师们不仅要备教材、备知识、备教法,还要备梦想、备情境、备学法。
2.有效组织教研活动,提高课堂效率。
(1)树立强烈的目标达成意识。学习目标紧扣考点,具体明确细化。围绕目标选取材料,确定教学方法。通过展示、跟踪提升、当堂检测等形式了解目标达成度,及时查漏补缺。课堂设计思维量大,推进速度快,落实力度大,要让学生有大的收获。课堂增加内化的时间,要控制好讨论时间,留给学生整理落实的时间。
(2上好复习课、讲评课。设计各有侧重的教学重点、考点突破、方法点拨和强化训练等的教学环节。把握适度的的课堂容量和教学节奏,消除教与学的无效环节。课件要注意实用,让学生看得清,记得下。
(3)全程关注学生状态。
①注意放手,充分让学生体验、表述。
②注意评价,用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加强听评课活动。听课要积极,评课要实事求是。吸取他人长处,弥补本人不足,发挥个人特色,教出个性和灵性。
3.分三个轮次复习。一轮复习时间从今年9月到明年1月初,按课本顺序复习,以考点为主线,以教材为载体;二轮复习从2月到4月底,以专题复习为主;三轮复习从5月初到高考,以综合拉练为主。
4.2018年9月到明年1月初,进行一轮复习。
一轮复习按课本顺序复习,以考点为主线,以教材为载体,搞好课程整合,始终把提升学生化学素养放在第一位,不急功近利。通过一轮复习,对课本进行系统、全面的体系构建,这既是对教材的二次挖掘,让学生明白考点都是从课本上来的,让学生树立起考试的信心,又对高考考点做了有针对性的解读和训练,可以说既有基础又兼顾了提升,既有文本的二次挖掘又有对考点的深入练习。
一轮复习要融合课程资源,搞好主题单元设计,重点研究好三个基本的课型:
(1)自主梳理课。大胆放手,把时间放给学生,通过学生的自主构建,小组的补充交流,老师的引领提升,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透彻理解重点、难点。梳理构建案重在全面提升学生化学素养。梳理构建过程中,老师要跟上具体性的指导,让学生明确从哪些方面进行梳理构建(可结合具体生活情景和热点展开)。
(2)探究提升课。提供典型的探究课题,有层次地由课内向课外拓展延伸,让学生明确探究的重点问题,老师提供预设难点,结合学生生成问题,有详有略地逐一解决。探究提升案重在对核心和重点进行探究,通过探究内化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拓展完善课。查漏补缺,强化规范,扫除盲点、易错点、易混点、难点。教师在认真批阅的基础上,总结重难点,搞好预设;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纠,不发答案,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基础上生成核心问题,老师与学生共同解决,并留出充足时间让学生搞好巩固落实,对特别典型的题目要整理在典型题本上。
5.继续进行规范训练。
(1)通过平日做导学案、练习题、考试,规范学生的答题用语,字迹书写工整规范,无勾画涂改现象。
(2)规范答题思路,让学生做到答题时思路清晰,语言简洁,术语正确,力争做到规范作答。
6.关爱学生,陪伴学生备考。一是要打造家庭式的亲情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家的温暖,二是做好团队备考、阳光备考。
7.要持续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用好课堂练习本,及时将重要知识点、典型习题进行整理。
(2)把握好高考方向和细节,多占有材料,用好高考资源网站。
(3)持续关注学生的进步,适时适当进行辅导。要抓听课状态;提示改进不良行为,提示做好笔记;检查落实复习效果等等。
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
时间 | 教学进度 | 教学内容 |
第一二周 | 期初考试复习及试卷讲评 | 专题复习迎接市期初考试,试卷讲评 |
第三周 | 专题三 重要的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 重要的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
第四周 | 专题四 微观结构与物质多样性 | 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周期律 |
第五周 | 国庆放假 | |
第六周 | 专题五 化学反应与能量 | 1.反应热、焓变、盖斯定律 2原电池、电解池的原理及应用
|
第七周 | 专题六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 化学平衡常数、转化率及相关计算 |
第八周 | 专题六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 等效平衡 |
第九周 | 专题七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
水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pH的计算 |
第十周 | 专题七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 1.盐类水解的规律及应用 2.沉淀溶解及溶度积 |
第十一周 | 期中考试复习 | 期中考试及试卷讲评 |
第十二周 | 离子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 1.离子共存与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2.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 |
第十三周 | 1.有机物的结构与分类 2.同分异构体 | 1.官能团、核磁共振氢谱等、结构与性质关系,高考有机选择题专题复习 2.同分异构体 |
第十四周 | 1.有机物的转化关系和反应类型 2.有机合成路线设计 | 1.有机物的相互转化(注意反应条件) 2.设计合成路线 |
第十五周 | 1.有机化学实验 2.有机化学综合题 | 1.有机化学实验 2.高考第17题专题复习 |
第十六周 | 化学计量及基本计算 | 1.物质的量、化学式等 2.高考第18题专题复习 |
第十七周 | 1.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 2.物质的分离、提纯方法 | 1.基本实验操作 2.规范表述 |
第十八周 | 1.常见离子的检验 2.物质的制备及性质实验 | 1.规范表述 2.物质的性质及应用 |
第十九周 | 化学实验综合题(高考第19题专题复习) | |
第二十周二十一周 | 期末考试备考 | 期末考试备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