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备课组推磨听课小结
发布时间:2015/1/9 11:19:12 作者:徐静 浏览量:1783次
高一语文备课组推磨听课小结
高一语文备课组 张秀
为进一步落实校长室关于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改变我校现有传统传授课堂教学模式,真正还课堂给学生,强化教学过程的科学管理,提高我校课堂教学效率,学校教务处提出本月(2014年11月)认真开展第一期“推磨听课月”教学互学活动,我们高一语文备课组积极响应学校关于推磨听课月的活动,认真制定了推磨听课计划,积极开课,认真听课学习。
一、听课评课执行情况
1.认真备课开课。
每一位教师都认真备课,按新课型模式撰写教案,认真组织教学,并请老教师把关。11月13日上午第二、三节课,钱泽舒老师和张秀老师分别在高一(6)班和高一(1)班推磨开课。课题分别为“期中复习之虚词”和“期中考试现代文阅读复习”。11月25日上午第三节课,徐静在高一(4)班推磨开课,课题为《念奴娇·赤壁怀古》。11月27日上午第三节课,徐静老师在高一(4)班推磨开课,课题为《念奴娇·赤壁怀古》;11月27日上午第三节课,黄大鹏老师在高一(8)班推磨开课,课题为《阿房宫赋》。12月4日上午第一节课,杜玲玲老师在高一(2)班推磨开课,课题为《金岳霖先生》;12月5日上午第一节课,李淑梅在高一(13)班推磨开课,课题为《祝福》。应年轻教师的一致要求,史彦文老师于12月3日---5日在高一(5)班连续推磨开课三节。课题为《六国论》12月8日上午第一节课,王梅老师在高一(3)班推磨开课,课题为《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扎扎实实评课。
每听完一位年轻教师的课,参与听课的教师都认真参与了评课,肯定其优点和长处,指出其缺点和不足,并结合课堂情况给出改进的具体方案。
3.科学合理安排听课时间。
语文组教师有十名之多,听、评课任务繁重。为了既按时完成听评课任务,又不耽误正常的教学,我们语文组依照学校安排的课程表,每次开课前,备课组长在备课组群里发通知提醒各位没课的老师前往听课,保证有老师参加推磨听课。
4.注意保留资料。
每次开课时,安排老师拍照,留下影像资料,配上文字,发到学校网站。
二、推磨开课听课的优点
1.教学态度端正。
开课教师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老师认真聆听,及时记录反馈,教师谦虚好学、勤奋向上,责任心强,展现了良好的职业心态。
2.教学理念更新。
通过开展听课、评课活动,每位青年教师都认识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能学会的课堂才是好课堂,树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都能够初步做到从思想和行动上尊重学生,基本上形成了正确的学生观。
三、推磨开课听课的发现的不足
1.一是角色定位不够准确。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领者,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合作者,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尽管教师们在思想上已经树立了正确的学生观,但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实际操作中,有时扮演的还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的管理者和学生学习的“绑架者”的角色。
2.课堂语言不够科学合理。
教师的课堂语言是课堂教学有效、实效、高效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课堂语言必须简明、准确、生动,富有启发性和逻辑性,富激情,能够调动学生情绪、烘托课堂氛围。青年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表达基本能够使人明白,但由于对课堂语言缺乏锤炼,有的激情不足,学生昏昏欲睡;有的课堂指令不明、评价不准,学生一脸茫然;有的拖泥带水、啰里啰嗦,课堂效率低下。
3.课堂节奏不够均衡。
自然流畅的课堂总是张弛有度、缓急适中,学生在不知不觉、轻松愉悦中获得知识。有的教师对课堂内容缺乏通盘考虑,出现了前紧后松或者前松后紧的状况,这样就使得课堂结构不够均衡。
四、备课组努力方向
一.强化教师为学生服务的配角意识。
在课堂上学生是主角,教师则是为学生服务的配角。一是要求青年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离开讲台,到学生群体中来,和学生的距离更近一些、态度温和一些,特别是班级的后进生,要他们在学生身边多看一些,多关注一点、多指导一点,使学生学习情绪都会得到鼓励。
二.要求教师把课堂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更多的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探究。
三.教师要欢迎学生个性的张扬,鼓励学生敢于讲话,敢于提问,敢于向老师质疑,敢于表达个人的见解,敢于评价教材内容和评价别人,敢于把自己获得的有关信息应用于学习之中等。
四.去除形式主义,突出备课重点。在以后的集体备课上,重点放在教学设计是否体现了由浅入深的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是否每个学习目标都有具体的操作活动,是否落实了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否体现了开放性思维训练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