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研组>>政治教研组>>计划总结>> 文章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政治教研组期末总结

发布时间:2015/7/9 9:51:46 作者:刘勇 浏览量:1362次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政治教研组期末总结

本学期,我们政治教研组根据学校的总的工作思路,结合本学科、本教研组特点,分年级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做好安排,稳步探索、推进课改,围绕高二年级必修学科省学业水平测算、高三高考等重点工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以各类课型的课例研究为切入点,切实有效地组织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具体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

本学期,我们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和要求,组织全组教师再次认真学习友善用脑相关理论,学习高效课堂的相关理论并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实践。争取在课时量减少、高考重要性“下降”的形势下,通过课改,力争抓好抓实课堂,向课堂要效益,在不争时间的情况下,实现内涵式发展,提高政治教学的质量。

为此,一学期来,本组教师重视业务知识的学习和业务技能的提高,以提高教师内功的提高带动教学质量提高。本学期,组内教师积极完成进修和培训任务,不断补充新知识。并积极参加各种市区级的研讨会、展示会,接受、了市区教研室的工作指导,通过观摩,听课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有长足的进步。除了以上学习进修活动,根据学校的布置和要求,本组多位教师、特别是高一备课组老师,在王金平的带领下,多次赴宇通实验学校、临江高级中学观摩学习,实地体验高效课堂和友善用脑结合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学习运用模式,并逐步运用于自身课堂教学实际。

二、完善教学过程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新的高考制度及其模式,对政治课的教学产生一定冲击,增加了相当的难度,为使各项教学活动有目的地按步骤进行,在现有形势和条件下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坚持做到计划在先,活动在后。本学期开始,高一、高二、高三各个备课组均在讨论基础上制定出教学计划,然后再由教研组根据区、校的工作计划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并认真落实计划的实施,不让计划流于形式。

2.加强备课组建设

我组坚持定期集中备课制度,一起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在备课过程中,我们坚持三个“联系”,即联系时政、联系热点、联系学生思想实际,做到既备教材又备人。我组教师都有一个习惯,都十分注重资料的积累,作为备课资料。平时,又注意了解学生思想动态,走近学生生活。从而使备课能紧密联系实际,为达到良好教学效果奠定基础。

3.教学质量提高

在现有教学评价体系中,过程管理重要,更重要的是,教学质量的终端显示的高质量。由于计划的切实可行和老师们的努力,我校政治学科在各级各类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高二学生参加的必修学科省级学业水平测试中,我校政治学科取得100%合格率(含美术班),是全区仅有的两所取得100%合格率的学校之一(另一所是生源质量高出我们很多的学校)。高三选修学科,虽然我校生源相对靠后,且有两个普通班,但在市历次模拟考试中,我校高三政治达B率都列市全体高中前列,在高考中,我校文科匹配率也达到100%,政治学科为这一成绩的取得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三、积极参与课改,探索友善用脑与高效课堂范式。

本学期,根据学校的统一部署,高一、高二开始全面实行友善用脑与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本组老师也积极探索,为此,我们安排王兴刚、尹雷、王金平等学科带头人开设研究课、展示课,通过组内的观摩、研讨,老师们对友善用脑与高效课堂有了更直观的感受,也初步形成了高效课堂的范式结构。我们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研究、探索、完善,争取形成有本校特色、本学科特点的、适合本校学生和本组老师的有实际效果的友善用脑课堂教学模式。

四、推动教师发展,鼓励更多老师脱颖而出

本学期,本组多位老师参加了区学科带头人的评选活动。通过考试、说课等方式,王金平、尹雷老师突颖而出,被评为区学科带头人,加之作为市优秀青年教师的王兴刚,本组已有三位区级学科带头人,另外其他几位年轻教师也当选为区级教学骨干,以上成绩的取得,既是他们自身努力的结果,同时也彰显了本组教师积极向上的努力和较强的实力。

回顾一学期的工作,我们既感欣慰,同时又深感压力,我们将不断努力,向兄弟学校及本校其他先进教研组学习,争取在领导的关心下,在同仁们的支持下,继续积极进取,争取取得更大成绩。

 

 

 

主办单位:南京市秦淮中学

地址:江宁区东山镇宁中巷4号

版权所有 南京市秦淮中学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s

办 公 室:025-52284446 高一年级:025-52199319

德 育 处:025-52192720 高二年级:025-52199361

教 务 处:025-52281179 高三年级:025-52199327

校 团 委:025-52199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