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5/6/1 0:00:00 作者:张秀 浏览量:1747次
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工作总结
高一语文组 张秀
又是一年将尽时,回顾自己这一学期备课组工作,感触颇深。考试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检验也是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考核,作为高一语文备课组长,我对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师生情况分析
1.教师现状:9位教师经过一学期的配合,在集体备课和试卷批改等方面更加融洽,配合较好。
2.学生现状:年级共有 700多名学生,强化班6个,普通班7个,美术班 2个。与兄弟学校的劣势都在加大,语文教学任重而道远。
3.教学现状:经过一学期的教学,整体情况不升反降,语文均分与兄弟学校的优势缩小,而劣势逐步加大,形势非常严峻。
二.考试试卷及得分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试卷分值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一大题18分,字音,词语辨析和诗歌意境考察9分,是客观题;图表题4分,名著阅读5分,是主观题。第二大题14分,是课内现代文阅读。第三大题是文言文阅读(20分),其中9分是对课内文言文的考查;第四大题是诗歌鉴赏(10分),勾连课内,难度不大。第五大题是名句默写(8分),全部为必修四课内背诵篇目。第六大题是课外现代文阅读(11分)。微作文10分,指定描写类,材料作文(60分),指定文体为议论文,审题有一定难度。总体来说,试卷难度不大。
各班均分差距不大,1班(张秀) 108.21 分,2班(张道成) 110.16 分,3班(王梅) 108.84 分,4班(徐静) 110.99 分,5班(史彦文) 109.56 分,6班(钱泽舒) 109.22 分,7班(王梅) 102.26 分,8班(黄大鹏) 101.74 分,9班(张秀) 107.39 分,10班(李淑梅) 102.07
分,11班(黄大鹏) 101.31 分,12班(刘明华) 101.00 分,13班(李淑梅) 104.20 分,14班(徐静) 107.04 分,15班(张道成) 92.53 分。
三.存在的问题
1. 基础知识掌握德还不够牢固
名著选读考察的是巴金的《家》,我个人认为这属于考查超纲,《家》已经不在高考名著选读考查范围,我们没有复习到,学生阅读面狭窄,答题情况非常糟糕,简单浏览得分情况不理想,名句默写比较简单,得分情况较好。
2. 学生能力欠缺
诗歌鉴赏与高考考查形式接近,,学生的诗歌的读诗和做题缺少章法,大作文议论文是材料作文,审题有一定难度大。
四.今后的教学计划
1、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本次考试可以看出学生在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养成方面的欠缺,今后在课堂教学,还要加强对学生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2、加强语文积累。语文能力的提高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它的基础在于有厚实的积累,包括语言材料的积累,生活和思想的积累等等。作为教师不能因为不考课内的文章而放弃对课本的学习,更应重视对教材的学习,引导学生熟悉课文,对课文中的词语、句子、文章结构、
思想观点等,该记忆的要记忆,该借鉴的要借鉴。
3、夯实基础。在生字词的积累,课文的朗读,语言表达的准确规范以及书写等方面加强训练,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4、要在学生的能力培养上下工夫。真正做到“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
5、文言文教学上,古诗文名句的积累,除了督促学生熟读记诵外,还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理解,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继续学习课外的短小精悍的好文章。在课内外的联系中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知识,提高文言阅读能力。相信坚持下去,定有成效。
6、阅读能力的提高。阅读一篇文章,相关的知识背景越丰富,文章越容易理解。因此要努力引导学生广闻博览,多读多吸收一点。利用语文拓展课给学生介绍好的阅读材料,随时指点阅读方法,以收
更好的效果。并可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以收一举多得之功效。
7、加强作文训练。在继续强化记叙文的写作的基础上加强新材料作文的训练尤其是审题训练,并经常进行个别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