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秦淮中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发布时间:2013/5/9 10:21:08 作者:胡伟 浏览量:2760次
南京市秦淮中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质量分析报告
南京市秦淮中学教务处一、 考试组织安排
(一)、考试科目、分值、时长
高一 |
时间/分值 |
高二 |
时间/分值 |
语文 |
150min/160分 |
语文 |
150min/160分 |
数学 |
120min/160分 |
数学 |
120min/160分 |
英语 |
120min/120分 |
英语 |
120min/120分 |
必修科 |
75min/100分 |
选修科 |
100min/120分 |
(二)、考试日程安排
时间 |
周二 |
周三 |
周四 |
周五 |
上午 |
高一语文 7:40-10:10 |
高一英语 8:10-10:10 |
高一地理 7:40-8:55 |
高二英语 7:40-9:40 |
高一物理 10:25-11:40 |
高一化学 10:25-11:40 |
高二语文 9:10-11:40 |
高二物历 10:00-11:40 | |
下午 |
高一数学 13:40-15:40 |
高一生物 14:25-15:40 |
高二数学 13:40-15:40 |
高二化生政地 13:40-15:20 |
高一历史 16:00-17:15 |
高一政治 16:00-17:15 |
|
|
(三)、命题范围及要求
学科 |
高一年级(第10周周二) |
高二年级(第10周周四) | ||
语文 |
理科 |
必修1、2、3 |
理科 |
《史记选读》后三个专题到《淮阴侯列传》,《现代散文选读》到《葡萄月令》这一课。 |
文科 |
文科 | |||
数学 |
理科 |
必修1、必修4、必修5(到数列结束) |
理科 |
必修1-必修5,理科2-1,2-2,侧重2-1,2-2 |
文科 |
文科 | |||
英语 |
全部 |
模块三 |
全部 |
模块七Unit1结束 |
物理 |
必修 |
必修2第5、6章 |
选修 |
|
化学 |
必修 |
必修2 第1、2章 |
选修 |
|
生物 |
必修 |
必须2第1、2章、第3章的前3节 |
选修 |
|
政治 |
必修 |
必修2 第1、2单元 |
选修 |
|
历史 |
必修 |
必修2前4个单元 |
选修 |
|
地理 |
必修 |
必修2 第1、2、3章 |
选修 |
|
(四)、命题安排
学科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生物 |
政治 |
历史 |
地理 |
高一 |
外聘 |
秦淮 |
秦淮 |
二高 |
二高 |
湖滨 |
湖滨 | ||
高二 |
外聘 |
各校自行命题考试 |
1、试卷均分预控在卷面总分值的70%左右。题型、题量、赋分均按照高考对语数外、选修和必修学科的要求。
2、各校命题完成后,请于
3、各校将考试成绩于本年级考试结束后第二天发送到秦淮中学邮箱,以便汇总分析。附:成绩模版。
(五)、阅卷安排
1、高一、高二年级语文、数学、英语学科三校统一印制试卷,集中网络阅卷。
阅卷地点:秦淮中学。
阅卷时间:
工作时间:上午:7︰30~11︰30 ;下午:13︰00~17︰30。
2、高一必修学科统一命题,各校自行印制试卷、组织阅卷。
3、高二选修学科各校自行命题考试。
秦淮中学、溧水二高、高淳湖滨中学非常重视这次联考、联评工作,各校认真组织、具体落实,保证了各个环节的客观公正.
二、试题总体评价
本次考试试题基本符合《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重视体现课程的基本理念:一是在重视全面考查的基础上突出了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力度,使基础知识的考查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并以此构成了试卷的主体,没有刻意追求知识点的覆盖面.二是重视作为学生发展所需要的基础性课程的要求,强调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通过对重点知识、基本概念的考查,有效地反映学生对概念、思想和方法的理解与运用的程度,试题淡化特殊技巧,注重通性通法、常规解法.三是重视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通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知识为载体,通过实际问题的提出,考查学生自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与新课程的理念相符.四是注重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重视学科知识与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与各部分知识间的深刻的内在联系,着眼于知识板块的综合性,突出考查学生的能力,坚持在知识网络交汇点设计试题的命题原则,既符合命题“能力立意”的宗旨,又突出了学科的特点,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五是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力示避免仅仅只是常规的应试。试卷整体的设计难度基本符合命题要求,但由于少数学科题型设计、试题的设计难度与学生实际得分有一定差距,区分度不高、有待改进,需要缩小难题所占的比例,多设置分步把关的好题,全面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
三、考试结果分析
(一)校际考试情况分析(秦淮中学与溧水二高比较)
1、语数外总均分、各科均分比较情况
高一年级
|
上学期期中 |
上学期期末(折算后) |
下学期期中 |
比上学期期中 |
比上学期期末 | ||||||
秦中 |
二高 |
比二高 |
秦中 |
二高 |
比二高 |
秦中 |
二高 |
比二高 |
|
| |
主总 |
272.2 |
295.1 |
-23.0 |
265.2 |
297.9 |
-32.6 |
245.4 |
270.3 |
-24.9 |
-1.9 |
7.8 |
语文 |
96.7 |
98.5 |
-1.8 |
90.5 |
102.0 |
-11.5 |
90.4 |
94.4 |
-4.0 |
-2.2 |
7.5 |
数学 |
95.6 |
113.2 |
-17.6 |
71.9 |
86.9 |
-15.0 |
88.6 |
104.9 |
-16.3 |
1.3 |
-1.3 |
外语 |
79.8 |
83.6 |
-3.8 |
102.8 |
108.2 |
-5.3 |
66.5 |
71.2 |
-4.7 |
-0.9 |
0.7 |
物理 |
71.4 |
78.9 |
-7.5 |
|
|
|
53.2 |
56.9 |
-3.8 |
3.7 |
-3.8 |
化学 |
61.4 |
70.7 |
-9.2 |
|
|
|
60.2 |
67.3 |
-7.1 |
2.1 |
-7.1 |
生物 |
74.3 |
75.5 |
-1.2 |
|
|
|
54.4 |
64.8 |
-10.5 |
-9.3 |
-10.5 |
政治 |
65.1 |
67.3 |
-2.2 |
|
|
|
63.6 |
68.5 |
-4.9 |
-2.7 |
-4.9 |
历史 |
67.4 |
69.7 |
-2.4 |
|
|
|
62.1 |
64.9 |
-2.7 |
-0.4 |
-2.7 |
地理 |
76.4 |
81.0 |
-4.7 |
|
|
|
66.5 |
68.3 |
-1.8 |
2.8 |
-1.8 |
从统计数据来看:语数外总均分和语文、英语两门学科与上学期期末考试相比进步明显。其余学科有所退步,部分学科差距较大。
|
上学期期中 |
上学期期末(折算后) |
下学期期中 |
比上学期期中 |
比上学期期末 | ||||||||
秦中 |
二高 |
比二高 |
秦中 |
二高 |
比二高 |
秦中 |
二高 |
比二高 |
|
|
| ||
主总 |
268.9 |
263.7 |
5.2 |
289.4 |
285.6 |
3.8 |
264.2 |
263.0 |
1.2 |
-4.0 |
-2.6 |
| |
语文 |
97.6 |
96.8 |
0.8 |
100.6 |
100.1 |
0.5 |
95.7 |
98.2 |
-2.5 |
-3.3 |
-2.9 |
| |
数学 |
文 |
102.3 |
95.0 |
7.3 |
108.4 |
100.7 |
7.7 |
96.1 |
91.0 |
5.1 |
-2.1 |
-2.6 |
|
理 |
97.7 |
94.4 |
3.3 |
1.8 |
| ||||||||
外语 |
69.4 |
72.2 |
-2.8 |
84.6 |
86.4 |
-1.8 |
72.5 |
74.2 |
-1.7 |
1.1 |
0.1 |
| |
物理 |
45.6 |
50.6 |
-5.1 |
|
|
|
|
|
|
|
|
| |
化学 |
|
|
|
|
|
|
|
|
|
|
|
| |
生物 |
58.9 |
69.2 |
-10.2 |
|
|
|
|
|
|
|
|
| |
政治 |
79.7 |
82.7 |
-2.9 |
|
|
|
|
|
|
|
|
| |
历史 |
70.8 |
79.2 |
-8.5 |
|
|
|
|
|
|
|
|
| |
地理 |
74.1 |
81.0 |
-7.0 |
|
|
|
|
|
|
|
|
|
从统计数据来看:语数外总均分:我校优势减弱;语数外总均分和语文、数学(理科)、英语三门学科与上学期期末考试相比有所进步。
2、各分数段人数分布
高一年级
|
上学期期中 |
下学期期中 |
两次差值 | ||||
秦中 |
二高 |
比二高 |
秦中 |
二高 |
比二高 | ||
≥340 |
27 |
58 |
-31 |
1 |
3 |
-2 |
29 |
≥330 |
61 |
109 |
-48 |
9 |
13 |
-4 |
44 |
≥320 |
102 |
175 |
-73 |
27 |
36 |
-9 |
64 |
≥310 |
166 |
251 |
-85 |
53 |
86 |
-33 |
52 |
≥300 |
219 |
317 |
-98 |
87 |
140 |
-53 |
45 |
从统计数据来看:分数段人数与上学期期中考试相比有所进步,但有效人群数相对欠缺。
高二年级
|
上学期期中 |
下学期期中 |
两次差值 | ||||
秦中 |
二高 |
比二高 |
秦中 |
二高 |
比二高 | ||
≥320 |
69 |
27 |
42 |
45 |
30 |
15 |
-27 |
≥310 |
123 |
61 |
62 |
95 |
67 |
28 |
-34 |
≥300 |
194 |
109 |
85 |
181 |
115 |
66 |
-19 |
≥290 |
286 |
175 |
111 |
266 |
169 |
97 |
-14 |
从统计数据来看:语数外总均分:我校优势减弱;语数外总均分和语文、数学(理科)、英语三门学科与上学期期末考试相比有所进步。
(二)校内成绩分析
1、高一年级成绩分析
(1)、各班语数外主总均分
班级 |
1 |
2 |
3 |
4 |
5 |
6 |
7 | |
班主任 |
许红美 |
李善源 |
宋慧敏 |
吴许 |
黄发 |
高婧 |
吴宗新 | |
总均分 |
308.90 |
284.44 |
241.00 |
231.61 |
233.15 |
231.97 |
218.04 |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吴晓梅 |
于卫红 |
曾照国 |
褚红波 |
付业云 |
张艳 |
许冬保 |
|
柏寿俊 |
227.80 |
219.75 |
270.26 |
265.65 |
264.84 |
261.02 |
267.75 |
198.50 |
196.50 |
高一(1)班;高一(3)班; 高一(10)班;高一(14)班 成绩较好。
(2)、各班语数外主总分分数段人数(≥300分)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小计 |
≥40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39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38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37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36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35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340 |
1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1 |
≥330 |
5 |
2 |
0 |
0 |
0 |
0 |
0 |
0 |
0 |
1 |
0 |
1 |
0 |
0 |
0 |
0 |
9 |
≥320 |
14 |
7 |
0 |
0 |
0 |
0 |
0 |
0 |
0 |
4 |
1 |
1 |
0 |
0 |
0 |
0 |
27 |
≥310 |
24 |
10 |
0 |
0 |
0 |
0 |
0 |
1 |
0 |
5 |
3 |
5 |
1 |
4 |
0 |
0 |
53 |
≥300 |
33 |
15 |
1 |
0 |
0 |
0 |
0 |
2 |
0 |
9 |
9 |
7 |
4 |
7 |
0 |
0 |
87 |
高一(1)班;高一(3)班;高一(8)班;高一(10)班;高一(11)班;
高一(14)班 成绩较好。
(3)单科成绩较好的老师
通过对比,语文学科:龚静溪,宋慧敏,李敏,迟来香,数学学科:邵思清,黄发,褚红波,许冬保,外语学科:张春宁,吕伊,笪慧慧,朱永忠,物理:周清,吴宗新,化学学科:付业云,黄晓青,生物学科:李善源,高婧,政治学科:刘燕,周玲,历史学科:许红美,曾照国,地理学科:
2、高二年级成绩分析
(1)、各班语数外主总均分
班级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班主任 |
郑必强 |
张贤虎 |
俞志茹 |
王城 |
李林 |
奚治梅 |
郝圆圆 |
何应海 | |
平均分 |
307.16 |
293.19 |
262.47 |
273.15 |
300.35 |
302.61 |
286.65 |
298.38 | |
班级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班主任 |
孙家畋 |
陈龙霖 |
邬颖捷 |
潘同同 |
朱斌 |
周立飞 |
陶仁 |
徐静 |
朱永洁 |
平均分 |
259.63 |
208.54 |
225.33 |
258.96 |
217.08 |
217.99 |
210.84 |
282.26 |
277.19 |
从统计数据来看:高二(1)班;高二(2)班;高二(5)班;高二(6)班;高二(8)班;高二(12)班;高二(16)班 ;高二(17)班成绩较好 。
(2)、语数外主总分分数段人数(≥310分)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小计 |
累计 |
400以上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399-39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389-38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379-37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369-36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359-350 |
1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1 |
1 |
349-340 |
0 |
0 |
0 |
0 |
0 |
1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1 |
2 |
339-330 |
6 |
0 |
0 |
0 |
4 |
1 |
0 |
2 |
0 |
0 |
0 |
0 |
0 |
0 |
0 |
2 |
0 |
15 |
17 |
329-320 |
6 |
2 |
0 |
0 |
0 |
9 |
0 |
7 |
0 |
0 |
0 |
1 |
0 |
0 |
0 |
0 |
3 |
28 |
45 |
319-310 |
11 |
6 |
0 |
3 |
9 |
9 |
2 |
6 |
1 |
0 |
0 |
0 |
0 |
0 |
0 |
2 |
1 |
50 |
95 |
高二(1)班;高二(2)班;;高二(4)班;高二(5)班;高二(6)班;高二(7)班;高二(8)班;高二(9)班;高二(12)班;高二(16)班;高二(17)班 成绩较好 。
(3)单科成绩较好的老师
通过对比,语文学科:吕芙蓉,徐静,张大香,陈龙霖,钱泽舒,数学学科:郑必强,于光香,何应海,郝圆圆,邬颖捷,周立飞,许明,外语学科:奚治梅,乔云娣,朱琳,谢元红,万爱平,物理:汪忠兵,张贤虎,生物学科:张妍涛,俞志茹,政治学科:周志芳,历史学科:潘玉凤,潘同同,地理学科:徐红霞
四、对今后教学的启示与建议
从上述试卷分析及考试结果进行分析,本次考试对今后教学均有较大启示作用,下面谈几点粗浅的建议,请各位批评、指正:
1、重视学风建设
重视学生学习主动意识的培养,面对现实,确立主题和行动方式,以具体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手段,鼓励学生主动发展,勤学好问,迎难而上的品质。重视学生学习常规习惯的养成与督促,立足细节,保证学习质量和高效。从目前班级之间,学科之间的反差来看,班主任、任课教师要走进学生内心,贴近学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听指挥,会学习。
2、重视教学行为的改进。
对于教师而言,在让学生肯学、会学的基础之上,必须要会教。改进我们的教学行为,当下重中之重。必须改变课上满堂灌,晚自习满堂灌,辅导课上依旧满堂灌的授课方式,改变练习是发了做,做了收,不批改,不纠错的作业方式。必须做实、做细课前,课中,课后的每个细节功课。注意“度”,即分寸;注意“环”,即团队;注意“做”,即行为。
3、重视基本概念教学
要坚持最基础的概念才是最有用的知识的原则,狠抓基础概念的教学.在平时分析问题和练习中要注意提炼题目中的基本概念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和地位,不能为做题而做题.
重视课本,注意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充分挖掘课本中每一个概念的内涵及与它相关联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而不是孤立的知识点.要从多方向冲击基本概念(正面、反面、侧面、特殊、一般、数、形、实际背景、文化等),努力使学生准确、深刻、全面地理解,从而为灵活、综合运用打下基础.
4、抓好双基落实和思维培养
通过教学的各个环节,并根据学生实际,遵循学生学习中的认识规律,合理分层抓好学生知识、方法的落实工作,通过讲、练、讲、练、讲、练,在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中实现双基的落实和能力的提高.精选典型问题,不做偏题、怪题.评讲要多在为什么这样做?怎样思考上下功夫,要以题目为载体,在思维层面上提炼具有辐射功能、导向功能和一般意义上的基本结论、基本方法、基本思路和基本思想.在立足于基本问题时,适当拓展,真正把题目做透、做活,在此基础上,也要充分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较复杂的训练,要经常接触,不能轻视,只有这样在平时的训练中积累经验、提升心理素质,在考场上才能调动有方,操作有序,运算自如,一次成功.要与时俱进地认识双基,把最基本细节做好.
4、重视主干知识和方法
对于重点知识和思想方法和主干内容要充分保证教学时间,狠下功夫、下足力气、练到位、评到位、反思到位、效果到位,而对其他非重点内容要把握好度,学习中不要平均用力,面面俱到.
5、重视数学知识的应用
教学中应提供基本内容的实际背景,反映知识的应用价值,力求让学生体验知识和方法在实际生活、学科研究、交流表达等方面的应用.这次考试中,学生得分不理想.
6、适当接触一些新情境问题
在认真研究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在平时教学中适当接触一些新情境问题,如新概念、新运算、新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仅只是常规的表示问题,本次考试中也有不少这样的题目值得借鉴.
7、重视探究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要求自觉主动地运用知识、思想方法去探索、实践,而不只是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考查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是本次考试的显著特点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有意设计一些从基本概念出发但需要学生自觉一步步探索才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不断积累中养成自主探索的良好习惯并提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