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三政治备课组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18/9/5 12:14:24 作者:刘勇 浏览量:1780次
秦淮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一轮复习)
高三政治备课组工作计划
为有效的进行高三政治高考复习,根据新课标教材及2018年高考政治学科《考试说明》的内容和特点,并按照学校的要求和年级组工作计划,特制定本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计划。
一、目标:
行动目标:争B、保C、灭D。
根据班级层次不同、学生层次不同,结合语数外和历史学习情况,学生个人的具体目标各有不同(如助力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冲A)。总之,要以不因本学科的达标问题而影响学生升学为原则(即提高与语数外总分达本的匹配、在不占用学生的语数外课外时间的前提下尽力提高学生的等级)。
复习目标:
依据新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适度关注高考改革动态,抓实课本,夯牢基础,着重掌握单元基础知识,巩固各知识点,强化知识体系建构全面精准地把握教材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初步形成知识体系,加强理解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培养,掌握规范答题的基本要求,帮助学生初步形成一定的解题能力以及思考能力。
通过一轮复习,要让学生达到下列要求:
⑴掌握考试说明规定的基本知识,能够对知识进行基础的归纳总结,能把握教材主干知识。
⑵学会辩证的思维方法。
⑶答题做到规范化,能形成一定的解题思路,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
⑷能运用所学思想政治知识观察、分析简单的生活实例和一些重大的社会热点问题,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提高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质。
二、措施:
坚持集体备课,凝聚集体智慧。立足教材狠抓基础,坚持集体备课,精心谋划复习方法与策略,把集体备课作为落实常规复习教学的重要任务来抓。通过集体备课,形成适合本校学生的二轮复习导学案(含自主知识归纳、整理,典题训练,反思总结等内容),引领学生自主复习;通过集体备课,凝聚集体智慧,助推复习迎考的有效性。
集体备课时坚持做到:
⑴备复习教学目标;
⑵备知识体系;
⑶备知识点定位;
⑷精选试题习题;
⑸反馈教学得失,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搞好知识复习,继续狠抓基础知识
⑴按高考考点复习。弄清每一考点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或原理,基本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等)
⑵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构建或从新的角度整合知识体系等。
⑶把握重点知识,包括高考重考点、易错点知识。
⑷增添新教材的知识内容,把握知识的变化。
3.重视课堂教学,提高复习课的效率
⑴复习课要落实到题目,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⑵课堂讲解要精讲,不宜过多过细。
⑶课堂上老师要拿出一定的时间,用于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⑷课堂教学一定要形成师生互动。
4.精讲精练,提高考试做题的能力
⑴精选试题。
⑵训练要限时、定量。
⑶强化对审题规范、答题规范、书写规范的要求和训练。
⑷搞好跟踪训练、变式训练。
加强高考研究,特别是近几年江苏高考真题及北京、上海等具有探索性、引领性的高考好题,提高复习备考的针对性。
三、活动安排
周次 | 教学内容 | 主备人 |
1 | 市期初模拟 |
|
2 | 质量分析、试卷讲评;必修2第二单元复习 | 刘勇 |
3 | 必修2单元练习;第三单元第5课复习 | 李柱明 |
4 | 必修2第三单元第6、7课复习 | 胡海英 |
5 | 国庆补课:处理第三单元练习 |
|
6 | 必修2第四单元第复习 | 刘勇 |
7 | 处理必修2第四单元练习,必修2综合训练 |
|
8 | 必修4第一单元复习 | 李柱明 |
9 | 必修4第二单元第4、5课(辩证唯物论)复习 | 胡海英 |
10 | 必修4第二单元第6课(认识论)复习、期中考试 | 刘勇 |
11 | 期中试卷质量分析、讲评。必修4第三单元第7课复习 | 李柱明 |
12 | 必修4第三单元第8、9课复习 | 胡海英 |
13 | 必修4第三单元第9、10课复习 | 刘勇 |
14 | 处理必修4第三单元练习;必修4第四单元第11课复习 | 李柱明 |
15 | 必修4第四单元第12课复习,处理第四单元练习 | 胡海英 |
16 | 必修4综合练习;必修3第一单元第1、2课复习 | 刘勇 |
17 | 处理必修3第一单元练习;必修3第二单元第3课复习 | 李柱明 |
18 | 必修3第二单元第4、5课复习;处理必修3第二单元练习 | 胡海英 |
19 | 必修3第三单元第6、7课复习 | 刘勇 |
20 | 处理必修3第三单元练习;必修3第四单元复习 | 李柱明 |
21 | 迎接市一模考试、质量分析、试卷讲评 |
|
寒假期间进行选修三复习,和相关专题训练。具体视学校和年级组统一安排到时确定。
四、一轮复习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
1.知识复习课:
⑴课前:根据本校学生基础较弱的实际,每节课课前及开始组织教学前,组织学生背诵、记忆有关考点知识,以利夯实基础。
⑵课中:
①展示考点,明确本课复习目标;
②根据考点复习需要,结合实际、热点,创设情境,尽可能低设置有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合作讨论探究问题,以材料逻辑来串联教材理论进行复习,提高学生依据关键词对教材知识进行重整的能力;
③易错易混知识辨析,搜集整理学生复习、练习中常见的易错易混知识,引导学生辨析,加深对考点的理解和把握,提高学生解题特别是选择题解题的能力;
④当堂训练巩固,确保每节课学生有纸笔训练,引导学生动手、动嘴、动脑。
⑤知识体系建构:学生自主构建和老师引导相结合,强化知识之间的联系,更加深刻地理解考点,以利提高学生综合思维能力,提升解题能力。
试卷讲评课:
学生互评和教师讲评相结合,在讲评阶段注重对于错误类型的分类指导,明确常错考点的位置,并以错题为发散点引导学生回归教材进行以点带面的复习;统计分析学生集中错误所在,跟踪训练,确保学生不犯同类错误,做到真正地弄懂、掌握知识,提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