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校务公开>>教务处>> 文章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数学学科视导总结

发布时间:2016/6/5 16:54:22 作者:qhzxdjzx 浏览量:1259次

 

 

按照学校工作安排,教务处于2016年5月30日6月3日对我校高一高二数学学科进行了教学工作视导。本次评价视导通过听课、评课、座谈、检查教师常规材料、学生问卷调查等环节,着重对李校长反复强调的导向性问题和教学管理的重点环节进行了细致深入的视导。现将视导工作主要情况总结如下:

一、课堂教学

(一)主要优点  

1.重视基础知识。任课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让学生在课下完成导学案,然后教师进行批阅,将在批阅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记录,在课堂中进行集中讲解说明。  

2.注重重点难点的突破。教师在课堂上以探究活动为主,师生共同探讨归纳,在探究的基础上完成,并及时地进行跟踪补偿练习加以巩固。充分体现了“互动式卓越课堂”的师生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3.注重学科能力的培养。教师注重通过引导,由学生融合,以每个考点知识为起点或平台,联系穿插相关章节内容,使知识结构合理化,网络化,构建起较完整的知识体系。  

4.强化规范化。教师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展示,暴露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  

5.注重学生学法指导。教师能够针对“①审题不够仔细;②书写不够规范;③基础不够扎实;④思维不够灵敏;⑤表达不够清楚”等方面进行学生的学法指导,并注重训练学生答题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提高教学质量。  

6.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特别是使用多媒体教学,增加了教学的针对性、直观性和趣味性,同时增加了课堂教学容量。  

(二)主要问题和建议  

问题:教学中还存在求难、求多的状况,食而不化,浪费时间和精力;还存在教师包办代替,单一的讲练模式和低层次重复操练等毛病。课堂教学起点有的偏高,内容偏难,“满堂灌”教学还存在,教师只管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而不顾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能力的训练与提高,讲与练关系处理不当,教师逢题就讲,每题必讲,课后练习太多,没有筛选,学生没有消化的时间,对思维过程和解题方法重视不够,学生收效低,教师感觉累,学生感觉很疲倦和压抑,课堂缺乏生机与活力;老师对学情的了解不够,教学信息不是来自对学生的了解,而是凭经验的“想当然”,针对性很差,教学随意性很大;教师的讲主要是向学生展示自己的解题过程,不是设置问题情景,让学生领会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能力提升不到位,主角仍是教师而不是学生。  

建议: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思维活动、认知过程为主体,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使学生真正成为独立的、自主的、高效的学习者。实现“重教”向“重学”的转换。  

课堂教学要创设高质量问题情景,不要照本宣科、机械罗列;要温故重在知新,不要机械重复;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不要死记硬背;要充分展现思维过程,不要奉送现成答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要“独角戏”“满堂灌”;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要“放羊式”教学。  

二、常规材料检查  

(一)主要优点  

1.集体备课:各学校都是每周组织一次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将个人才智转化为集体优势,集体备课时加强了对精品教学案的进一步优化,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整合出学案、补充练习题等。  

2.个人备课: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大多教师都认真安排好每一天的教学工作,今天该讲什么?怎样讲?辅导的对象、内容、方法如何确定?工作要达到什么效果?要完成哪些任务?做到心中有数。3.作业布批:主要是强化重难点知识的运用和规范化训练。多数老师对选择的习题进行了精选,能够充分利用好的教学案,控制练习的数量和选择有质量的练习。

4.教学诊断与单元检测:学校能够认真组织单元检测,认真出好试题和批改试卷,并做好详细的考试质量分析。

(二)主要问题和建议  

问题:  

1.备课的质量还有待加强,有的教师虽然备课比较认真,但缺乏教学设计的意识,备“教什么”的多,备“怎样教”的少,进行课后反思的更少;有的教师备课不充分,教学设计不怎么合理。  

2.对资料的使用没有充分考虑本校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教学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课堂效率不高,浪费了学生许多的时间;对课本重视不够,过分依赖资料,导致学生对课本中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掌握不牢。  

3.作业布置和批改缺乏针对性,批改中缺少与学生的交流、对话、建议,作业和练习的选择与容量比较随意。  

建议:  

1.发挥集体智慧优势,向集体备课要效益。集体备课要日常化,坚持天天研讨;要“集体”化,真正体现“集体”的智慧。一备落实基础的方式方法。二备考情、学情研究,提高训练的针对性。研究考情,精心组织训练素材;精心研究学情,精心设计学习环节,是对学生进行有效训练的最重要的前提。三备学情反馈,提高讲评的针对性。特别是直接收批,是进行学情反馈的最重要也是最好的方式,这种方式,对学情反馈得到最全面,它不仅能反馈某道题目出错率的高低,更重要的是能发现错因所在,而且还能有机会与学生进行心灵及感情上的交流。备课的内容在注重对知识、教法集体研究的同时,还需多研究学生,比如学生的心态是怎样的?还有哪些个别差异?如何解决?等等。  

2.精讲与精练。训练的题目要进一步精选,不管什么题目,都必须由教师先做。选择新颖、典范,有思维价值,切中考点的题目。要严格控制题目难度,以中、低档题为主,对高难度题可用来作为例题进行扩展应用;加强对学生做题情况的批阅,找准共性问题讲深、讲透、切忌面面俱到;要通过引导学生解题过程归纳出方法,理出思路,从而提升能力。教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要坚持做到精讲精练,让学生用自己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以便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教师要相信“能力是练出来的,不是讲出来的”,彻底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同时要加强主观题训练,要让学生动口动脑又动手:①一定要让学生动笔做,主观题先打草;②讲评时,要和学生一起研究解题思路、答案的构成要素和赋分标准;③一定要整理出规范答案,向规范要质量,同时要加强用语表示和语言的训练,提高表达能力。  

 3.作业和批改。作业(练习、试卷)发必收,收必看,看必批,批必评,评必补;强调先做后讲,要根据学生做的情况,抓住典型错题进行“深度分析”,要能彻底解决问题,澄清疑点。各类检测,重在质量,要做到考后必改、改后必评,评讲时注意评思路、评方法、评错误、评联系、评“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并认真进行质量分析。  

                     

 

主办单位:南京市秦淮中学

地址:江宁区东山镇宁中巷4号

版权所有 南京市秦淮中学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s

办 公 室:025-52284446 高一年级:025-52199319

德 育 处:025-52192720 高二年级:025-52199361

教 务 处:025-52281179 高三年级:025-52199327

校 团 委:025-52199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