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起点,新的高度
发布时间:2016/7/15 18:10:23 作者:qhzxdjzx 浏览量:2780次
新的起点,新的高度
王兴刚
近些年,我参加了不少各个级别、各种主题的培训活动,但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这一次。我有幸成为2016年江苏省南京市合作特级教师后备研修班的一员,来到美丽的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参加了为期六天的集中研修。此次研修的主旨明确,依托浙江大学优质的教育资源对我们进行通识理论培训。浙江大学的知名教授、省教育厅官员以及多位在全国有影响力的著名特级教师组成的主讲团给我们带来了一场场视听盛宴、精神大餐,为我们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将感受最深的几点总结如下:
一、课堂,与未来有关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们成长的关键场所还应是课堂,我们的课堂里蕴藏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研究资源,教室是教师天然的研究室;一线教师一般没有太多高深的教学理论,有的是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研磨课堂教学,自觉地做一名“课”研型教师,应成为每一位特级教师后备学员的必然选择。因为,对有追求的教师来说,每节课的作用可能都是独一无二的,关乎学生的生命和成长,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在浙江大学集中研修的这几天中,全国著名的小学数学特级俞正强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衣着朴素,笑容憨厚,慢条斯理;听他的课,你会被他课堂中流露出的幽默所感染,你能在轻松的氛围中体验知识增长的快乐,他的课堂仿佛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能催使知识的种子生根、发芽、成长。俞正强老师的讲座,没有课件,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笑声不断,掌声不断!听他的讲座是一种快乐!如沐春风!课堂教学需用心,更需我们智慧的思考!
二、学习,一辈子的事
静默地沉积,优美地爆发。对“特级教师”这个称号,我们不能只迷恋其光环,更应要努力让自己具备特级教师的实力和水平,这就需要我们能安静、踏实地先把手头的事情做好,要多积累、主动学习,大师们的讲座让我感受到,往往决定一个人最终是否能成功的是会不会学习!
杭州市文新小学的数学特级教师田佩章老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热爱学习也善于学习,从初中语文改教小学数学,不会!怎么办?他自己先把小学1-6年级的教材找过来做一遍,然后把自己解题的思路教给学生;年近半百,还能坚持每天记忆五个英语单词;不断学习使用最新的信息技术和教学软件,自学制作微课、微视频等,以需求促应用,让课堂教学如此生动,令人钦佩。
正如田老师所说,做教师就要自觉做一名敢于实践、具有创新精神并善于学习的教师,坚持常常总结,回顾自己的过去,反思自己的经验,让学习不断深入、思想不断深入;试着去发现自己最擅长做的事,然后执着专注地把它做好,你就是大家、就是名师。坚持能创造奇迹!
三、教育情怀,名师的应然追求
什么才是真正的名师。我觉得要有高尚的师德、精湛的师能和丰富的师慧,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教育的情怀。
浙江大学的“百万教师”“最美教师”苏德矿教授就是这样一位有口皆碑的教师,他热爱自己的岗位,热爱自己的学生,以生为本,用心点燃学生的梦想;不仅教好书,他更注重传授做人做事的道理,他深知,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课堂内外,他都是学生的良师益友,经常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困难;学生们喜欢亲近他,不仅专业的数学问题会请教他,甚至选专业、人生发展规划等也常常咨询他;既能静下心来教书,又能潜下心来育人,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他是一个真实、真诚而又真心热爱教学、有教育情怀的教师。苏教授是我的偶像,是我未来努力的方向。
大师们在台上指点江山、慷慨激昂,我们在台下听得专心致志、如痴如醉,六天时间,九场讲座转瞬即逝,在结束的时候,我们都体会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意境。
名师的发展固然离不开外部环境的支持,但要想走得更远、更持久,还是要激发自身的内驱力;当然,向上的路是不好走的,我们得迎难而上,站在人生新的起点上,去寻找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