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备课组第十一周推磨听课教案
发布时间:2015/1/11 17:09:39 作者:xj 浏览量:2912次
期中考试现代文阅读复习
教学目的:
1.分析学生典型题例,发现问题,总结掌握现代文阅读试题答题方法,
2.通过针对性练习巩固提高现代文阅读试题答题方法、技巧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展示学生典型答案;满分学生介绍答题经验,并点评其他答案;教师展示参考答案并小结方法。
1.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4分)
①第一自然段的?°夜?±与题目相符,交代了时间,……“望窗外风景”点明文章
写景,整段总领全文,开门见山,引出了下文的望景和写景。4分
②写作者因失眠而望风景,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在午夜,为下文作者赏冬夜之景作铺垫,起到了总领全文 3分
③交待故事的时间事件,为下文写望冬季的夜晚作铺垫,总领全文。2分
④点明文章写作主体,引出下文 1分
参考答案:①紧扣“长夜”,呼应文题并与结尾相呼应。②写作者“失眠”,设置悬念,吸引读者。③ 为下文写午夜怀念爱人做伏笔。 ④“索性起床望窗外的风景”
引起下文,引出下文对冬夜风景的描写。(答到任两点即得满分)
2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①比喻,拟人,将故乡的路比作一条绳索和一支毒箭,点
明了爱人在熟悉的乡间路上,不动声色,毫无知觉,写出
了爱人死的太突然,在作者的意料之外,最幸福的时候,
年轻的心,写出了对爱人的死的惋惜悲痛。 4分
②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将故乡的路比作一条绳索,一支毒箭,将路拟人化,表现了对爱人逝去而感到难过。3分
③比喻,拟人,将故乡的路比作绳索、毒剑,写出了作者的痛苦与思念。2分
④比喻,将故乡的路比作毒剑、绳索,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作者物是人非的心境,表达出作者对爱人离去的悲伤痛苦。2分
参考答案:
运用了拟人、比喻、反问的修辞(任两点得2分)。生动地写出了对爱人离去的震惊
和倍感突然(任一点得1分),强烈地表达了失去爱人离去的巨大悲痛和对命运无常
的怨恨。(任一点得1分)
3.著名散文评论家红孩说:“在唯美的前提下,散文无外乎有三种成分:第一,提供多少情感含量;第二,提供多少文化思考含量;第三,提供多少知识含量。”请结合文章探究本文提供多少了“情感含量”。(6分)
①从文中第二段的“春夜窗外鸟鸣声”“夏夜窗外青山剪影,野花芬芳”“秋夜月光爱抚”可看出作者对春夏秋三季窗外美景的喜爱和依恋之情。
②从文中第三段作者描写往昔与爱人在小路上散步,写出了作者对往昔与爱人的美好回忆的喜爱、眷恋之情。
③从第三段中作者对故乡路的“责问”体现出作者对逝去爱人的不舍和深深思念之情。
④第四段中作者对雪山的描写可看出作者对雪山的壮美的感叹赞美和向往之情。
⑤从文中第六段的“我感谢这个失眠的长夜”看出作者对失眠长夜,一切不幸遭遇的释怀和感激。
⑥从文中第六段的“即使它最后熄灭了,也是熄灭在光明之中”看出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6分
存在的问题:
1.审题不清,答非所问,不是情感。
①作者因思念而失眠。
②雪山南侧的“灯火”想起了爱人,回忆起与爱人一起的甜蜜过往。
③走出了爱人离世的阴影。
2.不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①对爱人的思念
②对雪山的喜爱和赞美
3.不能整体把握文章,不是文章主要情感
①从文中第二段的“春夜窗外鸟鸣声”“夏夜窗外青山剪影,野花芬芳”“秋夜月光爱抚”可看出作者对春夏秋三季窗外美景的喜爱和依恋之情。
②第三段中”只是我的心已苍凉如水”,“似乎连看风景的勇气都没有了”,表达了作者对爱人的思念以及作者内心的悲伤。
参考答案
①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如”雪山沐浴着灿烂的星光,焕发着一种孤寂之美”;②对爱人的无限追思,表现了深沉的夫妻之爱,如作者和她的爱人在那个黄昏小路上行走的情景;③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如采野果吃、贪恋风景等。(从自然、爱人、生活三个角度给分,意思对即可,每点2分)
(二)当堂反馈《老村与老屋》
三位学生上黑板板书,其余学生在讲义上完成,师生共同点评。
4.第二段画线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4分)
承上起下。
承上文“每个从山村走向都市的人,大概都有一个如梦如幻的村庄记忆”,(2分)
引起下文,引出下面对村庄的回忆和感伤。(2分)
5.请分析第三段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4分)
(1)拟人。如“鸡们寻找自己的玩伴或飞上草垛引吭高歌”、“鸭与鹅则纷纷迈着骄傲的步伐向池湾奔去”。这样写将家禽的形象人格化,使之更加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童年记忆中家禽家畜的美好印象和怀念之情。 (2)对比。作者将鸭与鹅的形象进行对比,突出了二者各自的特征,表达了作者对它们的喜爱之情。记忆中的村庄与如今的村庄进行对比,突出了作者对童年村庄的怀念。(3)排比。“鸡们??狗们??鸭与鹅们??”,运用排比很有气势地写出了家禽家畜蜂拥而出的景象,表现了当年村庄的勃勃生机。 (4)短句。如“童年的井、童年的河、童年的树、童年的鹅、童年的麦田和童年的菜园”和“它们头颈高昂、步履轻盈、声音清扬,是动物中的君子,真有气宇轩昂、国色天香和超凡脱俗之姿,令人叹为观止!”富有气势和节奏,生动地写出了往昔记忆中的美景。(4只要说出3点,手法1点1分,情感1分。)
6.请结合全文具体分析作者对村庄、老屋的深深情结,其中有哪些复杂的情感?(6分)
(1)对村庄怀有一种莫名的酸楚和愧疚。
(2)对老屋没有留下照片耿耿于怀和惴惴不安(3)对老屋中的人(小舅、母亲)的无限怀念之情。
(4)对一同与我度过四年高考复习课程的老屋的怀念与感激之情。
(5)近些年老村、老家的老旧之物越越少,令人懊丧。
(6)对老村与老屋的怀念是热烈而平淡、激动而冷静、亲近而遥远。(1点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