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物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发布时间:2015/11/25 13:47:34 作者:zhoumin 浏览量:1874次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物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南京秦淮中学 高二物理备课组
一、整体印象
本次高二年级选修班物理期中考试考查内容包括静电场、恒定电流两章内容内容。满分120分,时间100分钟。物理试卷在试题结构和题型等方面未出现怪题、偏题,也未出现数学计算上的繁杂等问题,题量稍微偏多些。
试题难、中、易的比例大概为:2︰4︰4。物理试题在题型结构上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知识点考察较为全面,所以这是一个考生相对较能接受的试卷。总的来说,这份试卷能够引导物理教学突破题海战术,强化对知识结构的构建,方法和解题思路的总结,综合运用所学原理和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素养的培养。
我们学校有279名学生参加此次物理考试,强化文化班平均分56.4,普通文化班平均分37.9。合格率百分之十。错误率较高的是3、4、6、7、8、10、14、15、16。错误原因主要在于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不足,对物体的受力情况和具体的运动情况分析不清,无法把实际问题转化为具体的物理模型,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不强等。
二、错因分析
单选题第5题,没有具体地分析b、d两点两个分场强的方向,进而用平行四边定则合成得到两点处的实际场强造成很多同学错选 A.对于两个电场叠加以后的电势情况分析,这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对于那些不会变通死做题的学生会花费较大时间但最终得不出具体的结果。实际上本题可以从电场力做功与电势差及电势能变化关系角度去分析。
多选题第8题,很多同学漏选A、B或错选C。总体说来还是没有掌握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实验题第11题,对于电学实验器材的选择,学生不能灵活根据安全性、准确性、方便性、经济性等原则综合考虑导致无法选出合适的器材,反映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不足。
计算题14题,不能正确区别纯电阻电路和非纯电阻电路。没有认真理解欧姆定律适用的条件。闭合电路能量的分配还不是很清楚。
计算题第15题,加速场和偏转场的结合,学习的时间较久,没有及时复习,很多基本知识都遗忘了。
计算题第16题,不能清晰地分析各位置小球的运动性质、准确地受力分析是主要错因。
三、试题的突出特色
1、实验考察:更加重视对物理实验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考查。
实验题试题平稳过渡,不设置高难度的台阶,但是却综合考查了考生必备的各个知识点和能力点。例如电学实验考察了器材的选择、图像、数据处理等,是学生做过比较基础的实验,对考生选择器材的能力、运用图像处理问题的能力和误差分析的能力等提出了较高要求。
2、重视对数理、数形结合分析问题能力的考查
考查数理结合能力,重视数形结合。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几何关系、三角函数关系,画出轨迹图,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试卷中体现了对考生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要求。
第5题考查考生数形结合的领悟力;实验题第11题考察了根据实验数据描点作出的图像进行数据处理的能力和数形结合的能力。
数理、数形结合分析问题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重点之一。但由于学生数学知识的局限性和对运用图像分析实验的方法和步骤缺乏系统的认识,从而使得他们碰到此类图像问题时常常不知如何下手。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不断地有意识地训练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3、注重考察综合能力与基本科学素养
在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的同时,突出考查考生的物理综合能力和科学素养。部分题目思维的难度并不大,却越来越避开纯记忆性的题目,多数题以在理解的基础上简单应用的形式出现,需要考生在解答过程中进行一步或者两步的逻辑推理,从导向性上体现出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和推进。
四、对今后命题的建议
1、命题范围和上级文件精神中要求中的教学进度最好保持一致。
2、个别题目在语言叙述上应该仔细斟酌,既要要与题干保持一致,又不要产生歧义。。
3、试题强调原创或改编是对的,但应该仔细推敲,反复修改,多找几个人审核一下,防止出现科学性错误。
4、作为阶段性的学期过关考试应突出重点,教什么就考什么,力求增加试题的覆盖面。
五、今后教学的建议
1、注重基本概念、基本模型的物理教学。
2、数形结合,充分培养学生利用数形知识和图像解决物理问题。
3、充分抓住课堂时间,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互教,提高课堂效率。
4、注意及时复习,以免重要知识的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