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健康专栏>> 文章
秦淮中学2016年秋季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专刊

发布时间:2016/10/27 15:58:41 作者:李云 浏览量:1930次

    秋季天气由热转凉,冷热交替,昼夜温差变化大, 是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的好发季节,因此秋季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对维护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秋季常见传染病,一般可分为二大类: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是由于细菌或病毒可直接通过空气传播或通过灰尘中的细菌、病毒的飞沫经呼吸道进入体内而引起的传染病,常见的有流感、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

       流行性感冒   

    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起病急、高热、肌痛、头痛伴有严重不适、干咳、咽喉痛或鼻炎。对于儿童、老年人和有心肺疾病、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病患者,流感会造成严重后果,甚至死亡。

   (一)传染源

    典型病人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隐性感染者和动物也可造成传播。潜伏期从数小时到72小时,一般为24-48h,病初2~3d传染性最强,传染期约为5-7d。

   (二)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病毒存在于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中,随说话、咳嗽、打喷嚏等方式喷出许多飞沫散布在空气中,也可通过共用食具、玩具等物品的接触而传播。

   (三)防控措施

    1.疫情监测

    早期发现病人并及时报告。

    2、管理传染源

    发生疫情后,早期对病人采取居家休息、单独呼吸道病房治疗等方式进行隔离。隔离治疗1周,或至退热后2天。密切接触者应进行医学观察3天,如出现症状,立即隔离。

    3.保护易感人群

    注射流感疫苗是最好的办法和基本措施,对降低发病率及由于流感导致的并发症有一定的作用。对鸡蛋过敏、有过敏体质的人不宜接种流感疫苗。

    公众自我防护指南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使用后将纸巾丢弃,用水和肥皂认真洗手特别是在咳嗽或打喷嚏以后 ,或用含有酒精的洗手液清洗双手。

    避免与病人有密切接触。

    未经清洗的手不要触碰眼睛、鼻子和嘴

    如果得了流行性感冒,呆在家里不要去工作或去学校,尽量减少与人的接触,以免传染他人。

    在流感流行期间,避免去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地方。

    流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它是由脑膜炎双球菌通过呼吸道传播所引起的化脓性脑脊髓膜炎。其主要临床表现是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及脑膜刺激征,严重者可有败血症休克和脑实质损害,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部分病人暴发起病,可迅速致死。

   (一)传染源

    是带菌者和患者,尤其是带菌者是主要的传染源。感染脑膜炎双球菌后,约有60—70%的成为无症状带菌者,约30%的为上呼吸道感染型和出血型,仅1%的发展为典型流脑病人。

   (二)传播途径

    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与传染源同睡、怀抱、接吻等密切接触是2岁以下婴幼儿发病的主要原因。

   (三)防控制措施

    1.常晒衣服、晒被褥、晒太阳。经常开窗通风换气。室内还可经常用食醋、艾叶等熏蒸消毒,杀灭病菌。

    2. 6个月至15岁的儿童,是流脑的易感人群,必须按免疫接种时间,及时接种流脑疫苗。

    3.及时发现病人,早期隔离、治疗。流行季节一旦发现不明原因的发热、乏力、咽喉痛、剧烈头痛、喷射呕吐等症状的病人,应立即送医院检查,

    4.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按时作息,保证睡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5.少去或不去公共场所

    麻  疹

    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冬春季节,其它季节也有散在发生。以发热(可达40℃)、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黏膜有红晕的灰白小点(克氏斑)及全身斑丘疹为临床特征,并常并发肺炎而危及生命,麻疹合并肺炎的病死率约为10%左右。出齐后体温开始下降。

   (一)传染源

    麻疹病人是麻疹唯一的传染源,病人在出疹前后5天具有传染性,有并发症者可延长至10天。

   (二)传播途径

    麻疹病毒通过空气传播的飞沫(咳嗽或打喷嚏)、与受染病人的密切接触或直接接触他们的鼻腔、口腔分泌物进行传播。

   (三)防控措施

    1.在流行期间,尽量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集体单位一旦发现麻疹后应要求病人隔离,并避免易感人群的接触。对易感者酌情进行应急接种。接种减毒活疫苗后产生抗体的时间较麻疹的潜伏期早,故在接触后2日内接种有预防效果。

    2.不扎堆就诊,避免院内感染。

    3.控制传染源:加强对病人的管理,坚持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儿童集体机构应加强晨检,及时发现患者,做好疫情报告。对可疑者应隔离观察外,还应按照《传染病防治法》中开展入托、入学需要查验接种证的制度,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孩子要告诉家长及时到预防接种门诊接种麻疹疫苗。

    4.发现病人后应严格隔离至出疹后5天,如有并发症时应延长至10天。与病人密切接触者应医学观察3周。

    5.切断传播途径:常晒被褥、晒衣物,晒太阳,开窗通风换气,室内保持清洁。

    水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冬春季发病为主,多发于2~10岁的儿童,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人群普遍易感,潜伏期为14~15日左右,起病急、轻、中度发热且出现皮疹,皮损呈向心性分布,先自前颜部始,后见于躯干、四肢。
   (一)传染源

    水痘患者为主要传染源,自水痘出疹前1~2天至皮疹干燥结痂时,均有传染性。

   (二)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接触水痘疱疹液(水痘痂皮无传染性)和空气飞沫传播。亦可通过污染的用具传播。

   (三)防控措施

    避免水痘患者疱疹全部结痂前或出疹后7d与易感人群接触,托幼机构宜用紫外线消毒重视通风与换气,做好病人呼吸道分泌物和污染物品的消毒工作。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腮腺炎是由患者和健康携带者的唾液中分离出病毒。被患者和健康带毒者唾液污染的食具或玩具,在短期内接触到易感着的口腔亦可引起感染。本病潜伏期4-21天,平均18天。患者受感染后,可有倦怠、畏寒、食欲不振、低热、头痛等症状,其后则出现一侧腺肿大或者两侧腮腺同时肿大而变形,局部疼痛,开口和咀嚼时疼痛明显,食酸性食物胀痛加剧。可并发睾丸炎、卵巢炎、脑膜炎等。

    预防措施:

    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服用中药抗病毒冲剂预防,流行季节注射“麻腮风”疫苗提高免疫力

    二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主要是一组由细菌、病毒、原虫等病原体经消化道传播的疾病,常见的有霍乱、伤寒、副伤寒、痢疾、感染性腹泻、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等。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如果医治不及时,可造成大面积流行而严重危害学生的健康。
    防治措施
    要讲究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以饮食卫生为重点,把好“病从口入关”,做好“三管一灭”,加强自身防护:
    1.提倡良好的个人和饮食卫生习惯。管好饮食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不吃苍蝇叮爬过的食物;不暴饮暴食;养成餐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生食瓜果蔬菜要洗涤消毒;杜绝生吃水产品。罐头食品出现鼓起,色香味改变的情况,不可食用。不喝生水。
    2.加强个人防护了解肠道传染病的相关知识。充足的睡眠和丰富的营养可增强体力;适当进食蒜、醋可预防胃肠道传染病。
    3.感染肠道传染病应立即上医院就诊,不要胡乱用药,特别是不能自行使用抗菌素进行不规范治疗。防止耐药性的产生,某些肠道传染病抗生素的不当使用,甚至可导致生命危险。

    我校重视传染病的预防工作,要求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从而有效地阻断校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 

主办单位:南京市秦淮中学

地址:江宁区东山镇宁中巷4号

版权所有 南京市秦淮中学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s

办 公 室:025-52284446 高一年级:025-52199319

德 育 处:025-52192720 高二年级:025-52199361

教 务 处:025-52281179 高三年级:025-52199327

校 团 委:025-52199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