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研组>>化学教研组>>计划总结>> 文章
秦淮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化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6/1/15 9:56:02 作者:33549 浏览量:1630次

秦淮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化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20161

化学教研组一学期来,我们化学组在学校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和帮助下,在组内全体同志的齐心努力下,可以说较为圆满地完成了学校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具体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风建设,积极开展业务学习

一年来,本组教师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努力提高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认真钻研新教材、新课标,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本学期组内的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将学到的先进的教学理念与化学教学实践相结合,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并积极参与教务处组织的课堂教学活动。

二、注重教科研教学研究,使自己成为研究型的老师

开展教学研究是教师促进专业发展,教学、教研水平提高的有效途径。化学教研组关注教学实际,开展教学、教研活动,以期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化学课堂教学新模式。教学过程中大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受到很好的效果。在各种研究中,我们每个老师都是在反思中更新,发展,再反思,再更新,再发展,得到了提高和成长,使自己不断向研究型的教师迈进。王金玲,朱启云等老师与组内的老师团结协作,在教学研究上体现出自己的特色,教学成绩优良。在备课组工作上不记名利,积极参与,完成高二备课组的教学任务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史燕娟老师担任高一备课组长,积极克服工作杂务多,头绪多的困难,自觉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教学成绩优良。陈元庆老师本学期由于工作需要,克服工作量大的困难,积极投身教学研究,研究课堂教学,发表论文两篇。

三、注重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传统实验课堂教学造成学生思维僵化,缺乏创新意识,遇到新情况新问题不懂分析,且造成学生做实验依附性过大,离开教师,自己就无法完成一个实验。新课程教学中要求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一改传统实验以师为本、以生为辅的教学模式,提倡以生为主、以师为辅。化学教材主要是两种实验: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课改的理念、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如果没有过硬的常规教学素质,新的理念的落实将是无基石的大厦。所以教研组始终紧抓教学常规不放,向课堂要质量。督促引领每一位教师的课堂语言的规范,板书的清晰条理,实验的熟练规范,多媒体实用的得心应手。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反思、探索、创新源自课下功夫,课堂上追求行云流水般的高效率、高密度、严格规范的教学风范。紧抓教学全过程的管理工作。统一课后作业,全批全改作业,抓紧作业的订正落实工作。

总之,本学期通过全组教师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很多教学成果,这些都是教师们团结协作、努力工作的结果,是我们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有决心通过阶段性回头看来不断自我完善,克服现存的缺点和不足,虚心向其他教研组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为学校的发展再上新台阶,做出我们应尽的努力。

 

主办单位:南京市秦淮中学

地址:江宁区东山镇宁中巷4号

版权所有 南京市秦淮中学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s

办 公 室:025-52284446 高一年级:025-52199319

德 育 处:025-52192720 高二年级:025-52199361

教 务 处:025-52281179 高三年级:025-52199327

校 团 委:025-52199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