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中学2015年校本培训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5/10/9 0:00:00 作者:无 浏览量:1454次
学校的发展靠教师,教师的发展离不开校本培训。校本培训,是促进教师发展、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本学期我校校本培训工作在校党支部、校长室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在各处室的大力配合和支持下,结合新课改的要求,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扎实开展校本培训工作,积极营造学习共同体,努力提升广大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业务水平,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实践智慧,取得了一些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校本培训工作的管理,做到“四有”、“六结合”
(一)、在校本培训工作管理上,坚持做到“四有”
为加强学校对校本培训的管理,避免校本培训工作流于形式,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我校在校本培训的管理上坚持做到“四有”。
1、有组织
为保证校本培训方案的顺利实施,首先学校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校长李宏兴同志为组长、分管学校党总支的张昌卫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务处袁贵明副主任及教务处干事为组员的校本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学校校本培训方案的实施;其次是分工负责,校本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人员进行了具体分工,各负其责,日常工作由教务处袁贵明副主任负责组织和协调;第三,定期召开学校校本培训工作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学校校本培训工作;第四,教科室负责制订学校校本培训工作方案,严密组织校本培训活动,每项活动做到有通知、有具体内容、有检查、有评比、有奖惩、有资料、有专项总结,并注重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2、有方案
《秦淮中学校本培训工作实施方案》保证了学校校本培训工作的长期性、连续性、系统性和实效性。
3、有具体的目标和内容
校本培训工作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的共赢。为此,学校根据近年来高中扩规、青年教师比例较高,特别是每年新分配教师的比例居高不下这一特点。本学期重点在营造学习共同体、提升青年教师实践智慧上加大了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力度,特别是新教师的培训力度。
根据学校制订的《秦淮中学校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形成了旨在促进教师发展的“教学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培养系列工程。根据这一培养目标,确定本学期校本培训的主要内容:旨在提升教师理论和教学理念的专题讲座、旨在提升青年教师实践智慧的新教师研讨课和骨干教师的示范课、旨在提升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校本教研,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秦淮中学校第三届教学新秀”评比活动,使校本培训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4、有考核和奖惩
学校在校本培训方面有组织、有检查,学校对组织的每次校本培训活动有记载、有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和教师评优、职称评定、月考核及学期考核结合起来,对校本培训中表现突出者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表现不良者给予批评和教育。用激励机制进一步巩固了校本培训的成果。
(二)、在校本培训工作形式上,努力做到“六个结合”
校本培训是提高教师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保证,作为教育教学第一线的学校组织,为保证校本培训工作的实效性和高效性,应努力把校本培训工作和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注重实效,避免形式,为此我们努力做到“六个结合”。
1、校本培训和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和教师的专业发展相结合
为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积极性、提高校本培训工作的实用性和高效性,学校注重将校本培训工作和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和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需求结合起来,为此本学期学校校本培训工作坚持做中学,在实践中反思,如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工作我校成功举办了高三教育教学专题讲座,结合“教学五认真”检查,要求教师结合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研究和反思,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业务水平,本学期开展的新教师汇报课制度对切实提升青年教师的实践智慧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为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相结合
学校在制订校本培训计划时有意识地将校本培训工和和校本教研工作进行有机整合,要求各教研组在制订教研计划时认真分析现阶段教育教学上急需解决的问题,然后提出本学期研究计划,进行集体备课,在此基础上精心组织说、听、评课,本学期我们针对青年教师这一特殊群体开展了新教师的研讨课和骨干教师的示范课活动,确保校本教研工作富有成效。
3、校本培训和专题讲座相结合
面对新课改,学校还专门开展内容丰富的教育教学专题讲座,这些活动不仅拓展了教师的视野、提升了教师的教学理念,还大大激发了广大教师专业发展的欲望。
4、校本培训和教学评比相结合
为提升广大教师的实践能力,我校积极组织各项教育教学评比活动。本学期学校组织了“秦淮中学校第三届教学新秀评比”,有多名青年教师报名参加了评比,活动的开展,大大促进了我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5、校本培训和教师自学相结合
为进一步提高校本培训的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我校要求每位教师利用休闲时间抓紧业务学习,开展形式多样的自学活动,为保证这一活动的顺利实施,我校图书室和阅览室定期向教师开放,还鼓励教师充分利用网络学习新知识,结合上级教育部门对青年教师的“五个一”要求,学校规定每位教师每学期必须完成一篇教育教学论文、一篇教学案例分析或教学反思心得、一篇读书笔记等。
6、校本培训和课题研究相结合
为丰富和发展校本培训,我校将校本培训工作和课题研究结合起来,让广大教师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课题研究,在课题研究中得到发展。
本学期学校还组织教师参加了市级个人课题的学习和申报。其中王兴刚等九位老师市级个人课题已批复并正式立项。
学校校本培训工作努力以课题研究为平台,加快实施校本培训工作,促进校本培训工作向纵深发展。
二、本学期校本培训的主要工作。
1、成功举办了五次专题讲座,并多次邀请专家、学者来校指导
本学期学校根据我校教师特点,结合学校发展需求,认真组织了五场专题讲座,具体为:李宏兴校长作的“建立校本教研制度,促进教师全面发展”的专题讲座、张昌卫副校长作的“重温新课标”的专题讲座、袁贵明主任作的“做一名反思型的优秀教师”的专题讲座、全国知名优秀班主任王小弘老师作的“创造错位现实中的对话语境”、区学科带头人吕健主任作的“新课程背景下的网络试题开发与评价”专题讲座。这些专题讲座的开展大大提升了我校教师的教学理念,同时有效地促进了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2、进一步健全了听、评课制度,认真组织了部分新教师的研讨课和骨干教师的示范课活动。
3、开展了“教学新秀”评比活动
本学期学校根据《秦淮中学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组织了第三届“教学新秀”评比,多名青年教师报名参加了评比活动,学校考评小组对参加教师在师德、教学实绩、专业考试、说课和教育教学论文等五个方面的考评,徐静等教师脱颖而出,荣获秦淮中学第三届“教学新秀”称号。
4、进一步完善了校本教研工作,加强了教学“五认真”检查和考核
本学期校本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了和校本教研的结合,通过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将校本培训贯穿于日常教育教学之中。一方面,校本培训通过年级组加强同年级教师间的交流和合作;另一方面,校本培训通过教研组、备课组加强同学科教师间的交流和合作;同时通过集体备课、听评课活动促进教师的交流和提高,教务处加强督促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学校月考核和学期考核之中。
5、开展了一系列深入的课题研究,并取得富有成效的课题研究成果
6、加强了教师自学管理和指导工作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发展离不开校本培训,特别是教师日常的自学和反思。对本校的青年教师,学校校本培训领导小组结合上级教育部门对青年教师的“五个一”要求,在学期初对自学工作进行了宣传和发动,要求全校青年教师加强自学和教学反思,并要求教师做好自学的书面笔记,在学期结束前将一篇教育教学论文、一篇教学案例或反思、一篇读书笔记、一份电子课件交教科室检查并存档,经检查,大部分教师完成较好,不少教师在自学总结中认为自学对自己提高很大,今后将进一步加强自学和反思。
三、本学期校本培训的成绩与反思
通过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促进了教师的专业素质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一支“教中学,学中思,教中研,研中教”学习型青年教师队伍逐渐形成,营造了学习共同体,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智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以教学反思为途径,提升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智慧。
为了使青年教师有教后反思的习惯,本学期校本培训对青年教师作了两点具体的要求:一是要求每位青年教师交一篇教学反思;二是每周四执教研讨课的新教师利用课堂录像回放和老师课后的评价,进一步总结自己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以教学反思为途径,加速青年教师的成长,提升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智慧。
2、通过校本培训的专题讲座学习一方面拓宽了青年教师的视野,另一方面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转化为自己学习的动力,使每位青年教师有终身学习的渴望。
3、通过校本培训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得到提高。目前,学校共承担省、市、区级以上课题十五个,研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极大多数中青年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4、师德水平明显提高。极大多数教师能做到敬业爱生、明礼诚信、平等合作、勤学乐教、廉洁奉献,我校刘勇教师被评为区师德先进个人。
有成绩的同时也有值得反思之处:
1、部分教师对校本培训认识不够,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大对参加培训的教师的考核力度,使得校本培训真正落实到实处。
2、大多数教师虽然掌握了多媒体技术,但在课堂教学上不能恰当运用,只是流于形式,有的教师还只是把多媒体的作用等同于黑板。运用多媒体还只是在意识上追求时尚,没有在本质上使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整合优化。
3、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新课改的精神贯彻不到位。
为此我们将继续努力,争取将校本培训工作做细做实,全心全意为广大教职工服务,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
秦淮中学校本培训工作领导小组
秦淮中学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