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秦淮中学2014年~2015年第一学期生物组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5/2/9 20:13:21 作者:高婧 浏览量:1655次
一学期的教学、教育、教研工作即将接近结束。俗话说的好:"春的耕耘、秋的收获",回顾一学期的教研组工作,我们有着几分充实、几分感概……本学期,我们教研组的工作本着"一切为了学生服务以及为了自己的提高"的理念,在全体老师们兢兢业业的工作中扎扎实实地开展着。现将一学期的工作小结如下:
1、 确定教研内容
开学初教研组在全组老师的积极参与和讨论下,制定了符合实际校情的教研组计划,其中有公开课、有课外活动、有讲座、有竞赛等,形式多样,并参加了区教研组计划评比,教研组在开学初整理、总结的前提下还参加了区先进教研组的评比,并最终获得了区先进教研组称号,为老师搭建了平台,为学校增添了荣誉。
2、 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
本学期在学校和教务处的领导下,本组在进一步落实“任务驱动,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上,积极在课堂上开展“友善用脑”教学尝试,在本学期本组教师每人都开设了至少一节相关内容的研究课,并主动参加市、区、学校三级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和培训,效果显著,如顾广兰老师撰写的师德体会获校一等奖、刘恩金老师的心得体会获得二等奖。
3、 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教学改革和教学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出路,本组在学校、教科室的带领下,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标,不断地进行探索、改革、创新。利用教研活动进行学习、交流,取长补短,以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和教研水平,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参与课改实践,其中顾广兰、刘恩金、陈萍、俞志茹四位老师的区级课题顺利结题,其余教师的校级课题也都顺利结题。
4、 积极撰写论文、总结
本学期本组教师在开展正常教学活动的同时,还积极撰写心得体会、总结教学中的得与失、以及一些新的教学举措,并积极参与交流,其中刘恩金老师有一篇论文《以理服人》获师陶杯论文评比三等奖、一篇实验教学设计《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获市教学设计评比三等奖、还有一篇课题论文获得区级二等奖;高婧老师有一篇实验教学设计获市级二等奖、一篇论文获市级三等奖;李宗保老师的《细胞概念的确定及对经典分类学的影响》一篇论文发表在《教育教学研究》杂志上;张伏家老师的《生物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方法》文章发表在《新课程》杂志上;李善源老师的《浅谈胚胎移植技术教学中应解释的几个问题》发表在《中学生物教学》上。
5、存在的不足
我们教师们的听课及评课的基本功仍有待于进步,对于听课的方向、听课前准备以及听课时所要观察的要领(即:听什么?看什么?想什么?)这三个问题都不能很好地掌握;再者我们评课仍较停留在点上,未能从全面的进行综合分析评课。其他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今后将加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