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中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数学组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15/1/9 0:00:00 作者:储斌 浏览量:1591次
秦淮中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数学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数学课程标准》指导下,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以课题研究为重点,以校本培训为依托,深入开展教学研究,让课程改革促进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的学习和研究,从而让学生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工作重点
1.加强新课程的理论培训,为了更深入地进行新课程改革的实验,继续加强教师的教育理论学习,用新的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2.落实数学集体教研工作。创设听课、评课氛围,使教师互相学习,共同反思,推动数学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
3.把课程改革与数学常规工作相结合,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4.努力探索课程改革与提高教育质量的结合点,突破"四个方式"(教研方式、评价方式、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二个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
5. 加强备课组建设。备课组长要强化责任意识、质量意识,以身作则。肯吃苦、肯学习、肯钻研、肯奉献。要积极承担课改课题,突出重点,抓课堂教学,以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加强调研,随堂听课,做到及时看、经常听、随时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备课组长要根据学生实际,抓好集体备课环节,认真指导编写好高质量的讲学案,依据大纲、考纲,精选习题。备课组活动要定期举行,每次活动应有中心发言人,就内容进行共同探讨、修改、完善,在此基础上编写讲学案。备课组中做到三个统一:统一学案,统一练习,统一进度。各备课组长要立足教学科研,各备课组要有自己的校本教材,要有研究性学习内容。
三、具体工作措施
(一) 学习教育理论
1结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组织教师有针对性地学习《学科课程标准》及其他学习材料中的相关内容,在寻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数学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把握。
2、关注课堂教学,新课程呼唤教师的反思行为。提倡教师把日常的每一节课都当作公开课来上,提高随堂课的质量,及时对所上的进行教后分析和反思。及时地把教学中点点滴滴的感受写下来,要从深层次上去考虑自己的教学工作,写出有质量的教学反思和二备。勤读、勤做、勤思、勤写,在读书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育生活实际,撰写教育随笔或读书笔记。
(二)组织好赛课活动
首先确定课题,然后集体备课,再指定教师上课,全体教师听课,然后评课,最后总结. 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设计教学案例、制作多媒体课件,参加各级各类的评比活动。加强教师业务培训,提高全组综合实力
(三)组织好集体备课
1.根据《课标》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活动方案,力求把数学课上得生动、有趣,使学生乐学、爱学。
2.丰富数学作业形式,如鼓动学生进行小课题研究,利用合适的时间组织学生阅读数学报,发挥数学报的功能,写好数学周记,以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改进教师作业的批改方式。利用橱窗展览数学小报和各年段的优秀作业展。
3. 要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要坚持不放弃每一个后进生,要以良好的心态接纳他们,给他们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到自己适合的数学,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上有所进步,以此缩短后进生队伍,提高学校的数学成绩合格率。
(四)加强校本教研,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
(1)加大案例研究力度。本学期要在高一、高二进行不少于两次的课例研究,要求每个年级备课组要有计划、有步骤、有记录、有总结,切实作好这项工作。
(2)继续开展听课、说课、评课、集体备课等常规教研活动。要求每个教师,本学期在组内至少开一节公开课,并说课一次,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每周应不少于一次。
(3)加强教师心得交流,提高全员水平。本学期我们要进行两次教学经验交流座谈会,互相交流教学中的得与失,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五)组织好高一、高二数学及兴趣小组活动,搞好数学竞赛活动,通过活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组织好高一、高二数学教学的同时,搞好高一、高二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在原有课本知识的基础上,适当地挖掘知识的深度、广度和难度,让一部分学习的尖子站在较高的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正确引导他们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引导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主动搜集,分析和处理有关信息和资料,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争取在各级数学竞赛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六)强化新教师的培养工作,促使新教师一年内站稳讲台;三年内熟悉所有教材和知识体系,并能够命制较高质量的单元练习;五年内完成一个教学循环,能够驾驭课堂,命制一份较高质量的综合试卷;八年内成为骨干教师。在五月份举行青年教师(35周岁以下)上课比赛。
对于工作不满5年或没有带过高三毕业班的老师,结合学校与教务处进行师徒结对。师徒要相互听课,特别徒弟要多听老教师的课,每学期不少于30节。
四、具体活动安排:
周次 |
日期 |
内 容 |
负责人 |
|
一 |
2.17-2.23 |
做好期初摸底统计与分析 |
各备课组长 | |
二 |
2.24-3.2 |
教研组学习 |
李林 |
|
三 |
3.3-3.9 |
市、区教研活动 |
各备课组长 |
|
四 |
3.10-3.16 |
备课组推磨听课(高一高三) |
高一高三备课组长 |
|
五 |
3.17-3.23 |
高三同题异构公开课 |
朱佳 |
|
六 |
3.24-3.30 |
午练与周周练统筹安排 |
各备课组长 |
|
七 |
3.31-4.6 |
市、区教研活动 |
各备课组长 |
|
八 |
4.7-4.13 |
高一高二兴趣小组的开设 |
高一高二备课组长 |
|
九 |
4.14-4.20 |
期中考试命题 |
各备课组长 |
|
十 |
4.21-4.27 |
期中考试 |
|
|
十一 |
4.28-5.4 |
期中质量分析 |
各备课组长 |
|
十二 |
5.5-5.11 |
高一高二学生竞赛 |
高一高二备课组长 |
|
十三 |
5.12-5.18 |
市、区教研活动 |
各备课组长 |
|
十四 |
5.19-5.25 |
高二同题异构公开课 |
周国溢 |
|
十五 |
5.26-6.1 |
高三学生考前心理疏导 |
朱佳、 何应海 |
|
十六 |
6.2-6.8 |
高考 |
|
|
十七 |
6.9-6.15 |
高一同题异构公开课 |
李鑫杰 |
|
十八 |
6.16-6.22 |
收集整理各地高考试卷 |
李林 |
|
十九 |
6.23-6.29 |
期末统考 |
高一高二备课组长 |
|
二十 |
6.30-7.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