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研组>>政治教研组>>计划总结>> 文章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备课组计划

发布时间:2017/9/7 8:38:55 作者:刘勇 浏览量:2678次

南京市秦淮中学

2018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计划

为高效的进行高三政治高考复习,根据新课标教材及2017年高考政治学科考试说明的内容和特点,并按照学校的要求和年级组工作计划,特制定本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抓实课本,夯牢基础,关注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主体知识体系;注重讲练结合,突出能力培养,落实教学环节,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识记、理解和运用知识的水平和能力。

、总体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本届高三政治选修共有3个班,参考学生116人,分成个层次——强化A强化B和普通班学生的基础和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因为高考录取模式的改变,不同层次学生对待选修学科的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和要求也各不相同,三类班级成绩差别很大。

2.教师情况:本届高三政治教师有刘勇、王兴刚两位老师。其中刘勇老师带两个选修班的教学任务,还兼任班主任和备课组长,王兴刚教师带一个选修班的教学,跨头高二和兼任校教科室主任等工作,工作繁忙。

三、复习内容

必修1《经济生活》 必修2《政治生活》
必修3《文化生活》 必修4《生活与哲学》 选修3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
四、复习计划安排及预设目标

一轮复习(2017年6——2018年1)具体如下:

周  次

复习内容

阶段目标

第一周

期初考前模拟及讲评

通过讲评,尽量覆盖应考知识,形成初步印象

第二周

迎接市期初调研考试

引导学生初步养成适应高考的考试规范及基本方法

第三周

期初调研试卷讲评;复习经济第

掌握商品、货币、汇率有关知识,并初步运用相关理论分析有关经济现象

第四周

经济生活第二课复习

掌握价格的相关理论,初步培养看懂经济曲线图,并运用图表解读分析有关经济现象的能力

第五周

经济生活课复习处理第单元练习

掌握有关消费的理论,整合第一单元(交换、消费环节)知识

第六周

经济第一单元及哲学专项训练(国庆补课)

通过练习,进一步进行答题规范和解题思路的训练

第七周

经济生活四、五课复习

理解和把握我国经济的宏观基础和微观基础。从经济角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基本经济制度)和公共参与(就业观和劳动者权益)素养

第八周

经济生活第六课复习,处理第二单元练习

掌握投资理财观具体运用和投资计算

第九周

经济生活第七、八课复习处理第三单元练习

采用具体事例和具体问题提高学生解决经济生活中有关收入分配及公平等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十周

经济生活第九、十课复习

强化学生分主体解题的能力

第十一周

经济生活第十一课复习处理第四单元练习

第十二周

经济生活专项综合训练,期中联考

引导学生从知识或主体角度自主构建经济生活知识体系,初步具备形成经济的系统思维能力

第十三周

试卷讲评,跟踪补差训练

着重减少生活的疏漏,进一步规范答题,引导学生总结答题思路,提升答题能力

第十四周

政治生活第一课复习

从公民和国家的关系角度,把握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加强政治认同素养的教育

第十五周

政治生活第二课复习,处理第一单元练习

通过具体实例,开展公民的政治参与有关内容的复习,渗透公共参与素养的教育。

第十六周

政治生活第三、四课复习,处理第二单元练习

结合时事热点,创设情境,复习政府有关知识,侧重主观题解题思路的训练

第十七周

政治生活第五、六课复习

通过两个重要政治制度的复习,结合政府部分,强化学生从不同主体角度审题、答题的能力

第十八周

政治生活第七、八课复习,处理第三单元练习

通过第三单元复习,形成对中国特色政治制度的系统认识,进一步提升政治认同的核心素养

第十九周

政治生活第九课复习,处理第四单元练习,整合政治生活知识

结合热点,复习国际社会有关知识,培养分析纷繁复杂国际关系的能力。

第二十周

文化生活知识梳理,形成整体认识,强化细节知识的掌握

运用哲学思维,组织文化生活复习。梳理知识,侧重训练。

第二十一周

综合练习和一模考试

第二十二周

文化生活第一、二单元复习

相比较必修12。文化生活知识学生相对熟悉,且理论性也相对比较便于理解,故可以快速复习

第二十

文化生活第三、四单元复习

(注:一轮复习期间因涉及月考、期中考、期末考和部分假日等,故本计划将根据实际时间与教学需要而适当调整。)

五、复习事项

1.目标:着重掌握单元基础知识,巩固各知识点,强化知识体系建构;同时加强综合训练,全面提高学生解题能力以及思考能力。通过一轮复习,要让学生达到下列要求:
  掌握考试说明规定的基本知识,能够对知识进行基础的归纳总结,能把握教材主干知识。
  学会辩证的思维方法。
  答题做到规范化,能形成一定的解题思路,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
  能运用所学思想政治知识观察、分析简单的生活实例和一些重大的社会热点问题,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提高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质。

2.总要求:一轮复习应遵循按单、每课每框的知识点、重、难点例题讲解,练习巩固,单元检测,讲评的程序进行。巩固基础的同时,更注重能力的提升。

六、具体要求

1.知识复习要求:
 按高考考点复习。弄清每一考点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或原理,基本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等)
   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构建或从新的角度整合知识体系等。

把握重点知识,包括高考重考点、易错点知识。
 增添新教材的知识内容,把握知识的变化。

2.知识训练要求:
 加强双基训练,做到每节一练,每课一检测一练习,每单元一检测。

 针对易错知识点进行训练,加强评讲,做到讲分析思路,讲做题方法,讲

学生错误原因(知识错误,思路错误,方法错误)。

   ⑶搞好跟踪训练,变式训练。对学生练习、检测中错误率高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跟踪训练、变式训练,力求通过训练,解决学生复习中存在的理解不到位、掌握不到位的问题。

  1. 能力提高要求:
     提高学生整合知识、把握知识内在联系的能力。
     提高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①弄清材料的主体(国家、政府、政党、企业、国际组织、社会组织、群体的人、单个的人等)。
     ②弄清主体活动的内容,包括为什么要做,做了什么,做的目的或意义等。
     提高学生解读问题的能力。
     ①弄清问题的角度。即:问题是经济类,政治类,文化类还是哲学类;是为什么类,是什么类,还是怎样做类。
     ②弄清问题的内容,包括主体、活动内容等。
    提高知识运用的能力。①弄清每一知识运用的角度或切入点。②弄清抽象知识的具体化的要求。

七、课型结构:

1.复习课:

⑴课前:根据本校学生基础较弱的实际,每节课课前及开始组织教学前,组织学生背诵、记忆有关考点知识,以利夯实基础。

⑵课中:①展示考点,明确本课复习目标;②根据考点复习需要,结合实际、热点,创设情境,尽可能低设置有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合作讨论探究问题,以材料逻辑来串联教材理论进行复习,提高学生依据关键词对教材知识进行重整的能力;③易错易混知识辨析,搜集整理学生复习、练习中常见的易错易混知识,引导学生辨析,加深对考点的理解和把握,提高学生解题特别是选择题解题的能力;④当堂训练巩固,确保每节课学生有纸笔训练,引导学生动手、动嘴、动脑。⑤知识体系建构:学生自主构建和老师引导相结合,强化知识之间的联系,更加深刻地理解考点,以利提高学生综合思维能力,提升解题能力。

  1. 试卷讲评课:学生互评和教师讲评相结合,在讲评阶段注重对于错误类型的分类指导,明确常错考点的位置,并以错题为发散点引导学生回归教材进行以点带面的复习;统计分析学生集中错误所在,跟踪训练,确保学生不犯同类错误,做到真正地弄懂、掌握知识,提升能力。

八、复习策略

1.对学生进行思想指导,统一认识,克服重复习资料、忽视教科书的现象。从宏观上将高三复习的整体思路和方法让学生清楚,使学生在复习中更好的明确老师的复习思路和安排。明确第一轮复习的重点,正确认识知识、能力、思维三者的辨证关系(知识是基础、能力是表现、思维是核心)。

2.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中心,发挥课堂主阵地的作用
备课:
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途径。要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备课;要在把握高考方向的基础上备课;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备课;要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备课。
加强集体备课,每一堂课都要做到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智慧。将集体备课制落到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

 上课:
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上好每一堂课,上课要注意发挥自己的优势,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因材施教,补差提优;要注意做到讲练结合,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串讲课要有新意、避免简单重复。要注意多种方法的应用,贯穿启发式教学。精选例题,在例题处理中引导学生完成对基础知识的回扣。加强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应用。同时做好总结,即避免机械重复,又注意了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课后反思:认真总结每堂课的得失,养成每课一反思的习惯,在反思中求进步。

完善听课制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作业、练习要做到精选精练精讲
进入高三,练习越来越多了。每堂课要有练习,每个单元有小测验,每个月有月考。怎么样用最短的时间,做最好的题目,掌握最多的知识,往往成了成败的关键。
教师对试题要精心挑选。所以老师要多做题,要分析试题,要把握高考题的特征,要学会自己命题。

老师将自己精心挑选的试题在合适的时间布置下去。有的可能适合做课堂练习,有的可以做课堂例题,有的适合做考试试题。而且要注意时间上的安排,要做到短、频、快。题不在多,关键要精。

搞好讲评做好总结。讲评上做好题目的变化、类化、深化和优化,避免就题讲题,使学生能触类旁通、一题多解,方法灵活。对于优秀试题(设问巧、题型新、考查角度新、题目难易适中)要精讲,做好与常规题目的比较,与常见模式相联系,让学生做到“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讲评要注意陈题翻新,善于一题多变,变中求新,新中求异,异中求同;讲评要强化政治学法指导和审题能力的培养,防止死记硬背,克服机械模仿,杜绝经验行事。讲评要引导学生善于类比分析,归纳总结,渗透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课外辅导要灵活。多种方式,多种时间,多种场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辅导。关注学习困难学生,重视补缺补差。对语数外成绩优秀但政治单科偏差的同学要个别辅导。

5.研究历年高考试题,特别是近三年的我省考试试题。每位老师都要对近三年的高考题进行研究,要将高考题做全、做透、做通。要注意搜集高考信息,了解高考动态。

总之,一轮复习是整个高三复习的重点,如同建筑结构的钢筋框架,直接关系着复习的成败,我们要足够重视,精心安排,扎实落实,稳步推进。

九、集体备课要求:

1.备课组各成员要按时参加科组、备课组各项活动(若有特殊情况应事先请假)。备课组活动的内容主要有集体备课,统一命题和阅卷,成绩统计和试卷分析,相互间的听课和评课活动。

2.备课组各成员在集体备课方面应当做到五个统一”,即教学目标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重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习题设计统一。每次备课活动要填写好备课记录。

3.集体备课采取中心发言人制度:即每次集体备课,都有一个中心发言人主讲,其余成员补充,围绕并落实“五个统一”。电子文档要及时上传。

4.中心发言人必须注意的事项有:

明确新课的教学目的、教学主要内容、重点难点、教学方法、习题等主要内容的设计。

要提出备课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供讨论或总结备课过程中所收获的新的体会。要重视对学情的分析,解决培优扶差的问题。

高三政治备课组集体备课安排

频次安排

主备人

     

   

王兴刚

提示各章教学重点、难点、疑点、易错易混点,提出本章总体复习建议

提示各章练习题的错漏之处,并做出练习安排

《经济生活》第123491011

《政治生活》第123789

文化生活》第678910

 :周三下午第2节课

 

 求:要提前一周备课

刘  勇

《经济生活》第5678

《政治生活》第456

文化生活》第12345

1

主办单位:南京市秦淮中学

地址:江宁区东山镇宁中巷4号

版权所有 南京市秦淮中学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s

办 公 室:025-52284446 高一年级:025-52199319

德 育 处:025-52192720 高二年级:025-52199361

教 务 处:025-52281179 高三年级:025-52199327

校 团 委:025-52199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