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研组>>语文教研组>>教学随笔>> 文章
2014届南京一模诗词鉴赏试题分析

发布时间:2014/1/30 0:00:00 作者:陈龙霖 浏览量:1584次

2014届南京一模诗词鉴赏试题分析

南京市秦淮中学  陈雪琴

古诗词鉴赏是高考必考的项目。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尽管每届学生不同,但问题却大致相似,主要表现在:诗,读不懂;题,审不清;答,非所问。南京市、盐城市2014届高三一模考试,南京市(1)(2)(3)题均分为1.04、2.60、1.61,总均分5.25分。从学生的答卷情况看,审题不清问题较严重,下面略作分析。

词的大意:

夏末初秋的傍晚,王叔济将要远离我去杭州了,此刻,他伫立船头,丰姿俊美,仿佛玉人。他清明的身影被夕阳的余晖拉长,似乎将这夏末的溽热一并驱散了,我的心中留下了一段纯真美好的友情的回忆。画船渐去,离歌犹在,此情此景,似让人心碎,又似让人心醉。天边的彤云尚未退尽,而弦月早已悄悄爬上了树梢。

鸳鸯和鹭鸟在成双成对的逗趣、快步归巢,初秋傍晚的微凉让成群的野鸭倍感舒爽,他们正乘兴嬉闹。麻烦你为我去问问西湖,不知那绿杨掩映的湖畔,有我结庐相伴的地方没?

(1)“冰壶”在词中比喻什么?这个词语让你想起了王昌龄的哪一句诗?(2分)

【参考答案】 “冰壶”比喻美好品德、纯真友情    一片冰心在玉壶

【学生答案①】“冰壶”比喻我喝的酒   一片冰心在玉壶(1分)

【学生答案②】“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冰壶”比喻我对友人关切、思念的美好感情  (0分)

【问题解析】学生①没读懂诗词, 学生②把前后问题的顺序答反了,说明审题太粗糙。绝大部分学生都答出了第二问,第一问“冰壶”比喻什么学生很少答对。其实,第二问对第一问有很好的提示作用。命题老师是尽量让学生拿分的,第二问降低了难度,给学生一个答题的坡度,引导学生温故知新,用旧知去解题。可是,“其实你不懂我的心”,学生不理解命题人的良苦用心。

“一片冰心在玉壶”出自《芙蓉楼送辛渐》。洛阳的亲朋好友若有谁问起了我,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就像玉壶里的冰一样清雅、纯洁。这是王昌龄贬为江宁(今南京市)丞后写的送别诗,着重表现诗人心志的高洁,借以表达被贬的幽怨和孤寂心情。

玉立:比喻姿态修美,挺拔,矗立。冰壶:盛冰之玉壶,比喻人品高洁。清标:谓清美出众。张元幹用“冰壶”比喻美好品德、纯真友情,刻画王叔济的绰约丰姿,从侧面表达挚友难觅的感叹。

(2)“微云收未尽,残月炯如初”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4分)

【参考答案】渲染了凄清、空寂的氛围。写出了词人与朋友分别后孤寂失落、依依不舍之情。

【学生答案①】表现了夜晚云朵犹存、月亮残缺的景象,渲染了悲伤、凄切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依依不舍、悲伤、孤独的心情。(3分)

【学生答案②】“微云”、“残月”渲染清冷、孤寂、报国无门的氛围,表达了清冷、孤寂、报国无门的情感。(2分)

【问题解析】学生①思路是对的,要点不全。 学生②把氛围和情感混为一谈,生搬硬套术语。这题考“氛围”和“情感”,考点具体,小问题可从大处着眼,根据送别诗的类别特点作  答。

(3)“烦君为我问西湖。不知疏影畔,许我结茅无”写法精妙,请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运用拟人(或想象)手法,寄语鸳鹭(或王叔济),问能不能在西湖边结茅而居,表达了自己归隐的思想(或追随友人的愿望)。

   【学生答案①】劳烦君帮我问问西湖,不知道稀疏的湖畔,可允许我结茅无,交代当时正值秋季,烘托作者的感伤之情,渲染了凄凉的气氛。 (1分)

    【学生答案②】 利用了虚实结合想象的表现手法,写出了作者思念并祝福王叔济的行为,表现出作者对王叔济的不舍与祝愿。(2分)

【问题解析】学生①没答写法,学生②没结合诗词具体内容分析,共同点是审题不清,要点不全。“写法精妙”意味着答题时从写法角度去思考,如:常见的修辞手法、描写方法、抒情方法等。“请作简要分析”意味着要结合诗词具体内容分析。这题问题较宽泛、较大,大问题要化大为小,从手法是什么、为什么说用了这种手法(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手法有什么效果三方面作答。

因此,古诗词鉴赏要注重审题,调动知识储备、根据诗歌类别特点、联系具体诗句内容作答。

主办单位:南京市秦淮中学

地址:江宁区东山镇宁中巷4号

版权所有 南京市秦淮中学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s

办 公 室:025-52284446 高一年级:025-52199319

德 育 处:025-52192720 高二年级:025-52199361

教 务 处:025-52281179 高三年级:025-52199327

校 团 委:025-52199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