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研组>>心理教研组>>校本课程>> 文章
教研组专题——利用校园心理剧进行团体心理辅导

发布时间:2015/11/16 15:58:02 作者:33505 浏览量:1830次

 

关键词

校园心理剧   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合作分享的情景   认知与行为的改变

 

校园心理剧是在校园环境中,在心理辅导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发地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再现出来,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体验、感受、分享各种情感与感悟,进而带来自身认知与行为的改变。

团体心理辅导是心理辅导的主要形式之一,是相对于个体辅导或个体咨询而言的。顾名思义,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在团体的情境下协助个体开发心理潜能或解决心理障碍的一种心理辅导方式。

我校创作并排演的心理剧《天使的眼泪》在全国第四届中小学校园心理剧展评活动中获得银奖。这个过程我们有一个深刻的体会:创作、排练、播放、感悟校园心理剧的过程,实际上是为成员提供了团体合作分享的情景,是很好的团体辅导的机会。剧组中的15个高一年级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体验、感受、分享各种情感与感悟,改变了以往“男女授受不亲”的错误认知,在心理剧的情景中寻找到了解决烦恼的方法,随之而来的是实际生活中行为的改变。

一、我们是如何利用心理剧进行团体心理辅导的呢?

总的说来:利用校园心理剧本身的特点,针对儿童特性突出如下的心理辅导过程:

关注同伴生活自主选择内容

师生合作

编写剧本

录制展播

成果共享

剧组排练

分享感受

 

 

 


1、关注同伴生活,自主选择内容

校园心理剧的素材应当来自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更需要有典型意义的素材。因为剧本内容是否来自学生生活,剧本对学生来说是否好排演,决定了校园心理剧活动的质量与成效。所以,我们在素材选择上充分尊重学生:首先心理老师利用课堂与学生进行交谈,认识同学们的内心世界;其次是同学们将自己采集的矛盾冲突事件写成小剧本。

小剧本的创作非常重要,因为,这许多的小剧本其实是学生内心世界的投射,它们能充分反映学生实际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内心困惑。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小剧本的创作呢?在心理课上,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①确定编写的原则:剧本必须要“揭示心理冲突”,没有“冲突”不成为“剧”;不抓住“心理”,也就谈不上“心理剧”。

②规范剧本格式:为了方便学生创作剧本,我们对剧本的写作格式做了规范要求。具体是:题目、编剧、主要人物、道具、剧情简介、剧本正文等。

2、师生合作,编写剧本

因为剧本主题对优化学生心理是否有导向作用,老师们才能总体把握,所以需要我们把学生剧本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例进行认真地分析、归类、综合提炼;然后,由我们和两三个学生组成编剧组,剧组成员都要明确编写剧本的程序:确定主题——选择内容——完成写作——实践验证——修改定稿。其中“实践验证”是最重要的一环,因为剧本是否好,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最后,编剧组根据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编写成浅显易懂、生动活泼的心理剧初稿,在排练的过程中还要不断修改剧本。

3、剧组排练,分享感受

心理剧初稿出炉后,我们利用心理健康课,通过集体的学习讨论,让大多数学生基本了解剧本人物的内心世界,基本了解主要人物心理矛盾的产生、发展过程。然后,招募演员组成心理剧组,一个新的团体诞生了。

心理剧的每一次排练,心理老师都视其为一次团体辅导,整个过程包括暖身、演出和分享。在每一幕剧情的演练中,演员充分自主,把自己的情感创造性地发挥出来,并将自己的体验注入角色之中;观众把观察到的他们的言行举止,以及体验到的人物内心感受在团体中进行分享。

因为心理剧凸显了学生实际生活中的困扰、冲突,所以在排练的过程中通过角色扮演、替身、雕塑、空椅子等心理剧技术能让演员和观众都获得心理成长。

心理剧组的排练持续了两个星期,同学们的参与热情很高,这中间也有过疲惫期,而且录像的前一天,同学们出现了分离的难过与不舍。我们觉察到这一点并处理了他们的分离情绪。当他们听说咱们是母校第一个心理剧组的成员时,很自豪,大家把手掌搭在一起,齐呼:“一二三,加油!”第二天,同学们的表演很投入,拍摄很顺利,一次性成功!拍摄完毕,大家合影留念。所以,我们认为:整个心理剧组团队完整地经历了“ 创始——过渡——成熟——结束”四个阶段。

4、录制展播,成果共享

校园心理剧不仅仅要让参与者受益,还要让更多的人受益。我们选择的是心理课的课堂教学时间安排校园心理剧展播,组织全班级学生观看,分享感受。

首先是播放过程中的阶段分享,心理老师始终要关注现场的气氛和学生的反应,鼓励观众谈出想法。即使现场没有什么生成的资源,心理老师也要根据预先设定的几个问题分阶段播放和讨论。

其次是播放结束后的分享。如果学生想一口气看完心理剧也没关系,我们可以把预设好的阶段分享的问题拿来结束时分享。总之,要充分启发学生去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例如问一问: “你的内心有什么感受呢?”。在学生们热烈讨论的同时,教师及时地做一些点评,进而带来学生认知与行为的改变。另外,还可以进行“观后感”的评比,这些举措让学生们共享校园心理剧情的同时,也分享了各自的收获。

二、利用校园心理剧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有哪些成效呢?

1学生同理心的发展。

让学生参与校园心理剧的表演与观看,在感知、觉察他人情绪、想法和感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即建立同理心,使学生能够设身处理地为别人着想,体会他人投射给自己的情绪并产生共鸣。

2、学生融合能力的发展。

大多数学生只爱与自己性格相近、家庭背景相似的人交往。深入分析,这其间包括两个方面的心理原因:一是不能正确认识和调节情绪;二是不能兼容异己。由于个人性格的差异、观念的差异、目标的差异,常常会使合作陷于停顿,出现裂痕,差异出现的时候就是交往裂痕出现的时候。通过参与校园心理剧的表演与分享,学生的融合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

3、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在与同伴交往中,个体由于社会性发展水平等原因,对于活动的认识、策略的选择和方法的运用会出现争议,甚至争吵,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必须力争说服对方或自己选择放弃,寻求同伴交往或友谊的延续,否则,很可能出现同伴关系的崩溃。通过校园心理剧的表演与体验活动,对于学生个体学会控制自己的态度、情感和行为,学会解决交往中存在的问题是具有积极价值的。

 

总之,创作、排练、播放、感悟校园心理剧的过程,实际上是为成员提供了团体合作分享的情景,在成员的相互作用下,增进自我了解,改进不成熟的态度与行为,培养健全的人格及协调的人际关系。成员在这种团体情景中,对自己有了更多的了解,懂得了什么是适应行为,什么是不适应行为。因此,利用校园心理剧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有益于正常人的健康发展,是预防问题发生的有效策略。

 

主办单位:南京市秦淮中学

地址:江宁区东山镇宁中巷4号

版权所有 南京市秦淮中学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s

办 公 室:025-52284446 高一年级:025-52199319

德 育 处:025-52192720 高二年级:025-52199361

教 务 处:025-52281179 高三年级:025-52199327

校 团 委:025-52199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