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文言文答题分析
发布时间:2015/12/31 16:03:27 作者:无 浏览量:1887次
期中文言文答题分析
南京市秦淮中学 陈雪琴
江宁、溧水、高淳三区期中联考文言文阅读做了《 周敦颐》,下面把做题情况做一分析。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狱久不决 狱:案件
B.有囚法不当死 法:按照法律
C.乃委手版归 委:呈献
D.如光风霁月 霁:雨止
【参考答案】C.委:扔下
【学生答案①】A
【学生答案②】B
【问题解析】这是一道考查文言实词词义推断的题目,要将义项放入具体语境,梳理内容,依据情理判断。学生①误以为是监狱,A是一词多义,结合“久不决”语言环境看,长久没有判决的是“案件”。学生②没看出B是词类活用,结合“转运使王逵想重判他”看, 这个囚犯根据法律不应当判处死刑,“法”是名词做状语。
7.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侧面反映周敦颐”坚持原则,秉公办事“的精神的一组是( )
1老吏不如也
2如此尚可仕乎
3是能辨分宁狱者,吾属得所诉矣。
4 移郴之桂阳令,治绩尤著。
5富家大姓、黠吏恶少,惴惴焉不独以得罪于令为忧
6逵悟,囚得免
A.135 B.246 C356 D245
【参考答案】C.
【学生答案①】A
【学生答案②】D
【问题解析】本题考查把握人物形象、 概括精神品质的能力。两学生对人物精神概括不当,1反映他断案决断,4.反映他政绩显著。学生②审题不清,题目要求“侧面反映”人物精神,2是正面的。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惴惴焉不独以得罪于令为忧,而又以污秽善政为耻。
【参考答案】惴惴不安(1分),不仅以自己在县令那里获罪为忧虑(1分),而且又以玷污清廉的政治为耻辱(1分)。
【学生答案①】他惴惴不安不仅仅是因为当县令得罪人而担心,而且又以没有廉洁执政为耻辱(2分)。
【学生答案②】焦虑不安不仅以自己在县令那里得罪人为忧虑,,而且又以贪污受贿为耻辱。(1分)
【问题解析】学生①用今义解古义。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有时两个单音节词恰好在相邻的位置,看起来和现代汉语的某个双音节词相同,实际上这些词语形同实异,要结合语境把这两个单音词分别翻译出来。“得罪”是获得罪名。学生②词性活用没翻译出来,古汉语有一定的语言习惯,词性会灵活运用, “污秽”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2)行部不惮劳苦,虽瘴疠险远,亦缓视徐按
【参考答案】巡视所管辖的地区不怕劳苦(1分),即使是有瘴气和险峻遥远之地(1分),也不慌不忙地视察。(1分)
【学生答案①】行部不怕劳苦,即使疾病严重路途危险又遥远,也慢慢地过去巡视。(2分)
【学生答案②】行部不怕劳苦,即使瘴气厉害路途危险遥远,也慢慢地过去前进。(1分)
【问题解析】学生①把 “行”“部” 两个词错当成一个名词做主语,其实主语周敦颐承前省略。学生②不知道“按”的意思,可以根据古汉语语法结构来推断,“缓视徐按”结构并列式,缓、徐相同,视、按相同。
(3)廉于取名而锐于求志,薄于徼福而厚于得民
【参考答案】不贪图获取名声(1分)而锐意实现理想(1分),淡于追求福禄(1分)而重视得到民心(1分)。
【学生答案①】对待取名字不讲究,但是对于志向的追求非常锐意,看淡俸禄福分的多少,却对得到民心很看重。(2分)
【学生答案②】在名声上廉洁却在追求志向上苛刻,福分浅薄却深得民心。(1分)
【问题解析】学生①多义词的义项选择错误,这句说周敦颐“人品甚高”,对待名声的态度属于人品方面,取名字从情理上讲不通。学生②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没译出来。可以联系学生熟知的“厚古薄今” 来解释, 指在学说研究等方面重视古代,轻视现代。前后句结构一致,廉、锐、厚、薄都是意动用法。
9.请根据第一节的内容概括周敦颐的性格特点
才智过人,善于断案;(1分)
为人正直,刚正不阿;(1分)
坚持原则,秉公判案。(1分)
【学生答案①】从“一讯立辨”“老吏不如也”体现其智慧过人、当机立断,从“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看出其秉公办事、坚持原则、刚正不阿的性格。(3分)
【学生答案②】“久不决”的案子,立马让他解决了,说明他做事认真、有耐心,本部应死的囚犯,即将被判死刑,他为其辩护,表现了他 的公平公正、坚持原则、公私分明。(1分)
【问题解析】学生①论从史出,要点全面,得满分。学生②能联系文章内容,但概括不准确。要准确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可先从文中找出对人物介绍或描写的语句,再对其进行具体分析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