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物理教研组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16/9/7 15:46:20 作者:周敏 浏览量:1725次
南京市秦淮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物理教研组工作计划
对于教师而言,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其在课堂教学和教育中力图实现的的最终目标,为此,在本学期中,我们将继续以“问题导学,任务驱动”为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以小组合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进行课堂教学的研究,切实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评价体系,进而提高物理教学的效率。另外,我组将促进组内外的各种交流和理论学习,做到取长补短并不断完善、提升各位教师的各项能力、素养。
为此,本学期计划做好以下几件事:
1、教研组活动做到常态化。
考虑到单周五经常为南京市教研活动的时间,因而我组将在每个双周五的上午进行教研活动。活动内容可以是“座谈会”、“研讨课”、组内的“讲座”(包括教学经验介绍类的讲座,或是集体学习类的讲座,或是校本研究的讲座,或是问题探讨类的讲座)。活动前要精心准备,活动中要有记录,力求活动内容充实、形式多样,富有成效。(详见附表)
2、在组内加强课堂教学的探究。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的主要场所,因而,适时在组内进行有专题的课堂探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本学期中,拟安排五次左右的组内的研讨课进行交流,使组内成员从一个参与者转换成一个观察者,更容易看到期望能借此起到相互学习和发现问题的作用,最终实现提升组内成员的课堂教学能力的目的。
在当下,课堂教学力求注重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而这恰恰要求教师在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在培养学生思想方法上浸入持久的精力,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尊重事实、分析数据和现象、做出判断、解决问题,这将影响学生的今后长久的生活和学习。所以才能称为核心素养。
3、加强组内外的业务技能的交流。
每个教师都会因其视角不同或其擅长不同,在教学中关注点也会不同,如有的老师擅长于实验能力,有的老师擅长于解题,有的老师擅长于制作多媒体课件,有的老师擅长于撰写论文、课题。因而,有必要在组内提供一个平台和机会,让各成员针对专业技能进行交流,相互学习相关技术,丰富各成员的业务内涵,完善各成员的专业素养,也促进组内各成员的情感交流。拟安排的业务交流的形式为讲座、座谈及研讨课等。同时,校际之间也会有业务交流的机会,部分教师在参加外出交流后,也将所得体会交流于此平台中。
另外,本学期拟建设一个数学化物理实验室,并对此进行相关业务能力培训。
4、加强备课组建设。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备课组的作用至关重要!因此,在各年级中的教学安排和计划的实施、任务的落实等,都需要备课组成员亲历亲为,因而,加强备课组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备课组坚持集体备课,组内进行推磨课,并做到集体备课的常态化。每次活动要有计划,有记录,充分发挥组内每个成员的作用,同时加强日常的交流与讨论。各年级均采用自编导学案,在备课中应充分研究我校学生的学情,体现分层次、可选择的特点,各位老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选择性的复备,力求最佳的教学效果,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5、进一步完善校本课程的内容和形式。
校本课程作为三级课程中最具生动性也是最贴近学生生活的课程,虽然,从前期的实践来看,自从开设以来,本组开设的校本课程还是一直受到学生的欢迎。但仍有许多要完善的地方。
首先,无论是《模型制作与操作》还是《无线电测向》,我组将对这两门课程的教学资料进行整理,生成文本,这既是对本组教师的辛勤劳动的肯定,也便于这两门课程的传承,是本组的宝贵财富。
附表:南京市秦淮中学物理教研组教研活动(含公开课)安排表
周次 |
类 型 |
内 容 |
授课人/主讲人 |
主持人 |
2 |
座谈会 |
新学期工作计利及相关教学任务安排 |
周敏 |
周敏 |
4 |
研讨课 |
课题待定 |
郭洁 |
周敏 |
6 |
讲座 |
“微课”的制作 |
戴颖昱 |
周敏 |
8 |
研讨课 |
课题待定 |
翟羽佳 |
周敏 |
10 |
研讨课 |
课题待定 |
戴颖昱 |
周敏 |
12 |
讲座 |
数学化实验室的应用 |
周敏 |
周敏 |
14 |
研讨课 |
课题待定 |
陈贤友 |
周敏 |
16 |
研讨课 |
课题待定 |
周敏 |
周敏 |
18 |
座谈会 |
学期总结 |
周敏 |
周敏 |
秦淮中学物理教研组
2016.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