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英语质量分析报告
发布时间:2014/1/1 0:00:00 作者:戴国艳 浏览量:2976次
江宁区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英语质量分析报告
2014.01
一、总体评价
本次高一英语期末学情调研考试为南京市统测。试卷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考试内容主要以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一、模块二为主,重点考查高一学生应该掌握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旨在夯实学生的基础,注重阶段内知识的考查和消化。试卷选材上注重题材、体裁的多样性,所选文章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具有时代感,体现了高中英语新课程的理念。纵观整份试卷,有一定难度和区分度,试题较灵活,注重在真实语境中考查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能力,可信度较高。
各题相关数据如下:
项目 |
客观题 |
主观 题 |
单词 拼写 |
课文 填空 |
书面 表达 |
总均分 |
均分 |
40 |
16.42 |
4.18 |
4.09 |
8.15 |
56.42 |
得分率 |
61.5% |
46.9% |
41.8% |
40.9% |
54.3% |
56.42% |
以上数据既表明本次试题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又反映了本届学生目前的基础与能力还比较薄弱。
二、试题分析
1.听力
抽样均分为12.58分。本次期末考试听力试题部分总体上语音清晰,语速正常。话题涉及面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此次听力题,每小题得分率均在60%以上,学生对听力不再那么惧怕,表现出对听力的兴趣。听力题量适当减少,也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教学建议:英语听力水平的提高,要建立在一定词汇量基础之上,在平时的听力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指导学生多了解掌握一些固定的短语及其所适用的语境。还要指导学生注重研读听力材料中鲜活的语境,学生从高一开始就应该有一本听力财富本(用来积累每次听力中的好句子、短语及单词)。要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引导学生从题中给出的已知信息,推测出隐藏的有效信息,这样会更有利于对整个听力内容的把握。
2.单项选择
所考考点如下表:
项目 |
介词、形容词 |
动词及 动词短语 |
连词 |
反意 问句 |
定语 从句 |
时态和语态 |
省略倒装 |
主谓一致 |
题号 |
16、25 |
21、26 |
20、28 |
18 |
17、23 |
19、22、24 |
29、30 |
27 |
抽样均分为7.9分。本部分重点考查模块一、二所学的词汇和语法知识,试题较为灵活,强调在真实语境中考查学生对基础语言和语法知识的掌握及运用的能力;知识覆盖面较广,涉及到高一所学的定语从句、时态和语态、省略和倒装、动词和动词短语、反意疑问句等等。正确率在50%以下的有16、17、18、21、26、29题。其中的典型错误如下:
题序 |
错误原因分析 |
16 |
对介词against的“以…为背景,映衬”意掌握不牢 |
17 |
不会由惯用法as we expect迁移到as is expected(语态的切换) |
18 |
对特殊结构的附加问句掌握不够灵活 |
21 |
不熟悉动词短语make up一词多意 |
26 |
preserve强调“不让…变质”;reserve one’s strength “保存体力、保留体力” |
29 |
对条件状语从句中的省略原则(省略和主句相同主语和be动词)掌握不牢 |
教学建议:高一年级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毫不为过。但需要注意的是,基础知识指的是对语言知识(语法和词汇)的灵活运用,而非一条条生硬的语法规则。我们在教学中,必须结合具体语境,倡导在语境中教学,在语境中学习,语境中运用。另外,在平时的词汇教学中,抓重点单词,特别是动词的教学,适当扩充该词的其他相关用法,增补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新词以及有用的词汇。对于相应的语法规则,一定要让学生多读印证该规则的句子(鼓励学生大声诵读,直至脱口而出)。对于模块中出现的语法项目,必须定点突破,不能在起始年级留下盲区。
3.完型填空
抽样均分为6.91分。
本次考试完型填空题是一篇记叙文。作者通过一次停电的经历,产生了对生活的顿悟---我们应该关注身边的彼此。内容很具有积极意义。全文以考查实词为主的思想,选项中的词汇很多来自模块中。由于语篇中有部分生词,导致学生在阅读中思路受阻,不能顺利地连贯理解。学生在做完形填空题时,“瞻前顾后”能力仍需提高。正确率未达到50%的题目:32、35、36、39、40、41、42、43、44、45。其中典型错误如下:
题 序 |
错误原因分析 |
32 |
未能将倒数第二段的倒数第二、三个句子考虑到 |
35 |
对anyway在具体语境中的使用掌握不牢 |
36 |
动词change into 具体语境中的使用掌握不牢 |
39 |
不理解What’s the point of …? (…的意义何在?) |
40 |
对count表“重要、关键”在语境中的使用掌握不牢 |
41 |
不清楚plans在此是指之前所计划好所做的事 |
42 |
动词短语put on有“表演”之意 |
45 |
不清楚after all有“毕竟”之意 |
教学建议:教师平时在教学生做完形填空题时,不能只注重对语法和词汇的解释。学生做题时很多错误的形成往往是因为忽略了联系上下文、不能对整个篇章形成正确的理解所致。.教师自己也要多做完形填空题,形成高效的解题技巧,然后传授给学生(一般完型在15分钟内完成,可采用5-8-2的模式,即用5分钟通读选文不看选项,8分钟边看选项边做,2分钟用来检查)。在讲解时,可尝试要求学生来解释选文的主旨并做翻译,让学生来指出要考察的语法点,在学生答错或回答不全时老师及时纠正和补充。
4. 阅读理解
抽样均分12.64分。
共3篇文章,本次阅读理解题选材涉及旅游、语言学习、感恩节,信息量大,但难度适中。由于部分题目选项设置比较巧妙,学生虽能读懂文章,但在做题时稍不留神还是会出现一些失误的。比如:个别选项前部分是正确的,而后面个别词语偷换了概念。因此,学生在分析选项、概括要点、细节理解、推理判断上还需要加强训练。正确率未达到50%的题目:47、50、53。典型错误如下:
题 序 |
错误原因分析 |
47 |
选项B干扰性强,前部分正确,但后面to live in Tibet不对,Yang并非要住那里才去赚钱。 |
50 |
选项B干扰性强,若将by speaking改成by reading,才可选;文中Case studies have also shown … 说明上一句也是其显示的内容,而while引导让步状语从句时,重点在后面。故选A。 |
53 |
细节理解时出错。未能理解taking turns to express what each member is thankful for而误选C |
教学建议:理解词义和文章是阅读的基础,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词汇障碍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未学过的生词,再就是旧词新义。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词汇的整理和积。尽可能让学生多掌握一些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经常向学生提供一些供其精读或泛读的英语文章,以加大他们的语言材料输入量,扩大词汇量和拓宽知识面,同时引导学生逐步提高阅读速度,培养学生分解和整合信息的技能,从而提高阅读理解水平。另外,每天定时大声朗读、背记一些不太难的语篇,培养语感,对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5.词汇检测
该项总分共计10分。抽样均分为4.18分。抽样结果显示,除58和61题外,其它各题得分率均在50%以下。
掌握大量词汇是培养语言技能的基础,学生只有能够准确拼写出单词,才能在它们以任何形式出现时做到对它们足够敏感。而词汇量是制约外语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一定的词汇量,无论是对听的理解,还是阅读速度的提高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增强,以及翻译的精确和表达的准确,都是必不可少的保证。在高中基础年级期末考试中有词汇检测内容,对于我们英语教学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导向。
教学建议:教师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甚至触觉等感官,充分发挥想象力,挖掘甚至创造词汇与各种已知信息的联系,加深印象。教师要通过一定的方法让学生意识到怎样才算认识一个词,认识单词有什么意义;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学会使用单词,并使词汇量持续有效地增加。
6.课文填空
抽样均分为4.09分。
本题旨在复习教材课文中的单词拼写和主要词语等。在基础年级阶段,学生若能将课本所学词汇做到烂熟于心,那么到高考时英语基础、能力和水平一定能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本题抽样班级正确率未达到50%的题目有:67、68、70、71、74、75。
教学建议:教师在指导学生诵读课文时,要求学生再次去认真梳理课文中的重点单词,不仅注意其发音和拼写,还要注意它前后的搭配。还要全面理解重点语法现象,注意词汇在使用中的变化以及具体含义。
7.书面表达
抽样均分为8.15分。
本次书面表达题选择了一个有趣的话题---60岁以后,你最后悔什么?图表描述的技巧是模块二第一单元Task里所训练的内容。话题所给的要点学生可以利用模块中所学的语素进行表达。学生有话可写,大部分学生能够得7分以上的分数,但部分词汇与句式表达要想精彩,则需要相当的基本功,因此本次高分作文为数不多。从卷面上反映的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审题不清,部分学生一边描述一边发表自己观点。
(2)基本功不扎实,出现了很多语法错误:句子缺谓语、句式杂糅(There are only a few people regret …)、词性混淆(如将hardworking用作名词或动词)、基本搭配掌握不牢(如:the enough energy; make the good use of; feel regret )等等。
(3)汉语思维惯性导致低级错误层出不穷。(如,有一点懒惰had a little lazy)。
(4)部分学生没有段落意识。要么分段过多,要么没有段落。
(5)卷面不整洁,字迹潦草,标点符号乱用,大小写不分等等。(普遍的错误有In my opinion, It’s …)。
(6)缺少高级词汇和句型。大部分同学的文章只是若干多简单句的罗列,缺乏必要的过渡词和高级句式,以至于使文章显得失色。
教学建议:
教师平时应加强写作教学。教学时从基本句型、常用单词及词组的用法入手,加强单句翻译,并结合具体语境判断教会学生使用适当的单词、词组和基本句型。引导学生背诵部分优美范文。同时再适当介绍常见体裁的写作技巧、常见题材的相关句型句式,并且指导学生选用相关连接词,使文章显得语句恰当,结构清晰,连贯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