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秦淮中学2014-2015学年下校本培训计划
发布时间:2015/2/22 0:00:00 作者:无 浏览量:1502次
南京市秦淮中学2014-2015学年下校本培训计划
为适应课改的需求,树立终生学习意识,不断提高学校管理质量,加强师德建设,提升师能水平,推动教师队伍的建设,根据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及江宁区教育局《2015年教师培训工作方案》,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我校2015上半年校本培训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强化学校干部、教师主动参与培训的意识;加强和改进校本培训工作,逐步建立并完善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培训制度,实现教师继续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以人为本,自主发展;民主管理,全员参与。
二、工作目标及主要措施
(一)培训目标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确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创新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
2.倡导教师自主读书学习,引导教师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引领教师不断反思、改进日常教育教学行为。
3.加强教师基本功培训,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师基本功(粉笔字、普通话、现代信息技术、学科专业知识等方面)水平,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4.掌握初步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具备一定的心理自我调适能力。
5.强化教师的科研意识,进一步提高科研能力,促进教师在加强教研集体备课、课堂教学改革、学生的评价等方面有新突破。
6. 加强青年教师培训,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为“青年骨干教师”。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教师岗位,具备基本能力,早日成才。
(二) 培训途径
1.专家讲座
定期聘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教师、专家、学者讲学,以拓展视野,提高理论水平。
2.教师论坛
以学校网站的教师内网为主阵地,探讨教育教学规律,分析教育教学现象,发表教育心得,激发创新思维,提高科研水平。
3.经验交流
组织各种形式的经验交流会,交流学习心得,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访问考察
安排不同层次教师外出访问考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学习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学习科学的管理方法,推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5.组织培训
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同时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为教师的学习搭建平台。
6.以研促训
以教研活动为载体,拉动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强化学科组的教研活动,以日常教研为载体拉动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7.校际合作
加强学校间合作,充分利用先进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拓宽校本培训的师资渠道,增加教师培训机会。
8.以老带新
充分发挥老教师在校本培训工作中的作用。
(三)本学期重点培训项目
1.师德培训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围绕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师德师风建设集中教育活动。学校成立师德师风建设集中教育活动领导小组,明确部门职责分工,深入开展一系列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内容包括: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组织广大教师进行师德师风大讨论;进一步明确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的目的和意义,掀起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热潮;组织开展师德师风评议。
2.专业培训
1)全员学习培训: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本学期学校将利用周末时间安排教师集中培训,聘请专家举办教育理论学习讲座,提高认识,开阔眼界;利用平日时间安排自学内容,加强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的结合,为教学方式的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同时,及时进行全体教师的理论学习检测,促进学习内容的消化吸收。
2)建学习型教研组:认真落实《教师读书制度》,开展全员参与的读书活动,大力倡导教师多读书,读好书,让读书成为习惯。
继续开展“创建学习型组室,争做学习型职工”读书主题活动。倡导教师阅读教育专著和人文书籍。要求各集备组每月要安排一次集中学习,每学期每人1篇读书心得(每篇不少于800字)。利用学校开设的读书博客,进行教师读书征文交流和评选。
3)课堂教学研究:
(1)继续深入教学法的研究和提炼,继续开展名师课堂展示活动。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继续实践教学法、完善教学法、展示教学法,并与名师讲堂活动相结合;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各教研组推选典型课例展示本组教学法研究成果,通过名师课堂展示、教学观摩等系列活动,使优秀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得以推广和应用。
(2)开展优秀导学案评选活动。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学科特点改进、完善学案导学,期末每位教师上报导学案一篇,学校将出版优秀学案导学集。以学案导学为载体,加大对学生课余高效学习的指导,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新措施、新办法和新途径。
(3)开展命制综合题目活动。召开各学段的教学工作研讨会,组织以有效学习为目标的命制综合题目与优秀精编试题展评活动,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教师的无效劳动。
(4)优化作业设计。开展教师作业设计案例交流、学生家长评教活动,使作业更好的发挥练习巩固创新思维功能。引导教师精心设计作业,减少学生重复、机械、无效的作业负担。
(5)加强校际间交流。与兄弟学校(江宁分校、三厂中学等)加强合作,加大“请进来,走出去”力度,与兄弟学校共同开展教研集备活动。定期聘请专家、教授来校举行学科专业讲座;派教师外出听课、培训、交流;争取多参加各学科优质课评选活动。使教师们了解学科前沿知识与学术动态,拓宽知识,完善学科体系,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4)课题研究:以课题带动课堂,将课题研究落到实处。进一步推进学校现有课题的顺利开展工作。课题研究要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质量相结合,通过案例剖析,加强教学反思,改进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学校课题督导小组对课题研究情况进行督导评估,对优秀课题组给予表彰和奖励。把科研课题研究作为教师年度考核的一项指标。
5)青年教师培养:
加强对新教师的岗位培训工作,认真落实“师徒结对”沃土工程。通过结对帮扶,对新教师进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法规、学校管理制度、学生思想教育、班主任工作、教育常规、新课程理念和教育教学艺术等内容的培训,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要求师徒结对的青年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组织一次班会,学期末上交相关材料。4月份举行入校年内青年教师汇报课。
举办青年教师研修班,开展青年教师说课和板书等教学基本功大比武等活动。
3.班主任培训
为使班主任明确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特点和要求,建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掌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方法,提高班主任工作艺术水平,将进一步加强班主任校本培训工作。建立并落实班主任例会制度;同时加强寒暑假班主任培训工作。培训内容包括学习教育政策法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班集体建设与班主任工作艺术;优秀班主任经验介绍;个案分析与问题交流等。培训形式多样,如组织班主任进行专题交流,围绕同一主题展开讨论。邀请优秀班主任上示范课,研讨课。使新班主任通过具体的课,提高认识,增长才干。组织班主任到先进地区、先进学校、优秀班集体学习,实地考察,耳闻目睹,增强对先进经验的认同感,提高认识。要求班主任在学期内完成规定的作业,如写评语,设计班级活动等。为切实有效地提高年轻班主任的工作实效,推行“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制。
三、培训保障
学校将从制度保障、责任落实、经费投入等方面加强校本培训管理,并制定校本培训奖励制度,提升校本培训整体工作水平。
学校成立校本培训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李宏兴
副组长:张昌卫 袁贵明
成 员:胡伟
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校本培训的管理、监督和检查,对培训内容、课程设置、培训过程进行指导。由教导处具体负责教师参加培训情况的记录、登记工作。
附件: 校本培训工作安排
2015年上学期校本培训工作安排表 | ||||||||||||||||||||||||||||||||||||||||||||||||||||||||||||||||||||
| ||||||||||||||||||||||||||||||||||||||||||||||||||||||||||||||||||||
|
2015/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