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读书成为习惯
发布时间:2016/3/3 13:31:47 作者:33478 浏览量:1891次
培根在《论读书》中有言:“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对教师而言,应该养成勤读书、善思考的习惯,这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
为了培养教师良好的阅读习惯,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充实教师的寒假生活,我校在放寒假前,制定了教师寒假读书活动方案,对假期中教师读书的内容、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明确要求。
此项活动得到了老师们的积极相应,开学后,教师按要求上交个人读书笔记(读后感),经学校教科室组织校内专家认真评比,吕芙蓉等17位教师获得一等奖,张彩转等23位教师获得二等奖,杨珊珊等45位教师获得三等奖。此项活动的开展,使我校教师们的假期生活更加充实,通过读书学习,教师们的精神生活更加丰满,教师综合素质有所提升,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受益匪浅。
附:2016年秦淮中学教师寒假优秀读书笔记(读后感)评比结果
2016年秦淮中学教师寒假优秀读书笔记(读后感)评比结果 | |||
一等奖(17篇) | |||
序号 |
姓名 |
题目 |
奖项 |
1 |
吕芙蓉 |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1 |
2 |
蒋步翔 |
教育的智慧在于唤醒 |
1 |
3 |
黄大鹏 |
论《我是猫》的叙事艺术 |
1 |
4 |
曾春霞 |
假如失去的那个人是她 |
1 |
5 |
刘莉 |
治愈伤痛避免伤害,为构建健康校园积聚力量 |
1 |
6 |
刘恩金 |
读《新教师的职称晋升规划》有感 |
1 |
7 |
董明 |
《怎样解题》之初相识 |
1 |
8 |
钱泽舒 |
我的课堂究竟发生了什么? |
1 |
9 |
李敏 |
让学生爱上你的学科 |
1 |
10 |
周力飞 |
读《野火集》有感 |
1 |
11 |
吴许 |
残缺与爱愿 |
1 |
12 |
郝圆圆 |
静待花开,芳香自来 |
1 |
13 |
郭洁 |
多一点理解 多一份关注 |
1 |
14 |
李林 |
读书,提升自我 |
1 |
15 |
朱永洁 |
有一种爱叫“等待” |
1 |
16 |
李宏兴 |
做一名勤学习 善思考 精管理的领航人 |
1 |
17 |
戴颖昱 |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勤于最基层 |
1 |
二等奖(23篇) | |||
1 |
张彩转 |
请不要叫我师傅,我曾是秦中的一员 |
2 |
2 |
王旭秋 |
教语文,其实很简单 |
2 |
3 |
潘临秋 |
一曲红楼一场梦 |
2 |
4 |
柏继红 |
用最初的心做永远的事 |
2 |
5 |
王珊 |
追寻——读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 |
2 |
6 |
刘斌 |
良好习惯的养成就是教育的真谛 |
2 |
7 |
曾照国 |
化作光明烛 |
2 |
8 |
董婷 |
我与中国教师报 |
2 |
9 |
吉玲利 |
让爱,为成长插上隐形的翅膀 |
2 |
10 |
乔云娣 |
授学生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
2 |
11 |
周红 |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周红) |
2 |
12 |
读《高老头》有感 |
2 | |
13 |
郑必强 |
读《爱的教育》有感 |
2 |
14 |
陈元庆 |
成功并不难,成功也不易 |
2 |
15 |
徐静 |
让思辨在阅读中闪光——《蛙》读后感 |
2 |
16 |
王兴刚 |
让学习在课堂上真的发生 |
2 |
17 |
胡海英 |
沟通之爱,架起你我之间的桥梁 |
2 |
18 |
薛介平 |
读书有感 |
2 |
19 |
奚治梅 |
《明朝那些事》读书笔记 |
2 |
20 |
刘娟 |
《做最好的自己》读书心得体会 |
2 |
21 |
尹玉凤 |
读中国教师报读后感 |
2 |
22 |
张青 |
真正的卓越——有感于第56号教室的奇迹 |
2 |
23 |
许冬保 |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读后感 |
2 |
三等奖(45篇) | |||
1 |
杨珊珊 |
班主任工作兵法》读书笔记 |
3 |
2 |
李鑫杰 |
《超越自我的教师》读后感 |
3 |
3 |
吴静 |
《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
3 |
4 |
荣嘉 |
《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读后感 |
3 |
5 |
刘付燕 |
写作,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路径 |
3 |
6 |
高婧 |
《荣格的性格哲学读后感》 |
3 |
7 |
凌世璟 |
《做最好的自己》读后感 |
3 |
8 |
翟羽佳 |
把快乐留给学生 |
3 |
9 |
王丽君 |
从六尺巷说起 |
3 |
10 |
顾广兰 |
《地下铁》读后感 |
3 |
11 |
王小庆 |
读《海底两万里》有感 |
3 |
12 |
胡翠丽 |
读《教育新理念》有感 |
3 |
13 |
储斌 |
读《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有感 |
3 |
14 |
李娟 |
读《全球通史》有感 |
3 |
15 |
邵佳 |
读《围城》之随感 |
3 |
16 |
毕有勇 |
读《新教育》有感 |
3 |
17 |
许小彪 |
读《幸福地做老师》有感 |
3 |
18 |
王城 |
读《智慧点亮人生》有感 |
3 |
19 |
吉文勇 |
读《中国教育报》有感 |
3 |
20 |
胡伟 |
读《中国通史》有感 |
3 |
21 |
褚红波 |
读教育专著有感 |
3 |
22 |
戴国艳 |
读英文小说《简爱》有感 |
3 |
23 |
龚银华 |
回归教育的本真 |
3 |
24 |
俞志茹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
3 |
25 |
冯阳旭 |
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 |
3 |
26 |
张仕梅 |
宽容也是一种教育 |
3 |
27 |
柏寿俊 |
忍者永不言弃 |
3 |
28 |
肖英琳 |
如何引导高三学生建立并合理使用纠错集 |
3 |
29 |
邱晨 |
神经衰弱的心理治疗 |
3 |
30 |
杨琼 |
向死而生 恰到平衡 |
3 |
31 |
袁贵明 |
以“生”为本,转变理念,优化课堂 |
3 |
32 |
朱琳 |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
3 |
33 |
林欣 |
用“发现”的眼睛去捕捉课堂的“灵动” |
3 |
34 |
万爱平 |
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培养(读书笔记) |
3 |
35 |
毛爱宾 |
走在课改之路上——读中国教师报有感 |
3 |
36 |
李家平 |
读《狼图腾》有感 |
3 |
37 |
李柱明 |
《古文观止》读后感 |
3 |
38 |
陈陵海 |
希望 自由 友谊--再看《肖申克的救赎》 |
3 |
39 |
于光香 |
读《文化苦旅》有感 |
3 |
40 |
邵思清 |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
3 |
41 |
吴冬梅 |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
3 |
42 |
吕伊 |
随笔 |
3 |
43 |
温立功 |
一悲一叹一茶馆——读《茶馆》有感 |
3 |
44 |
张冬梅 |
《友善用脑》读后感 |
3 |
45 |
于秋兰 |
读书笔记 |
3 |
祝贺以上获奖教师,并希望广大教师能以他们为榜样,坚持阅读、坚持思考、坚持写作。
工会 教科室
2016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