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秦淮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物理教研组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8/6/20 10:29:36 作者:周敏 浏览量:2508次
南京市秦淮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物理教研组工作总结
一、主要工作。
在本学期中,我们继续以“目标引领,任务驱动,问题导学,交流提升”为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以“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的有效性”为主题进行“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等各种课型的课堂教学研究,推动了教师在备课、导学案的编写、组织了教学、课后评价等方面的进步,提升了教师在教学设计的实效性。另外,我组选派吴宗新老师外出与兄弟学校的同仁进行交流和参加理论学习,做到了取长补短并不断完善、提升各位教师的各项能力、素养。
二、取得成效。
1、教研组活动做到了常态化。
我组在每个月进行了一次教研活动。活动的形式是“座谈会”、“研讨课”、组内的“讲座”(包括教学经验介绍类的讲座,或是集体学习类的“二次培训”讲座,或是校本研究的讲座,或是问题探讨类的讲座)。活动前前都进行了精心准备,按照要求,活动中有记录,活动过程中拍照并上传到校园网上,活动内容充实、形式多样,富有成效。
2、进一步完善了导学案的编制工作。
承接上学期的工作,我组部分教师参与了导学案的编写,导学案以“任务驱动,问题导学”的思想在形式上提出每节课中必需完成的几个学习“任务”,并以完成此任务为目标、以“问题”和“活动”的形式推动教与学的进行。虽然,初期成果的质量可能还不够高,但,已越来越完善。
3、加强了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工作。
备课组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坚持以“推磨听课”这种形式进行对各种课型中的课堂教学效果进行研究,日常性地对导学案和教学方法进行讲座式的研讨。
从课堂教学的设计中,我们能看到备课者的教学安排的思路,这也是引导学生开展学习的重要线索。我们从施教者的课件中看到其教学组织的思路, “问题”的及时呈现就是保障,问题串的连续性和方向性是否明确、简洁,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因而,我们特别注意到了“问题”在课件中的及时、科学、简洁明了地呈现。
4、在两组活动中加强了课堂教学中的“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的研究。
所谓“当局者迷”,通过现察发现,在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表述或板书表述是否科学、简洁、明确,场所,施教者往难以及时发现并纠正!但旁观者或观察过录像的当事人在课后却能发现不妥之处。所以,课后的同事间交流应是必不可少的。
本学期中,安排了两次左右的教研组内的研讨课及各备课组推磨课若干次,同事间进行交流起到相互学习和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的作用,最终实现提升组内成员的课堂教学能力的目的。
另外,每个教师都会因其视角不同或其擅长不同,在教学中关注点也会不同,如有的老师擅长于实验能力,有的老师擅长于解题,有的老师擅长于制作多媒体课件,有的老师擅长于撰写论文、课题。因而,在组内提供了一个平台和机会,让各成员针对专业技能进行交流,相互学习相关技术,丰富了各成员的业务内涵,完善了各成员的专业素养,也促进了组内各成员的情感交流。安排的业务交流的形式为讲座、座谈及研讨课等。同时,校际之间业务交流后,也将所得体会交流于此平台中,以便共同提升。
5、继续对校本课程的教材进行了编制。
自上学期起,我组已对校本课程《模型的制作与操控》进行起动编制,本学期继续对后续内容进行了编制。
三、存在的题。
回顾一学期以来的实践情况,从中也能看到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组内成员参加教研活动的积极性问题。
也许是因为生源的学生素养水平的下降,使得教师倍感研究活动缺乏意义,再好的想法和设计在面对“熊孩子”一样的学生都是对牛弹琴,教师付出的努力都是白费。这极大的挫伤了教师们研究教学的积极性。
也许是因为高考方案的原因,就我校的生源情况而言,作为物理教师,选修学科的成绩不受学生重视,学生的学习意图全无,也使得教师们有“自弹自唱”的感受。
2、时间的保障问题。
由于市、区两级都安排了教研活动,而我组教师能集中的时间也只有周五上午半天。所以,能够安排校内活动的机会较少。
四、改进措施
作为教师能改进的也就是自己,继续从严要求自己。即使没有观众,演员还是要出场表演的!所以,我组教师仍会一如继往地努力下去。
秦淮中学物理教研组
2018.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