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中学高三政治2015-2016第一学期备课组计划
发布时间:2015/9/1 0:00:00 作者:刘燕 浏览量:1424次
秦淮中学高三政治2015-2016第一学期备课组计划
一、指导思想
遵循教学规律,针对高三教学特点,为学生提供更好地指导,全面提升高三教学实效。
二、行动目标
争A、保B、拉C、灭D
三、学生情况:
本届高三政治选修共有2个班,学生共有88人,参加考试的约76人左右,分成两个层次。高三(3)主要是保B,高三(14)一部分人要参加单招考试,主要是拉C,因此班级间成绩差别很大,这将极大影响达标B率。
四、复习进度及安排(具体见附表一)
2015年9-10月 哲学生活
2015年10-11月 政治生活
2015年11月--12月 文化生活经济生活
2016年1-2月 国家与国际组织和经济生活
五、 基本教学流程
以课本为纲,以一轮复习资料为载体开展一轮复习,流程如下:
1、时政播报:学生上讲台播报最新国内外时事,要求与复习进程内容相关联,并用所复习的知识去解读。
2、考点扫描:熟悉了解本课相关考点说明。
3、框架建构:带领学生从点到线再到面,将本课知识整合归纳。
4、误区点拨:对容易出错考点知识进行详解。
5、例题训练:借助一轮复习资料,对重点难点,用例题去突破。
6、考点记忆:通过一定时间的记忆去巩固复习效果。
7、课堂训练:通过高考题的训练巩固复习效果
六、复习要求和策略
(一)、复习要求:
1、以主干知识为依托,凸显基础性
一轮复习应突出基础知识,因此一轮复习的目标是:系统复习高中政治全部内容,夯实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熟稔高考考点。要求:第一轮复习应遵循按章节或单元从知识要点、重难点、例题讲解、练习巩固、单元检测、讲评的程序进行夯实基本知识。以高考考纲考点为主干知识,重点把握最主要的概念和最基本的原理及相互联系与区别。复习中要帮助学生抓住“点、线、面”,建构起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使学习的知识系统化、明晰化、精确化。
2、以能力培养为主导,突出素质教育要求
2015年的政治高考试题坚持能力立意,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程度的基础上,注重考查了考生运用学科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加强审题和答题能力的培养,通过典型习题的训练和常见错误的分类分析,提高学生对试题的分析能力和答题要点的构建能力。
3、关注社会热点,反映时代主题
在复习课中,我们把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与反映国内外形势发展中的热点、焦点问题联系起来,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关注国家、关注社会、关注世界,激发考生学习知识、探究问题的兴趣和热情,增强考生的社会责任感。
4、复习中渗透探究性学习理念,体现实践性与开放性
一轮复习中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阅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体现开放性、探究性以及在探究和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具体措施:
1、坚持集体备课:
强化集体备课,把集体备课作为落实常规教学的重要任务来抓。立足教材狠抓基础,坚持集体备课,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坚持:一备目标;二备知识体系;三备知识点定位;四备精选试题习题;五明确各自的分工分职;六反馈一周教学得失,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课堂教学目标突出“精、细、实”:
作为高三复习,应该将之贯穿与教学的始终。特别是要加强对新课程改革五省区试题的研究。明确考什么,怎么考。
3、精选试题,与高考接轨:
精心组织练习,通过练习及时发现学生存在问题及时解决。特别是要通过练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通过练习不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应变能力,迁移能力的培养。通过练习的批改及时反馈信息,进行教学调控。
4、加强备课组的交流研讨:
高考备考,备课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合作非常重要。组内成员认真开展相互间的听课、评课活动,及时发现各自的不足,并实现优势互补、共学互带,共同提高,通过教、听、说、做四环节来促使新教高三教师的迅速成长和迅速熟悉高三的总复习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高考复习,夯实基础是根本,掌握规律是方向,提升能力是关键。只要我们坚持“以纲为纲”、 “立足课本”,“以生为本”,合理利用时间,扎实复习,强化训练,以不变应万变,就一定能够提高复习备考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从而取得满意的效果。
附表一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政治备课组集体备课计划 | |||
周次 |
日期 |
集体备课内容 |
主讲人 |
一 |
8月31日 |
四套模拟试卷评讲 |
胡海英 |
二 |
9月10日 |
《生活与哲学》第一、二课复习 |
尹雷 |
三 |
9月17日 |
《生活与哲学》第三、四课复习 |
胡海英 |
四 |
9月24日 |
《生活与哲学》第五、六课复习 |
尹雷 |
六 |
10月8日 |
《生活与哲学》第七、八课复习 |
胡海英 |
七 |
10月15日 |
《生活与哲学》第九、十课复习 |
尹雷 |
八 |
10月22日 |
《生活与哲学》第十一、十二课复习 |
胡海英 |
九 |
10月29日 |
《生活与哲学》一轮总复习 |
尹雷 |
十 |
11月5日 |
《政治生活》第一单元一轮复习 |
胡海英 |
十一 |
11月12日 |
《政治生活》第二单元一轮复习 |
尹雷 |
十二 |
11月19日 |
《政治生活》第三单元一轮复习 |
胡海英 |
十三 |
11月26日 |
《政治生活》第四单元一轮复习 |
尹雷 |
十四 |
12月3日 |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复习 |
胡海英 |
十五 |
12月10日 |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复习 |
尹雷 |
十六 |
12月17日 |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复习 |
胡海英 |
十七 |
12月24日 |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复习 |
尹雷 |
十八 |
12月31日 |
《文化生活》一轮总复习 |
胡海英 |
十九 |
1月7日 |
《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复习 |
尹雷 |
二十 |
1月14日 |
《经济生活》一、二单元复习 |
胡海英 |
二十一 |
1月21日 |
《经济生活》三、四单元复习 |
尹雷 |
附表2
高三政治备课组推磨听课安排
周次 |
教学内容 与 听课班级 |
授课人 |
一 |
四套模拟试卷评讲 |
胡海英 |
二 |
《生活与哲学》第一、二课复习 |
尹雷 |
三 |
《生活与哲学》第三、四课复习 |
胡海英 |
四 |
《生活与哲学》第五、六课复习 |
尹雷 |
六 |
《生活与哲学》第七、八课复习 |
胡海英 |
七 |
《生活与哲学》第九、十课复习 |
尹雷 |
八 |
《生活与哲学》第十一、十二课复习 |
胡海英 |
九 |
《生活与哲学》一轮总复习 |
尹雷 |
十 |
《政治生活》第一单元一轮复习 |
胡海英 |
十一 |
《政治生活》第二单元一轮复习 |
尹雷 |
十二 |
《政治生活》第三单元一轮复习 |
胡海英 |
十三 |
《政治生活》第四单元一轮复习 |
尹雷 |
十四 |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复习 |
胡海英 |
十五 |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复习 |
尹雷 |
十六 |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复习 |
胡海英 |
十七 |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复习 |
尹雷 |
十八 |
《文化生活》一轮总复习 |
胡海英 |
十九 |
《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复习 |
尹雷 |
二十 |
《经济生活》一、二单元复习 |
胡海英 |
二十一 |
《经济生活》三、四单元复习 |
尹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