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中学2015年全国爱眼日宣传专刊
发布时间:2015/6/5 9:24:03 作者:李云 浏览量:1762次
2015年6月6日是第二十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爱眼日”活动的主题为“告别沙眼盲,关注眼健康”。
一、什么是沙眼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因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观,形似沙粒,故名沙眼。潜伏期5~14天,双眼患病,多发生于儿童或少年期。 二、临床表现及危害
多为急性发病,病人有异物感,畏光,流泪,较多黏液或黏液脓性分泌物。数周后急性症状消退,进入慢性期,此时可无任何不适或仅觉眼易疲劳,如于此时治愈或自愈,可不留瘢痕。但在慢性病程中,于流行地区常有重复感染,病情加重。角膜上有活动性血管翳时,刺激症状变为显著,视力减退。晚期常因后遗症,如睑内翻、倒睫、上睑下垂、泪道阻塞及慢性泪囊炎、睑球粘连、角膜浑浊、角膜溃疡及眼球干燥等,症状更为明显,并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失明。
三、治疗
1.药物治疗
沙眼衣原体对四环素族、大环内酯类及氟喹诺类抗菌药物敏感。局部可滴用0.1%利福平或15%磺胺醋酰钠滴眼液,晚上用四环素软膏或红霉素软膏。急性期或严重的沙眼应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可口服多西环素或红霉素。
2.手术治疗
主要用于眼部并发症的治疗,如严重的眼睑内翻倒睫可行内翻矫正术,角膜溃疡或角膜血管翳可行角膜移植术,泪道阻塞或慢性泪囊炎可行泪道激光或鼻腔泪囊吻合术等。
四、预防
培养良好卫生习惯;不用手揉眼,毛巾、手帕要勤洗、晒干;定期体检,对沙眼病人应积极治疗,并注意水源清洁;分盆、分巾或流水洗脸;加强理发室、浴室、旅馆等服务行业的卫生管理。
沙眼是世界卫生组织重点防治的眼病之一,在儿童青少年中易发,我国已不再属于沙眼流行国家,已经实现了根治致盲性沙眼的目标。但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仍旧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