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研组>>语文教研组>>教学随笔>> 文章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题例析

发布时间:2015/12/31 16:08:18 作者:无 浏览量:2172次

 

南京市秦淮中学    温立功

 

论述类文本阅读是近年高考的必考题,考生掌握其答题的一般方法,了解其命题的一般特点十分必要。下面结合2016南京市高三期初调研卷,把答题情况做一分析。

16、文中隔锅香 碰头香各指什么旅游心态?

答案:隔锅香是指自家风景差,别处风景好;碰头香是指开头感觉好,后来感觉差。(6分,每点3分) “碰头即开头”“起初”“打头的意思。

【学生答案①】1、听别人说旅游地点的好,等自己去亲眼看了,颇感失望。2、风尘仆仆,跟着导游来到景点,连声哇塞,赶快留影。

【答案评析】此答案仅仅从文中筛选出一些相关词句,未结合字面意思去准确概括答案,判0分。

【学生答案②】隔锅香:总以为别处风景最好,忽视眼前的美景。碰头香:被动旅游,风尘仆仆只为留影、听解说等肤浅内容,而未真正深入了解历史内涵,只是简单地证明来过这个地方。
【答案评析】此答案对前一词语理解较准确,后一词语理解不准准,仅是摘抄原文,判3分。

【学生答案】隔锅香指人们总以为风景在别处而忽视了自己身边的景色;碰头香指初到景点的“乍见之欢”。 

【答案评析】前一答案较精准,后一答案概括的很好可惜不全面,判5分

 

【问题解析】此题考查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在解答前须准确理解“隔锅”、“碰头”的语境义,“隔锅”即“他人“、”别处“,碰头”即开头”“起初”“打头的意思,而“香”在文中是“觉得好”之意。有了这种理解,再结合具体语境,就不难做出答案。在作答时,不可囫囵吞枣,要把“隔锅”、“碰头”这类形象化的词语转化为平实的语言,不可仅摘抄原文。

 

17,请简要分析第一段的论述层次

【参考答案】:

先提出本段话题隔锅香 1分再用苏诗和西谚来阐释何为隔锅香,1分接着分析隔锅香产生的原因,2分最后指明隔锅香的弊端。2分

【学生答案①】首先提出段落分论点,其次举例论证,举了苏东坡及西谚所云为例增强文章说服力,最后总结评论该分论点,论述类隔锅香的无奈悲哀。

【答案评析】机械地照搬术语,不能准确理解文本,举苏东坡及西谚所云并非论证观点,判0分。

【学生答案②】开门见山的说“隔锅香”,再注意举例解释什么是“隔锅香”,最后说明这种心态有害处,为某些“病甚者”悲哀。清晰明了,诙谐幽默。

【答案评析】此答案前后两条基本答对,缺少产生的原因,3分

【学生答案】首先,指明隔锅香的含义,接着分析隔锅香产生的原因,最后点出隔锅香旅游的危害。

【答案评析】此答案概括基本得当,第一条缺失,判5分。

 

【问题解析】论述层次题有时也称为论述思路题,是高考的常考题型。论述类文本在文体上属于议论文,其论证思路大致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是---怎么办”展开,解答时再结合具体文本,逐层作答。此题一般设置6分,至少答3点。作答时,切不可套用“公式”,游离文本之外(如答案①)

 

18、第三段两次举游北戴河的事例,各有何作用?

答案:第一次举例,以亲身经历证明旅游的最大收获就是回甜之香;第二次举例,与上文三十年前北戴河之游做对比,说明无论景物美丑,回忆香是一样存在的。(6分,每点3分)

补充细则:18.赋分:第一点写出亲身经历得1分,写出证明旅游的最大收获就是回甜之香得2分;第二点答出对比得1分,作用2分。

【学生答案①】第一次举北戴河的事例是通过例证来体现回忆香的美好,忘却了旅途的不快,完全为风景所倾倒,留下最美好的回忆,以自身经历更生动,且具有说服力。第二次举例是对比论证,与现在脏臭被动北戴河对比,突出环境污染之严重,但人们却依然蜂拥而至的不解。但多年之后,他们也会有回忆香。含蓄批评了现在环境之恶劣,希望人们有所警醒。

【答案评析】此答案第一条归纳不够准确,第二条基本答全,答案显啰嗦,不够简洁,判4分。

【学生答案②】第一次是举例论证,具体论述了回忆香。2、两次事例构成对比论证,突出了如今景点环境差,写出了回忆香产生的原因。3、表达出作者对现在旅游状况的差评与不满。

【答案评析】此答案前一条观点概括2分,后一条对比1分,作用概括不当,判3分

【学生答案】将两次北戴河旅游作对比,突出论证回忆香这个论点,衬托出以前北戴河的优美环境与现在的景物全非相比,更加突出了回忆香这个论点。

【答案评析】此答案对比1分,观点概括2分,两条答案未能分开作答,故判3分。

 

【问题解析】此题是考查论据在文中的作用,通常论据都为论点服务,因此,答题的关键在于找到两次游北戴河的事例所对应的论点,再据此作答就不难了。

 

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小结

一、通读全文,思考四个问题

①文本主要谈的是什么问题或就什么事情阐述道理;

②作者的基本立场、观点、情感和态度是怎样的;

③本文依照怎样的顺序布局谋篇、组织文章,其段落之间的关系如何;

④行文中为突显立意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论据

二、掌握语言组织方法:
① 摘句法:抓各段的中心句(各段的中心句往往都是要点),进行压缩;
② 合并法:在各层意思不可缺时,可将各层内容合并起来;
③提炼法:对于没有中心句的段落,要概括各段大意,分析语句间的关系,把握其内容的重点,选择主要内容。

三、答案采用陈述句式,正面作答,力求简洁,并注意:

①作答表述是否与题干自然衔接

②要点是否明确,是否可以分点(层)表述

③字数是否合乎既定要求,是否写有错别字,是否出现了语病

④根据分数提示作答

 

 

主办单位:南京市秦淮中学

地址:江宁区东山镇宁中巷4号

版权所有 南京市秦淮中学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s

办 公 室:025-52284446 高一年级:025-52199319

德 育 处:025-52192720 高二年级:025-52199361

教 务 处:025-52281179 高三年级:025-52199327

校 团 委:025-52199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