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下)秦淮中学高三年级教学视导总结
发布时间:2015/4/30 7:10:10 作者:qhzxdjzx 浏览量:1120次
一、高三主要工作及成绩:
1.二轮复习思路清晰。
年级部下阶段工作重点明确:激发学习热情、确保良好秩序、提升课堂效益、重抓提优补差,四方面的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如尖子生培养、边缘生推进工作等都有特色。各学科教学计划制定细致、认真,措施明确具体,进度分解细致,任务分工到位。
2.管理工作扎实有序。
教师管理方面:
(1)强化岗位责任:明确项目指标,;
(2)强化管理督查:年级巡课、巡班制;开学两周行政听课达5至8节;
(3)强化课堂效益:集体备课继续强调预备课、个人二次备课的落实;教双班老师尽量不安排第一节课,以保证及时批改作业的时间。
(4)强化质量提升:一是在一模成绩基础上,强调完成目标。二是2月28-3月1日,组织校内骨干教师、部分管理干部学南通名校,听课看资料,交流取经,途中李校长多次和管理干部、老师强调抓住机遇、提升质量、树创品牌的思想,学习中途到各住宿处了解老师们外出学习的体会心得,提出结合本校实际抓课堂质量的要求;回来的第二天,即今天上午就召开会办会,研讨如何内化外校成功经验与做法,科学调整学校的高三管理策略及相关具体环节。
学生管理方面:
(1)强化常规管理,有班主任全程跟踪、记载,学生学习常规、宿舍常规逐日检查记载;
(2)激发学习热情,开学初召开了高考百日冲刺宣誓动员大会,老师代表发言鼓励,“永远做大家最坚强、最可依赖的后盾!”指导:“我能成功,我必成功”“高考未了,奋斗不止”“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一日胜十天”“心静如水、激情似火”。
(3)各班级都制定了《提优挖潜实施方案》,对象学生具体到人、具体到薄弱学科、具体到任课老师,采取针对性措施,留有检查记载的栏口。每班都对尖子生发展状况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分析,并从班级、学生、任课老师等多角度对下阶段提优工作明确了具体措施。年级部要求强化班老师形成单独的备课小组,每周拿出单独的拓展材料,解决面上资料吃不饱的问题。
(4)学生问卷意见汇总:对教师备课上课及批改作业、班级管理、宿舍纪律等多方面的反映良好,满意度大多项目均在90%以上。
4. 课堂教学整体评价较高。主要表现:教学准备充分,导学案灵活度高,概括性强,实用性强;关注学生学情,进行选择性讲评;重视实物投影学生答案原版,开展针对性展评;不就题讲题,重视知识体系构建与解题能力培养,注重学生答题心得体验的交流,相机指导学习方法,学生有效参与度高。视导所听33节课,几乎每节都是优课,超过以往任一次教学视导。
二、有关建议:
1、科学处理好语数外三门与选修两门的关系:要站准学科位置,重抓有效人头数。语数外上线是重点,不用置疑。课时略作调整,也是为有效实现双达标。
2.进一步提高二轮复习的课堂效益。视导听课反映的主要存在问题有:课堂讲解中重、难点的确立不够一致,突破方法高下不均,讲解的深度、透彻度不一,学生答题的展评状况不均衡,点拨指导层次不一,教学的效果也不同。学案的使用情况学科不均衡,有的学科就直接讲资料;讲评后针对重点、难点进行的巩固性训练少,不利于重点知识的把握和答题技能的形成;课堂让学生展示思维过程的时间少,留给学生消化巩固的时间少等。二轮复习在教学内容上要注重“三合”,即整合、融合、模合;练后评讲要达到“六讲”,即要少讲、精讲、慢讲,讲清、讲透、讲活。
3.切实提高教学研究的实效。
(1)很多课堂问题是因为集体备课研讨不够深入,不够到位。各组的集体备课记录,栏口记载齐全、内容具体认真的较少。
(2)教师内部听课数量有了,但质量低,优点多,问题少,听后交流少,或不深入交流,缺乏如选题、讲法、学生反应等细节的研讨,缺少个人对教学环节及效果的看法。而“细节决定成败”,教学人都知道。
(3)减少作业量和综合练习的频次,留给学生自主学习、思考的时间,留给教师个体研究的时间。
南京市秦淮中学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