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秦淮中学第四周升旗仪式
发布时间:2017/9/19 8:26:06 作者:周红 浏览量:2323次
9月18日上午我校举行了第四周升旗仪式。正值“九一八事变”86周年之际,为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我校历史教师曾照国老师做了国旗下讲话。
“不能忘却的历史”
秦淮中学历史教师 曾照国
老师们,同学们,上午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不能忘却的历史》!
86年前的今天,是一个令中华儿女痛彻心扉的日子。又到九一八,再谈血泪史。历史老人孤零零地守望着岁月的变迁,当年的硝烟弥漫化作了今天的静默无言,他的臂膀依然坚强地背负着飞驶的火车,他的眼眸一直饱含着未干的血泪……
纪念九一八是为了不忘国耻,不忘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是为了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有高瞻远瞩、面向未来的宽阔胸襟,中华民族是世界民族之林中的优秀民族之一,五千年的风风雨雨、五千年的追求奋斗把我们锤炼成坚强、果敢、勤劳、善良、诚实、守信的群体,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只有牢记历史教训,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的事业才能长盛不衰,我们的民族方能绵延不息!
《南方周末》曾撰文说到:一个民族,若忘记了自己的历史,实际上也就等于失去了民族的记忆功能;失去记忆的民族是可怕的,它会在今天的纷纭变幻的世界大潮中,失去方向,随波逐流,更会不断地重复自己的错误。所以我们每个人有理由在这一刻回望历史的瞬间,我们有理由愤怒——愤怒于日本侵略者的残忍无情,我们有理由痛心——痛心于中国的落后无力,我们有理由悲哀——悲哀于当时政府的屈膝软弱,我们有理由悲痛——悲痛于我们的同胞所受的种种非人的屈辱,我们也有理由自豪——自豪于中华儿女此后不屈的斗争,正如前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曾说过:“谁忘记历史,谁就在灵魂上有病。”,所以我们更有理由记住——记住这一切的历史!但历史的价值,不仅仅是因为它值得“记住“,更因为它值得“思考”。司马迁说 “述往事,思来者”,只有用理性、思辩才能更好的面对历史,发掘历史更深沉的内涵和智慧。真正的爱国行动不是单纯的耻辱记忆,也不是简单的纪念仪式,更不是偏激的仇恨,而是要居安思危,把我们浓浓的爱国热情融入到实际行动中去,因为只有国家的不断发展、国力不断增强,安全与和平才能得以保障,才能够避免“九一八”那样的历史重演。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感动,总有一种精神催我们前行,历史老人依旧在前进,我们依旧需要努力。只是为了那段不容忘记的历史,只是为了传承中国文明……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演讲视频《中国,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大家可以下载看看,“文明”二字应该是中国文化里流淌出的血液,是浸透到了中国骨子里的一种精神,”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诗经》亦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即便我们无法达到这样高的道德境界,但我们每个人做好自己的事,老师认真教书,学生认真学习就是对这种精神最好的诠释。
最后,我想用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的一段话与同学们共勉: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愿先辈们用热血和信念点燃的民族复兴之火,永远照亮我们!同学们,让我们每一个人鼓起勇气,为中华之腾飞而不断努力。
在南京市2018届高三年级期初考试中,我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借此机会,学校对本次考试年级前十名的同学进行了表彰,由张昌卫分校长宣读名单,刘光彬校长进行颁奖。这十位同学分别是:舒琪同学、卢雨同学、李倩同学、夏露同学、李润同学、刘雪欣同学、薛彭涛同学、王书杰同学、潘星原同学、孙梦怡同学。
升旗手介绍
本周升旗手来自高三(11)班,高三(11)班是一个因缘而生的班级,一个因梦而聚的集体,这里充满了飞扬的青春,奋斗的豪气,执着的追求,不懈的努力。怀着同一个梦想,他们携手前进。他们坚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今天洒下的汗水,总有一天会闪烁出耀眼的光芒!
升旗手是高三(11)班的王书杰同学,他为人诚恳,待人和气,他朝气蓬勃,奋发向上。在学校,他是老师同学的好帮手,谁有困难、谁需要帮助,他都会尽心尽力地帮助他们。希望他在今后的学习中,取得更加满意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