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政治备课组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18/3/5 10:26:40 作者:刘勇 浏览量:2037次
秦淮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三政治备课组工作计划
一、目标:
行动目标:争B、保C、灭D。
根据班级层次不同、学生层次不同,结合语数外和历史学习情况,学生个人的具体目标各有不同(如助力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冲A)。总之,要以不因本学科的达标问题而影响学生升学为原则(即提高与语数外总分达本的匹配、在不占用学生的语数外课外时间的前提下尽力提高学生的等级)。
复习目标:建构知识体系,提升学科综合素养。
在复习中要凸显新课程标准相关理念和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要求。着力研究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质量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宪法修正案和依法治国理念、创新驱动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热点时事与教材内容的有机结合,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对教材知识整体建构。以生活热点为切入点,提高学生分析新情境、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二、措施:
坚持集体备课,凝聚集体智慧。立足教材狠抓基础,坚持集体备课,精心谋划复习方法与策略,把集体备课作为落实常规复习教学的重要任务来抓。通过集体备课,形成适合本校学生的二轮复习导学案(含自主知识归纳、整理,典题训练,反思总结等内容),引领学生自主复习;通过集体备课,凝聚集体智慧,助推复习迎考的有效性。
集体备课时坚持做到:
⑴备复习教学目标;
⑵备知识体系;
⑶备知识点定位;
⑷精选试题习题;
⑸反馈教学得失,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搞好知识专题复习,继续狠抓基础知识
⑴进一步夯实基础,整合知识,构建体系。
⑵着重抓好主干知识的复习。
⑶重视教材,抓纲务本。
3.重视课堂教学,提高复习课的效率
⑴复习课要落实到题目,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⑵课堂讲解要精讲,不宜过多过细。
⑶课堂上老师要拿出一定的时间,用于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⑷课堂教学一定要形成师生互动。
4.精讲精练,提高考试做题的能力
⑴精选试题。
⑵训练要限时、定量。
⑶强化对审题规范、答题规范、书写规范的要求和训练。
⑷搞好跟踪训练、变式训练。
加强高考研究,特别是近几年江苏高考真题及北京、上海等具有探索性、引领性的高考好题,提高复习备考的针对性。
三、活动安排
周次 | 日期 | 教学内容 | 主备人 |
1 | 2.26-3.4 | 区期初模拟 质量分析、试卷讲评 | 刘勇 |
2 | 3.5-3.11 | 选修3 专题一、二、三复习 | 王兴刚 |
3 | 3.12-3.18 | 选修3 专题三、四、五复习 | 刘勇 |
4 | 3.19-3.25 | 市二模 质量分析、试卷讲评、跟踪训练 | 刘勇 |
5 | 3.26-4.1 | 专题一:经济生活三大主体 (国家 企业 个人) | 王兴刚 |
6 | 4.2-4.8 | 专题二:经济生活 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加快转方式调结构 专题三:政治生活行为主体㈠ 公民宇与政府 | 刘勇 |
7 | 4.9-4.15 | 专题四:政治生活行为主体㈡ (政治制度)人大、热大代表、中共、政协 专题五:政治生活行为主体㈢ 民族和主权国家 | 王兴刚 |
8 | 4.16-4.22 | 专题六:文化生活 文化的作用 专题七:文化生活 文化发展 | 刘勇 |
9 | 4.23-4.29 | 专题八:文化生活 中华文化与文化建设 迎市三模考前 | 王兴刚 |
10 | 4.30-5.6 | 市三模 |
|
11 | 5.7-5.13 | 三模质量分析、试卷讲评、跟踪训练 | 刘勇 |
12 | 5.14-5.20 | 专题七:哲学板块再回归 | 王兴刚 |
13 | 5.21-5.27 | 回归课本及考前模拟 |
|
14 | 5.28-6.3 | 回归课本及考前保温训练,进行高考考试技术性指导集体讨论 | 王兴刚 |
15 | 6.4-6.8 | 送考,考前技术性指导 |
|
四、二轮复习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
(分试卷讲评课、专题复习课等不同课型设计,要求流程完整,思路清晰)
试卷讲评课:不求快速、但求实效
1.预先收看一些学生的答卷,尤其是试卷,检查学生答题规范,主观题是否有对关键词的标记,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
2.统计学生答题情况,找出学生错误集中的、有典型性的问题,为提高讲评的针对性、有效性做好准备。
3.课堂讲评,留足一点时间,让学生对照答案,看书、思考、讨论,自主整理、反思自己答题中的问题所在。讲评时,尽可能让学生自己讲出对题目的理解。主观题主要引导学生归纳答题思路、答题规律,寻找关键词。
4.对一些典型题和错误集中题,必要时设计变式训练,举一反三。
5.针对学生属于知识掌握不牢的错误,重新再巩固、再加深。
专题复习课:
分时政热点专题和知识整合专题。
结合本校实际,我们不准备进行专门的时政热点专题复习,二轮复习将进行知识整合专题复习,主要是知识块的复习,引导学生建构宏观的知识体系。主要流程:
1.预先布置复习任务,要求学生事先做好必要的准备,从某一视角出发,搜集与之相关的考点,可以是模块内的,也可以是跨模块,并尽可能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2.上课前收看学生的知识构建情况,课堂上请2—3人展示并解读自主构建成果(黑板板书或实物展示平台投影展示),请其他同学补充或指出不当之处,教师点评。
3.精选相关试题,当堂巩固。
4.尽可能留有时间,进行相关考点的背诵或默写,巩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