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研组>>心理教研组>>校本课程>> 文章
教研组专题——如何进行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
培训 心得

发布时间:2016/6/24 16:02:59 作者:邱 晨 浏览量:1742次

青少年期是个体身心全面发展的时期,就像心理学家霍尔所说:此时的男孩和女孩们处于一个骚动的年龄,一个与情绪冲动、精神混乱有着必然联系的发展阶段。
   
青少年期心理危机的主要形成因素涵盖生理、心理、社会诸多方面:处于性成熟过程与生长爆发阶段的发育冲突;自我意识与人际关系的模糊性(同一性迷惘);突发事件与应急能力低下(重大灾难、亲人亡故、身患重症、被奸污、高考落榜、恋受失败等等);以及一些与心理障碍、精神疾病等有关系的前驱表现。

   
从临床心理学角度看:心理危机可有是青少年期其他心理问题中的一组症状或前驱表现。与之有关的问题有以下五类:
    ⑴抑郁以及自杀企图,多在15-19岁期间出现。
    ⑵焦虑,特别是害怕学校和社会性情境(孤独、不愿交际)。

    ⑶出现行为问题和犯罪。

    ⑷进食障碍(贪食、厌食、体象障碍)。
    ⑸滥用毒品(或药品),其危险性在于他们由于对毒品的危害性没有充分认识而无意间成瘾。当然以上五方面的问题也存在程度上的差异,有时也够不上危机的标准。按西方国家的标准,约1/5的青少年可能发生前述问题,尤其是一个缺乏良好教育条件的环境(学校)能使那些脆弱的青少年的困难更加突出和恶化,并且容易同时发生心理危机。
    
一旦你的孩子产生了心理危机,首先是要尽快防止过敏行为(如自伤、自杀或攻击行为),应有效地控制冲突的局面,在事态平息后求助额外资源的介入(社会工作者和心理医生)。因为此时的心理学干预是至关重要的,只要对处于困境或受挫折的个体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防止心理崩溃,并使之尽快摆脱困境,将来才会有一个良好的预后。当然,心理危机的干预需要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巧,要确保不发生心理危机的后遗症恐怕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事实上,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许多成年人的心理障碍中都会残存一些青少年心理危机不恰当处置的阴影,甚至它们还可能是一个从未中断过的连续过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等等一系列的社会变化,影响青少年心理成长的社会心理因素也越来越多。那么面对当下青少年心理危机逐渐增多的现象,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地对此进干预呢。进行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可以借鉴国外临床心理学家提出的危机介入策略。

      (1)精神支持。给当事人适当的鼓励,赞同他的决定,表明你对他充满信心,使其坚信自己有处理危机的能力,给以精神激励和支持。

      (2)提供宣泄机会。给当事人提供宣泄的机会和途径,有助于疏导那些可能会造成自我毁灭的情感,如愤怒、恐惧、憎恨等不良情绪。

      (3)给予希望和乐观精神。选择恰当的时机使当事人看到希望,使人们对前途充满信心。应先鼓励精神沮丧的当事人诉说心中的真实情感,再给予希望和乐观。

      (4)有选择的倾听。可以有选择地听取当事人的交谈,如可忽略他的闲聊部分,当其开始谈到情感时,你就可以有所反应。

    (5)劝告、直接建议和限制。对陷入困境情绪思维混乱的心理危机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劝告和建议,防止和限制不利的情况发生。但针对青少年学生某一方面心理危机干预的具体策略,应根据其复杂而具体的情况,全面而系统地做好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调解他们出现的心理危机。

  根据广大青少年不同心理危机的表现,对应的干预策略和途径肯定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我们在教育工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

                                   

主办单位:南京市秦淮中学

地址:江宁区东山镇宁中巷4号

版权所有 南京市秦淮中学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s

办 公 室:025-52284446 高一年级:025-52199319

德 育 处:025-52192720 高二年级:025-52199361

教 务 处:025-52281179 高三年级:025-52199327

校 团 委:025-52199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