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高三语文教学及复习计划
发布时间:2013/9/5 0:00:00 作者:胡伟 浏览量:1380次
2013--2014年高三语文教学及复习计划
南京市秦淮中学 史彦文 张大香
一 教育教学指导思想
本学年我们将以《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以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为参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新课改理念,以一轮、二轮复习为重点,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注重巩固和提高,提高应试技巧,争取在各级各类考试中获得理想成绩,为高考做好复习准备。
二 学情分析
1、生源情况
在江宁区范围内,第一方阵是东山外国语学校,第二方阵是区高中和附中分校,第三方阵才是我们现有的位置。知晓自己的现状有利于我们制定可能达到的目标,选择适合我们自身情况的行之有效的教学、复习方法。
我校这届高三学生层次分类比较细化,6个重点A班(2理2文2美术),5个重点B班(2理3文),6个普通班(2理2文2美术),共812人。重点A班相比较而言基础略好一点点。
2、语文现状
从江宁区和南京市各项重大考试来看,均分(所有学生)一直位于第一二方阵之后,第三方阵第二,和第二方阵差距保持在时大时小。从学生个体来看,语文水平参差不齐,差异较大,最低分和最高分能相差80分左右,少量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连考试都不愿意认真考,不少学生学习习惯差,被动学习比较严重。各个层次的班级均分梯度也十分明显。
从学生语文能力来看,少部分同学基本功扎实,集中在文科重点班,大部分同学基础薄弱,尤其普通班和美术班,语音、字形、成语、病句的辨析能力很有限,背诵上不肯下功夫,平时默写喜欢投机取巧,积习难返。从高二开始我们利用早读对字音、字形、成语、病句、背诵坚持每周指定内容诵读,坚持每周进行针对测试,一年下来同学们在字音、默写上有明显进步,部分同学在成语、病句方面也有进步,高三这项工作仍将继续。鉴于此,新学期开始我们的一轮复习直接从病句开始。
语用题适应新题型的能力较差,高一高二的教学中这方面做过少量专门训练,如下定义、对对联等,题量有限,基本上是测试一次才训练一下,缺乏系统性,学生这方面没有形成一个整体印象和能力,比较贫弱。
诗词鉴赏和现代文阅读在系统教学中得到了锻炼,表现正常,不算好,但和其他学校比没有明显差异,部分同学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只是这种储备还是零散的、随意的,需要整合,需要和考试要求、文本内容贴合好。
文言文阅读需要有提升和转变。高二下学期我们已经在教学中以训练的形式完成了4篇八大家散文的教学,这学期我们就直接进入一轮复习了。我们在高一高二的教学中侧重文言知识的整理、积累,虚词、句式、翻译投入较大,从课内到课外,有些材料甚至反复订正,但一环内容翻译的效果还不是很理想,迁移能力还没有达成预期目标,高三教学复习时必须重视形成迁移能力,这是一个提升;第二个是转变,即上课和训练模式要转变,高一高二教学中我们还是注意文言并重的,但采用的是常规教学模式,高三必须按高考路子来上,而不是向高一高二那样事无巨细,面面俱到。
写作能力有待提高。高一高二我们侧重了记叙文、议论文和散文的定体写作训练,绝大部分学生文体意识较强,相比较而言写景感悟类散文优于记叙文,记叙文优于议论文。审题训练也穿插其间,但收效不是很大,这个类型教会了,稍有变化学生又懵了,下面将要专门针对新材料作文这个类型加强思维训练,因为学生如果审题不过关,立意脱离材料什么都谈不起来了。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引导和训练学生进行素材积累,比如必修一到五的专题梳理、社会新闻的搜集、试卷和资料阅读内容归类、经典故事集锦等,让学生肚子里装点东西,不能腹内空空,写作时无法激活。
三、复习内容和安排
1、一轮复习首先进行语基复习,要结合学情夯实基础,其中语音、字形、背诵、成语不安排专门的课堂时间,放在早读课以每周指定内容、每周及时测试的方式进行。病句、句式转换、概括、图文转换、关键词等仍然是复习重点。精挑例题,讲练结合,训练量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安排,注意纠错归类,间隔反复。
2、其次是古代诗文复习,文言复习史传文为主散文为辅,注重实词单题复习、翻译、思想内容分析的训练,把虚词句式复习放在翻译中体现。诗词鉴赏复习要抓鉴赏知识储备整理、审题训练、解读诗歌内容训练和规范答题训练,提高得分率。
3、再次是现代文阅读复习,分文学类、论述类、实用类进行复习,精选范文,熟悉各类文本的文体特点、表达手法、结构等,尽可能进行一些思维训练,还要区别各种文本阅读时方法的差异,不能一概而论,提高精准度。
4、写作教学贯穿始终。在一轮复习阶段配合语基复习和阅读复习进行随堂微型写作训练,这个训练侧重语言美化亮化。
每两周进行两节连上先限时训练后两三天内精挑例文讲评,例文应当是那种典型毛病比较明显的,或者是特别扣合材料、有亮点的范文,指导讲评及时跟进。
还有上面提到的素材积累工作,分门别类地进行。
5、本学期第一周期初考试,文科班第二周争取完成十本名著的最后一本《女神》的全本阅读。从第三周开始按先大部头作品后小部头作品的顺序分章回进行典型情节归纳、人物分析等,然后统一组织试卷测试,比如把《红楼梦》和《三国演义》放在前面进行,每次规定学生梳理30回典型情节、分析指定的人物,然后老师就围绕这30回出题,检查阅读和梳理情况,跟踪到位,分解管理。加试的文言断句训练放在文言文复习部分做一个延伸,对语段的概括、分析、鉴赏放在现代文复习部分做一个延伸,不再另行专门复习。
具体教学进程如下:
|
导学案编制表 |
|
时间 |
编制教师 |
编制内容 |
第一周 |
史彦文 张道成 陈龙霖 |
暑假作业反馈卷 必修一到五的高考背诵检测 唐诗宋词背诵检测 |
第二周 |
陈雪琴 |
病句复习 |
第三周 |
陈雪琴 |
病句复习 |
第四周 |
朱斌 |
语言运用 |
第五周 |
朱斌 |
语言运用 |
第六周 |
陈龙霖 |
语言运用 |
第七周 |
钱泽舒 |
文言文复习 |
第八周 |
钱泽舒 |
文言文复习 |
第九周 |
钱泽舒 |
文言文复习 |
第十周 |
徐静 |
古诗词鉴赏 |
第十一周 |
全组教师 |
期中考试复习 |
第十二周 |
徐静 |
古诗词鉴赏 |
第十三周 |
张秀 |
散文 |
第十四周 |
张秀 |
散文 |
第十五周 |
张秀 吕芙蓉 |
散文 小说 |
第十六周 |
吕芙蓉 |
小说 |
第十七周 |
吕芙蓉 |
小说 |
第十八周 |
高敏 |
论述文 |
第十九周 |
高敏 |
论述文 |
第二十周 |
王梅 |
传记、新闻等 |
第二十一周 |
王梅 |
传记、新闻等 |
高三年级文科班第一学期名著阅读与检测复习计划安排:
第二周: 全本阅读《女神》 归纳内容和主题 张大香
第三周: 阅读<三国演义>1 —30回 梳理典型情节、检测 张大香
第四周: 阅读<三国演义>31—60回 梳理典型情节、检测 陈龙霖
第五周: 阅读<三国演义>61—90回 梳理典型情节、检测 史彦文
第六周: 阅读<三国演义>91—120回 梳理典型情节、检测 徐 静
第七周: 阅读<红楼梦>1 —30回 梳理典型情节、检测 张大香
第八周: 阅读<红楼梦>31—60回 梳理典型情节、检测 陈龙霖
第九周: 阅读<红楼梦>61—90回 梳理典型情节、检测 史彦文
第十周: 阅读<红楼梦>91—120回 梳理典型情节、检测 徐 静
第十二周:阅读<哈姆雷特> 梳理典型情节、检测 张大香
第十三周:阅读<呐喊> 梳理典型情节、检测 陈龙霖
第十四周:阅读<呐喊> 梳理典型情节、检测 史彦文
第十五周:阅读<边城> 梳理典型情节、检测 徐 静
第十六周:阅读<家> 梳理典型情节、检测 张大香
第十七周:阅读<老人与海> 梳理典型情节、检测 陈龙霖
第十八周:阅读<欧也妮.葛朗台> 梳理典型情节、检测 史彦文
第十九周:阅读<雷雨> 梳理典型情节、检测 徐 静
第二十周:阅读<女神> 梳理典型情节、检测 张大香
备注:作文由史彦文、张大香负责
推磨听课安排
时间 |
开课人 |
内容 |
第二周 |
陈雪琴 |
病句 |
第三周 |
张道成 |
病句 |
第四周 |
朱斌 |
语用 |
第五周 |
史彦文 |
语用 |
第六周 |
陈龙霖 |
语用 |
第七周 |
钱泽舒 |
文言文 |
第八周 |
吕芙蓉 |
文言文 |
第九周 |
张大香 |
文言文 |
第十三周 |
徐静 |
诗词鉴赏 |
第十四周 |
张秀 |
散文 |
第十五周 |
吕芙蓉 |
小说 |
第十六周 |
陈龙霖 |
小说 |
第十七周 |
徐静 |
小说 |
第十八周 |
高敏 |
论述文 |
第十九周 |
王梅 |
实用文 |
第二十周 |
钱泽舒 |
实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