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秦淮中学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17/9/15 10:54:19 作者:储斌 浏览量:2408次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秦淮中学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教研组工作指导思想
随着高考录取制度新模式的实施,越来越多的高中学生看到了自己上本科院校的希望。为了进一步适应新的形势,继续贯彻落实好《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使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地扎实而卓有成效,使数学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我们应继续提倡严谨、科学、务实。 因此数学组紧紧围绕以“学校的目标”为核心展开各项工作,深化“任务驱动,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并在以下几个方面多下功夫:
(1)立足课堂,认真备好、上好每一节课,课后积极反思总结;
(2)认真打磨教学细节,每一个例题、习题都要细致研究,提升课堂效率;
(3)科学总结复习,合理科学地评价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思维闪光点与点滴进步,予以积极表扬;
(4)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重视校本教材的研究;
(5)梳理自己的教学资料,做好收集整理工作,同时也争取在教
工作目标是:以组风建设为主线,以教法探索为重点,以提高科研方面取得更高成效。
二、教研组工作目标和思路
以提高数学教师队伍素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高考成绩为目的;在教务处和年级组的指导与安排下建立一支特别能团结、能战斗的数学教研组和备课组,在期中、期末统测中各备课组的均分、优分要有所突破.
工作的整体思路是:依靠集体备课,抓教学常规;坚持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进行提优补差,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研组工作重点与措施
1.与时俱进,加强组风建设,塑造教师新形象。完善“严格要求,讲团结、讲奉献、树正气、求实效”的组风,丰富学校校风、教风内涵,千方百计地扩大数学组在市区的影响。力争使我组教师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多篇论文;在各级各类的竞赛、评比中获奖;使学生在市数学选拔赛中有更多的人入围,在省联赛中争取有突破。我们将继续积极参加各级教改活动,千方百计扩大数学组近年来的教改成果和团结向上积极进取的良好形象。
2.继续进行教法模式研究,开设教法模式探讨课。围绕“学生自主探究,教师积极引导”主题,巩固已取得的成果,并开拓新模式和实践高效益。组织本组内老师听课、评课,让全组教师在讲课中提高、在评课中升华。具体安排见附录。
3.坚持集体备课,编写出适合秦淮中学的电子教案、。各年级备课组长认真负责,精心组织,集体备课每周一次,编写统一教案、学案,其具体模式为:事先分工、集体讨论、形成文档。高三备课组组长:秦涛、严建英, 组员:邵思清、褚红波、沈和平、吴家美、张彩转、孙帮兰、黄发、万年贵、郑必强、周力飞、李林、郝圆圆、秦晓巧。高一备课组组长:朱佳,组员:何应海、吉文勇、许明、高学继、杜慧、谭春林、王晓琴、许冬保、周国溢。高二备课组组长:邬颖捷,谈敏(负责理科)组员: 张兰香、储斌、董明、夏志平、于光香、柏寿俊。全组教师随时留意、搜集、交流教研、高考信息和成果,靠打团体仗,服务于教学、服务于高考,迎接市、区各种统一测试。
4.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遵循“进校一年教学常规入门、三年过关、五年力争成为教学骨干”培养模式,指导老师常督促、常指导,每位青年教师本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部分青年教师开设汇报课。鼓励他们撰写发表教研论文,组织参加南京市、江宁区数学各种竞赛活动。对于工作已经满5年的青年教师组织他们参加市青优的评比活动。
5.进一步开展数学“提优补差”活动。做到对象确定、内容具体、时间落实、工作到位。并坚持举办数学兴趣知识讲座,各年级组有专人负责、讲专题,内容将涉及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趣味数学、数学史和数学家的故事、数学的前沿知识等,用来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6.高考复习苦干加巧干。做到全面细致的复习、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能力,科学复习、科学备考,每周有测试,每卷必评讲。
7.加强教科研研究,紧紧围绕学校课题与教研组的专题撰写教育教学论文,争取有多篇论文在重点杂志和核心刊物上发表。
8.加强对《2017年江苏省高考数学说明》的研究,力争在2018年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秦淮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数学教研组活动安排表
周次 | 活动内容 | 负责人 |
1(9.1-3) | 传达教务处精神,备课组活动 | 储斌 |
2(9.4-10) | 区教研活动 | 储斌 |
3(9.11-17) | 市教研活动 | 各备课组长 |
4(9.18-24) | 高三备课组同题异构课 | 秦涛 |
5(9.25-10.1) | 国庆长假 |
|
6(10.2-8) | 高一高二的月考布置 | 朱佳、谈敏 |
7(10.9-15) | 联片教研活动 | 各备课组长 |
8(10.16-11.22) | 市教研活动 | 各备课组长 |
9(10.23-29) | 各备课组推磨听课 | 各备课组长 |
10(10.30-11.5) | 高一备课组同题异构课 | 朱佳 |
11(11.6-12) | 期中考试试卷的准备 | 各备课组长 |
12(11.13-19) | 期中考试 | 各备课组长 |
13(11.20-26) | 期中质量分析 | 各备课组长 |
14(11.27-12.3) | 数字实验室应用 | 储斌 |
15(12.4-10) | 高二备课组同题异构课 | 谈敏 |
16(12.11-17) | 联片教研活动 | 储斌 |
17(12.18-24) | 市教研活动 | 各备课组长 |
18(12.25-12.31) | 高一高二月考安排 | 各备课组长 |
19(1.1-1.7) | 各组推磨听课活动 | 各备课组长 |
20(1.8-14) | 期末考试复习准备 | 各备课组长 |
21(1.15-21) | 各项检查材料的准备 | 各备课组长 |
22(1.22-28) | 期末考试 | 各备课组长 |
23(1.29-2.4) | 期末阅卷及质量分析 | 各备课组长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