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我们心中的卓越课堂

发布时间:2016/10/13 9:20:14 作者:无 浏览量:3040次

追寻我们心中的卓越课堂

引子

这一年多来,我国兴起了有关“核心素养”的研究热潮。核心素养的意涵是什么,它有哪些价值,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上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什么样的课堂才算是卓越课堂?为了寻求答案,我们政治组一行10人来到广东佛山,参加了由《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编辑部在华南师大附中南海实验高中举行的“全国卓越课堂观摩及研讨会”,听了来自全国多地优秀政治教师呈现的6节观摩课,现将我们的听课感受汇总如下:

“四精”上好政治课

李宏兴

2013年第2期《思想政治课教学》上登载了我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四精”上好政治课。那是我参加区内一所高中教学开放日,根据所听的两节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流程,结合本人教学实践和观课感受写成的。

今年国庆前夕,我参加了由《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编辑部在广东佛山华南师大附中南海实验高中举行的“全国卓越课堂观摩及研讨会”,听了来自全国多地优秀政治教师呈现的6节观摩课,他们中多位教师曾荣获全国思想政治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回想之前发表的文章,我觉得“四精”上好政治课仍然适用于这次听课感受。

一是精心设计。上课犹如烹饪,要想色香味俱佳,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同理,教师要上出一堂出彩的课,就要在设计上做足功课。教师备课时,既要认真研读教材、课程标准、教参,了解学情,掌握最新的时政热点,还要对整节课进行完整设计,包括情境创设、材料整合精选、教学方法选取、板书设计、教学流程、知识网络建构、反馈练习创设等。六节课的成功之处,首先在于设计,六位老师都能独具匠心地对课堂教学进行整体设计,设计新颖独特不落俗套,令人耳目一新。

二是精巧导入。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中的导入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起始环节,也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一环。导入的方式很多,如复习旧知识导入,直入主题式导入、创设情境式导入、设置悬念式导入、谈话式导人等,教师上课时选择何种导入方式,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实际,一切从实效出发,不可千篇一律机械教条。同时,导入要具有趣味性、针对性、新颖性、无痕性。六位老师都采用了情境导入法,南海实验高中的梅津湘老师通过婆媳一家人在公园游玩发生冲突的一段视频,引出两代人不同的消费观。安徽阜阳市第五中学的何丽娜老师通过视频“中国共产党与你在一起”,引出课题。江西省赣江市第一中学的刘玲芳老师通过邀请学生一同在佛山进行传统文化之旅,引出教学主题。六节课导入老师都用心构思,取材师生熟悉的生活,过渡自然流畅,精巧的导入一下子吊起了学生的胃口,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三是精选素材。政治课教学的资源很丰富,除教材正文外,课本中的辅助文字、插图、设问、图表、名人语录、资料卡、设问小栏目等都是可供选用的教学资源。政治学科教学的最大特点是生活气息浓和时代感强,这就要求教师授课时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精选大家普遍关心的最新的热点新闻事件视频、文字图片素材,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素材。教师对搜集到的大量素材,不是不加选择的简单堆砌,而是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进行裁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进行整合筛选。精选素材的原则是典型性、针对性、适度性、生活性、故事性、适用性。六位教师选取的情景材料涉及婆媳在公园游玩发生的消费观念冲突,本校优秀党员风采,传统文化景观,佛山本地武馆、醒狮、拜师,厦门文化展板,G20峰会文艺晚会《最忆是杭州》等,所选素材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精雕细选的,不仅具有典型性创新性、新颖性、趣味性,而且具有针对性、可读性、启发性

四是精彩互动。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主角,“课堂”要变“学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学过程不再是教师单纯给予和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共同提高进步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创设情境,设计好有一定思维含量、有一定深度、有一定价值的探究题、讨论题,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动”起来。这种“动”,既可以是同桌两人互动,也可以是46人小组合作互动,还可以是全班同学大组交流互动。六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舍得留出时间进行课堂互动,尤其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这节课,老师把全班同学按组分成正方和反方,围绕“传统文化是财富还是包袱”进行辩论,学生组内讨论热烈,大组辩论积极主动,争先恐后抢着发表自己的观点,辩论结束时,很多同学还意犹未尽。课后评课时大家一致认为,学生辩论有深度,问题考虑有广度,思维活动有效度。课堂辩论是这节课的高潮,也是这节课最出彩的环节,是这节课最大的亮点。江西省赣江市第一中学的刘玲芳老师带领学生一道练武的英姿至今还深深地镌刻在脑海中。

思想政治课是最贴近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的课。只要我们老师每一节课能做到精心设计、精巧导人、精选素材、精彩互动,政治课就一定会成为学生最喜欢的课。

 

我眼中的卓越课堂

王兴刚

201692730日,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编辑部主办的全国高中思想政治卓越课堂观摩及研讨会在广东佛山华南师大附中南海实验高中举行,我有幸参加此次盛会并听了全部6节展示课,感想颇多。

一、总体观感

此次活动是为了探索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打造卓越课堂,提高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水平;此次上展示课的教师都是全国赛课的一等奖获得者,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超群。六节课听下来,果然不同凡响,孔令启老师的课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大气绵长,寓意深远;何丽娜老师的课设计巧妙,以生为本、以学为主;刘玲芳老师的课贴近学生,善用资源、佛山练武;李勇斌老师的课,才情与理性兼具,激情共梦想飞扬。让听课教师享受了一场场饕餮盛宴。但与此同时,也有令人费解的地方;本次活动早在几个月之前就告知天下,上展示课的教师们应该有充分的备课时间。但个人感觉有的教师似乎准备不足,所选素材或事例、所设问题、教学情境、课堂教学结构等好像没有认真推敲,有的课重形式轻内容、重表演轻思维;举例不恰当、分析不透彻、喜欢控制学生思维、甚至出现知识错误,教学效果一般,离卓越还有较远的距离。

二、怎样的课堂才能算是卓越课课堂?

第一,教学设计要坚持“两个结合”。即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相结合,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相结合。这实际上是新课程明确提出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富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相结合的课程模块;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见《课程标准》)

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思考、搜索、排查、选取最贴切的实例和鲜活的生活素材,以使学生理解感悟教材观点。这次展示的6节课,老师们在这方面动了许多脑筋,想了许多办法。例如,何丽娜老师让学生推荐身边的同学做入党积极分子,并说明推荐理由,从而让学生对共产党员应具备怎样的素质有了直观的感性认识,教学效果很好。刘玲芳老师通过选用学生熟知的佛山传统文化,比如武馆、醒狮、拜师、武术魂等让学生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等等。这些素材、实例就比较恰当,也容易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他们的情感和思维参与热情,实现学生对教材观点的理解和感悟。

第二,教学过程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说具体了,就是要把学生置于观察、思考、议论、表达的境地,这需要靠老师设置的悬念、提出的问题来驱动、来实现。就是要让学生始终处于“我想说”、“我有话说”的境地。我们要努力打造灵动的课堂,这需要严密的预设,更离不开机智巧妙的生成。

思考教学过程的时候,我们的老师要考虑的问题是很多的,例如,视频、音频的清晰度,教学语言的适应性,特别是借班上课、异地上课,你的语言是否具有适应性和亲和力?学生对所提问题的反应,等等。总之,要尽量地优化教学手段、教学语言,确保问题的清晰明白,富于思考性,要确保整个教学过程的顺畅和灵动。

还是以刘玲芳老师的《传统文化的继承》一课为例。她选用了学生熟知的黄飞鸿等佛山武术文化引出中国传统文化,导入新课。利于营造亲切自然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愿意说,有话说”,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新知,并思考如何为家长的发展尽一份力,起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第三,教学行为必须合理有效。教学行为包括教学语言、老师的提问、走动、板书、布置的探究、作业、小论文等。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作为上课者,可能并没有注意到这节课自己有多少“这个”、“那么”的口头禅,自己提出了多少个问题?有哪几个问题学生是很投入思考的,哪几个问题学生是茫然的,哪几个问题是没有价值的,学生照书回答的,自己走动了多少次,走动的目的效果怎样,自己的板书学生关注了吗?有用吗?自己有几次吆喝学生们鼓掌,什么意思,有必要吗?但作为听课者是明明白白的,有许多都是无效的行为。还有,老师要求学生给发言学生鼓掌的做法不是很好!你要相信,学生课堂上的精彩发言,同学们是会自发鼓掌叫好的,犯不着教师吆喝,制造虚假的课堂热烈气氛。

正如,广东佛山市政治教研员陈文明老师说的,“卓越希声,课堂无形”,一堂好课应能让学生感受到心灵的震撼,要让不同的学生看到不同的风景,课堂不能太呆板、模式不能太固化。教师要通过创造性地创设情境和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真正的学习兴趣和批判精神,体会到思维的乐趣,逻辑之美,让课堂更有深度,学习更有品质,把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到实处。

总之,卓越的政治课堂应做到“六赢”。赢在立意--课堂视野的高远度;赢在学情--课堂资源的精准度;赢在创意--课堂预设的精准度;赢在真实--课堂生态的柔和度;赢在收获--课堂效果的达成度;赢在引领--课堂价值的认同度。

 

用哲学思维上哲学课

——全国高中思想政治卓越课堂听课有感

 

高中哲学课堂,一方面,担负着初识哲学的高中学生哲学思维的启蒙、引导和培养的任务,另一方面,作为一门课程,同时也担负着帮助学生获得一个满意的考试分数的“重任”。但应试的压力,使得很多高中政治教师不得不把帮助学生获得满意的分数当成最大甚至是唯一的价值追求,也因为种种条件的限制,一些高中政治教师自身的哲学素养也有待提高。因而,很多哲学课堂就自然上成了简单的知识解释课、解题指导课、原理搬运课,课上课下,常见老师用形而上学的思维去解读、套用辩证法,多见说教少见“悟道”。正如有老师概况的:哲学课堂教学普遍存在重知识,轻智慧;重实用,轻思维;重结果,轻过程;重教条,轻人性的现状。简单粗暴,有时虽不失“高效”,但离哲学却渐行渐远。

该怎样让高中哲学课上出些哲学味道,是长期困惑包括笔者在内的高中政治教师的一个有待探讨的问题……

有幸参加了9月底由《中政参》主办,华南师大附属中学南海实验高中承办的“全国高中思想政治卓越课堂观摩及研讨会”,听了数场报告,6节展示课,可谓报告场场高端,课堂节节精彩。

6节课中,唯一的哲学课,广东省深圳宝安中学的孔令启老师以其深厚的哲学功底,精心设计,娓娓道来,步步引领,上出了一堂既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又充满浓浓思辨味道的真正有哲学味道的哲学课。

孔老师的展示的是《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一课。这节课,从理论上虽看似不太艰深,如果仅仅满足于知识的传授和解读的话,学生也似乎比较容易接受,肤浅而热闹的精彩课堂似乎也不能达成。但上出新意、上出深度、上出高度,其实还是蛮难的。

让我们重温一下孔老师的课堂设计:导入新课后,孔老师首先设置了【昨天的故事·蜕变的生命历练】环节,引导学生“说出你的故事与感想”,通过学生的言说,展示学生自己从小学时代到今天花季年华的变化,引出并分析哲学意义上的“运动”概念。紧接着,孔老师在【情境感悟与哲学理论领悟与解读】环节,用一段自己创作的假想学生将来“坐上高铁去北京”上大学的优美的散文,让学生阅读、分析、感悟,从文章中提炼出“运动的几种主要形式及其承担者”、 “运动与物质的关系”、“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举重若轻地解决了课本知识。

如果仅限于此,这节课还只是一节设计相对精巧的课。高效而又接地气地解决了基本原理后,孔老师又设计了【哲学经典命题思考与哲学点亮生活】的环节,带领学生思辨“仁者心动”的著名命题…

包括我在内的很多老师在上这一节课时,都会引用这段材料,可惜的是,我们在运用这段材料时,也许是基于应对考试的需要,也许是囿于自身思考深度的局限,往往会简单化处理,或者照搬教参现成理论,或者仅仅从生活经验出发,解读、批驳慧能的这一经典命题,简单地把该命题归结为“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错误了事。

孔老师在课前已布置学生查阅了相关材料,课上又带领学生进一步地进行哲学思考,提出思维的三个境界:第一层次:现象(幡动);第二层次:原因(风动);更高层次:哲学(仁者心动)……孔老师不仅仅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角度简单地分析对错,得出简单明了的结论,而更是引领学生进入了深深的哲学思考中,细细地品味哲学思辨之美……

“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人类认识史上,各种哲学派别争奇斗艳,我们高中哲学课,往往着力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站在唯物主义、辩证法的立场上本无问题,但我们往往又失之偏颇,似乎觉得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观点就一无是处,弃之如敝履,看不到先哲的思维价值。其实,我们应该认识到,离开了世界的本原问题,“唯心主义的很多观点是很有价值的,甚至可以说,很多精致的唯心主义比许多粗糙的唯物主义对人类认识贡献要大得多”……我觉得,孔老师在上述命题的处理上,正是这节课的精彩之处,也凸显了孔老师的深厚的哲学素养和哲学功底。

用哲学思维上出有哲学味道的哲学课,而不仅仅把哲学课上成学生的应试课,是我们高中政治教师应有的追求……

 

愉快教学感悟

——全国思想政治卓越课堂观摩

柴维娜

随着这些年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已经深入人心,且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来自全国各地六位优秀教师为我们献上精美的“艺术大餐”,让我受益匪浅。

激趣导入教学,教师积极创设情境,导入课题,调动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情绪;合作达标教学,在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组组互动”,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共同研讨,共同提高;互动展示教学,学生可根据教师的分工,把小组合作研究的问题利用各种方式向全班展示,教师随时进行引导、点拨、强调、提升,以拓宽知识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小结强化教学:教师用简短的语言对一节课所学知识概括总结,形成知识框架,强化学习目标。

参会教师对课堂教学和专家们的点评、交流留下深刻印象,特别是对六位教师现场授课和交流研讨给予高度评价,从中感受到深层次的专业思想、体会到高层次的教育境界和教学艺术。

 

问课哪得,唯有中来

 

金秋九月,是一个怡人、收获的季节,本人也有幸参加了在广东佛山的全国高中思想政治卓越课堂观摩及研讨会。虽然只有短短三天的学习,既有来自专家的研究理论讲座,更有来自名师的精彩观摩课。这是一场来自全国高中思想政治顶尖高水平的盛会,学习归来,触动很大,现将一些感想与大家一起分享。

本次学习,本人一共听了6节观摩课。上课的老师都是全国高中政治教师中的精英代表,给大家带来了一场精神大餐。六位老师的课或婉约柔美,或豪情四射,或睿智灵动,各有各的精彩,但都同时达到高中思想政治课所要追求的目标:快乐和高效。怎样做到既要快乐更要高效呢?透过这几节观摩课,这几位老师都是通过创设情境活动设置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在小组合作中进一步思考,最终达成学习目标。

创设情境活动让学生动起来,说来容易,真正实践起来难度很大。需要老师精心设计,这六位老师有的通过视频,有的通过课前布置学生调查,有的亲自撰写充满才情的散文,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下面本人就通过其中的一节课《传统文化的继承》来谈谈感想。

这节课老师利用学生熟知的佛山武术文化引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导入新课,这样学生的兴趣立刻被激发,让学生“愿意说,有话说”,达到了快乐课堂的要求,从而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探究新知。接着老师邀请学生探究传统的武馆,领略传统建筑之美,播放视频,让学生感受传统文艺---醒狮之险,接着老师更是亲自带领学生体验传统习俗---拜师,掀起高潮,老师的一招一式有板有眼,口号铿锵有力,既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又让学生动起来,身临其境,我想这样的课堂会让学生终生难忘的。老师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概括总结传统文化的特点,进一步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定义描述,分别针对传统文化的四种表现形式,分析传统文化对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双重作用。

本节课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在思想的碰撞的火花中培养学生主动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从而也加深对传统文化这一知识点的深刻理解。我想这应该是达成了高效课堂的要求了吧!

整堂课一气呵成,充满豪情,满满的正能量,学生很投入、很开心,我们听课者也是深受感染。我们要让课堂“快乐”“高效”,就要打造活动课堂,教师创设与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的教学情境,带领学生在情境体验中自主探究得出知识;打造亲切课堂,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提升课堂的亲切感;打造合作学习的课堂,通过教学环节的层层推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实现合作交流与互助,共同探究领悟知识;打造素养课堂,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升审辨思维和理性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担当意识。

此次南国之行,虽没有体验到苏东坡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之乐,却品味了一次精神饕餮大餐,足矣!

 

海棠花开

-------政治课上的人文情怀

 

(一)

    《知更鸟在呼唤》 :19124月的某一天,一个著名的故事在美国哈佛大学上演,美国哲学家乔治·桑塔耶纳,在哈佛大礼堂讲课,突然一只知更鸟飞落在教室的窗台上不停地欢叫。教授停下来出神地打量着小鸟,这是一只蓝知更鸟,除了淡黄和纯白相间的胸毛外,身体的其余部分几乎全是蓝色,美丽得让人不敢直视……他的灵魂,在那一刻被知更鸟的美深深打动。许久,教授才转向学生,轻轻地说:“知更鸟在召唤,对不起,同学们,失陪了,我与春天有个约会。”说完,他迈着轻盈的步子走出教室,跟在知更鸟的后面走出了校门。就这样,他跟随知更鸟离开了美国,去自己想去的地方于是,辞去作了二十三年的哈佛教授,云游欧陆,八十九岁死于意大利。闲适享乐,同时又是智慧高尚的人生之路。那么“任性”,富有人文情怀。

(二)

    初春时节,海棠绽放,那是再普通不过的一堂政治课。突然,一阵风过,窗外的海棠花飞进教室,安静的课堂不在,同学们开始追逐花瓣,心思再也无法停留在课本。索性停课,让他们蜂拥到窗口,外面一树海棠,落英缤纷,迎风飞舞。他们用双手去迎接飘落的花雨,用口去呼吸芬芳的花香。大家欣喜若狂,好像第一次睁开眼睛看世界一样新奇。纯真、自然,发自内心的喜悦洋溢在脸上。疯玩过后,课堂又重新安静下来,教学出乎意料的顺畅,师生之间有一种无声的默契在流淌。我的“任性”之举,情怀初放,也许在若干年后,他们不记得这节政治课,但他们一定会记住自己的母校,自己的同学,自己的老师,自己美好纯真的高中时代。美好永忆。

(三)

    “商品”一词出现在高一的《经济生活》中,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定义虽冰冷生硬,但现实生活中处处是商品,必须用金钱去交换。已是生活常识。当时我稍稍延伸了一下:生活中有些东西是不能成为商品的,如你的信仰、良知、亲情、友情、爱情等。这些你们中考没考,高考不考,但却是你们的人生大考。初为高中生的他们一时惊愕,后一丝惊喜绽放脸上,犹如初春的海棠花。

(四)

    今年在佛山市举行的全国高中思想政治课卓越课堂观摩及研讨会上,有幸听到了深圳市宝安中学孔令启老师的一堂哲学课《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人文情怀贯穿全程。尤其是最后,对在座的高三学生的关切:“”高考高考就是要高高兴兴地去考,------”用充满哲学辨证的观点引导学生,不惧怕高考,快快乐乐去生活。话语随和亲切,沁人心脾。作为同行和学生的我一时海棠花开。

什么时候,我们能够跟随自己心中的那只知更鸟,像桑塔耶纳那样,让自己的灵魂、情怀行走在自由的天空,走真正的教育之路。

 

佛山学习心得

李柱明

一、在政治课堂上,教师要:

         注学生的志愿表达

         关注学生的抽象逻辑

         关注学生的行文倾向(要求教师用学生可以感受的情境)

④发现学生的真实意图

   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即使偏离了方向,也让学生讲完,如何落地,关键是方向。

   教师能理解的只有通过学生的自我转换,才能变成学生能理解的。

一、              所有的课都是政治课,所有的课都是语言课,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评价主体时要彻底改变观念,做到“兼听则明”的动态认识,及时准确全面地把握学生的成长动态,进而结合各方面的力量,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效的助力。

二、              如果教师上课仅从理论到理论,仅从书本到书本则不是一节好课。教师在自身发展上应华丽转身,打造卓越课堂:

         生活性切入,个性化演绎,广积待发

         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引导怀疑与批判。

         乐于学习观察,打磨提炼,分享思想。

三、              在政治课堂上,教师应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即:政治认同,法制意识,理性精神,公共参与。

四、              创造性地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政治课堂上教师应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创新地提出问题的能力。

五、              政治课堂若缺乏生活情感,则不能打动学生及听课教师。

教师对生活情境的设计要表里如一,引导学生展开思维,对教材的把握力争准确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品德。教师的评价要能达到“育人”的功能。

 

佛山学习心得

胡海英

9月底,在广州佛山参加了全国高中思想政治卓越课堂观摩及研讨会,感受颇深。

一节好课在哪里?好课的标准是什么?如果是套用新课程理念进行简单地评判,不能掌握学生学习状态和目标的实现程度,也不能诊断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不能发现从哪些方面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

通过这次学习,我知道有两条线可以更好的评价一节课。一条是从教师这条线,从“精读教材、精选素材、精设问题、精答结构、精炼语言”五个角度。另一条是从学生这条线,从“听得进、记得住、说得出、用的活、写得好”五个角度。

 

 

主办单位:南京市秦淮中学

地址:江宁区东山镇宁中巷4号

版权所有 南京市秦淮中学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s

办 公 室:025-52284446 高一年级:025-52199319

德 育 处:025-52192720 高二年级:025-52199361

教 务 处:025-52281179 高三年级:025-52199327

校 团 委:025-52199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