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师发展>>科研平台>> 文章
生活给了我教育,行动给了我知识

发布时间:2012/11/13 10:46:11 作者:毛爱宾 浏览量:1644次

生活给了我教育,行动给了我知识

——参加2012年长三角地区“行知伴我成长”苏州·吴江论坛有感

江宁区淳化中学 宋航行

在我们学校,在我们周边,我每日都徜徉在学校积极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努力践行陶行知教育理念的美好氛围中,打心底里对外界的学陶情况有种不屑的情愫。总认为自己在家认真学、努力做、真实行就达到了陶先生的最高境界。但去后才知道自己浅薄。深刻反思,感触颇深。

一、认识到了行的艰难、行的真实、行的有效

通过论坛的发言,不难看出,他们都有共同的经历,从开始的举步维艰到逐渐的走近陶行知。学校文化、班级文化、课堂文化以及人文文化构成了学校得以生存的生命线,不难看出,陶行知教育思想和文化的浸润开始都受到了各方面的排斥,正是在这样一种被排斥的境界下,多少行知人用行知先生百折不回的行知精神在扛着行之精神前行,这是陶行知先生教育生涯的鲜活写照,这种教育中行的真实性更是清透的,这种行让学校在一天天改变着、这种行让教师一天天的践行着、这种行让课堂一天天的生动着、这种行让手脑一天天的默契着、这种行让学生一天天的进步着、这种行让孩子一天天的幸福着、这种行让中国每天都感动着。漫步在他们的校园中,尽收眼底的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文化氛围,走进他们的课堂中,他们的小先生神情专注的勾勒着着自己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他们的小先生津津乐道的神侃着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真知灼见、他们的小先生热情的帮扶着身边有困难的学生……他们和陶行知一样把学生的手和脑进行了彻底的解放,在行动中谱写着新时代的《手脑歌》。学生们课堂动手折纸、剪画、雕塑、彩陶极大的刺激大脑神经,大脑和双手的精细配合才生成了精美的折纸、精巧的窗花、神奇的雕塑和多姿的彩陶,学生们也在实践课中也进一步的体验着手脑并用带给他们的欣喜。

二、体验到了知的高尚、知的智慧、知的前瞻

论坛上,专家虽是侃侃而谈,但对我的心灵却是极大的震撼!他们对陶行知的了解不是停留在会说两句名言警句,而是对陶行知教育人格魅力的重塑,值得现代教育者继承和发扬,这种教育传统就是一种对教育的责任追求、对人的培养的追求。他们对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的精髓的理解,不像我们课堂上的单纯的模仿、现实中的生搬硬套,他们倡导的是用最适合学生发展的方法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用多种活动启发学生自觉的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和为社会服务,他们真正是用内化的行知理论来教育和催生中国教育的新发展。新课改的十年,他们用“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理论指导课改,为学生提供生动、充满生活情趣的学习环境,改善了学生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让学生学会生活;把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与学校的教育融合起来,把课本资源与课外资源融合起来,拓展了教育的新途径,改变了死读书、读死书和以知识为目标,以课堂为中的传统模式;实现了在“做中学”学习的方式的巨大转变,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种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理解运用的前瞻性决定了他们的教育教学始终走在教育的前列。

三、懂得了自觉学习和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紧迫性

我校从2008年开始将“学陶”提到学校的工作日程中来,借助小班化工作的平台学陶工作也开展的较有起色。例如,德育工作中开展的“班-家”互动教育,就是将家庭和社区的有效教育资源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让家长成为教育学生的老师,带领学生去家长所在的服装厂体验家长生活工作的辛苦场景,对他们进行生活教育。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确立了“面向每一个”的教育理念,提出了“三平”的教育要求,即学校教育的一切行为要体现“平民、平等、平生”的要求,倡导学校教育应遵循“三个走进”的途径,即学校教育要向走进社区、走进家庭、走进孩子的心灵,努力实现适应未来农村发展需要、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和适应体验人生幸福需要的培养目标。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张学生动脑动手,让课堂中的“小先生”与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快乐,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力;在学生表彰中逐步引入了“动手小陶子”、“动脑小陶子”、“课堂小先生”;在班级考核中推行“行知班”制,以此嘉奖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先进的班集体等。回顾反思,我们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行动仅仅停留在表面上,没有深入下去,学习的尽头是一曝十寒的,缺乏自觉持之以恒的学陶尽头,缺乏学习效果的评价标准,这些真学与不学没有多大的区别现状与陶行知倡导的做真学问和做真人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因此,我们的学陶工作还必须做到求真务实。

为了真实的开展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活动,把学习变成一种自觉行动的力量,初步打算在教师进行“三组三部”建设,即学陶组、教研组、备课组、新教师成长部、新教师发展部和高级教师研修部。借助带领学陶组老师外出学习考察、校内课改理念辩论和课堂教育竞赛等形式推动学陶组教师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先行,从而带动广大教师共同自觉行动起来,把教育融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培养出具有自主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的新一代建设和接班人。

 

   

“陶”情永恒 “陶”花盛开

江宁区龙都中学 程顺平

10月18~19日,2012年“长三角”地区“行知伴我成长”论坛在苏州吴江举行,本次论坛主题是“生活教育理论进课程”,论坛由江苏省陶研会主办,苏州市陶研会、吴江市陶研会协办,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朱小蔓女士出席本次论坛活动并在开幕式上致辞,来自上海、浙江、江苏各地的陶研实验学校的约250名陶友参加了本次论坛活动。

承办单位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天和小学介绍了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指导构建有文化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的实践经验,其基于学校特色课程的精彩纷呈的学生素质展示及以“和”为核心的学校文化特质,给与会陶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两天的论坛活动中,与会的陶友们分组参观了吴江盛泽地区四所学校的陶文化环境,了解了这些学校在生活教育理论指导下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状况,来自三省市的十几所陶研实验学校的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还就本校的陶研工作进行了大会交流。

本次论坛活动主题鲜明,有时代性、有现实性,展示了上海、浙江、江苏三省市近几年来学陶师陶活动的窗口学校宝贵的实践经验,分享了三省市学陶师陶活动的成果,大家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互通有无。论坛中没有漫无边际的夸夸其谈,有的是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在“做”中学、在“做”中研究、在“做”中成长、在“做”中发展的求真务实。活动中广大陶友再次领略了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强大的精神力量,深刻体会到陶行知教育思想是经过千锤百炼的“真金”,对我们目前正在深入推进的课程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次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行知伴我成长”论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专题交流、有现场展示、有高屋建瓴的引领,是区域推进陶研工作的一次非常好的范式,也是跨省市打造学陶工作共同体的一次有益尝试与积极探索。据悉,这样的“长三角”学陶专题论坛,将采取三省市陶研会轮流主办的方式深入推行下去。

本次所参观的学校让我感触最深的有几个共同点:1、校园文化都是陶文化与地方文化相结合。2、学校社团项目多、参与率高,选择性大。社团发展经历了长期性,教师配备的专一性,实施过程的规范性。3、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都能与行知思想有机结合。4、学校特色品牌的塑造都经历持续的发展道路。

非常期待明年在上海与这些陶研精英们再相聚!

 

 

 

吴江之行有感

江宁区东善桥小学  施  慧

蔚蓝色的天空,在秋分时节,一尘不染,晶莹透明。朵朵霞云,分外绚丽。

这是10月18日的清晨,在白连顺主任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七人前往吴江市参加2012年“长三角”地区“行之伴我成长”论坛活动。

下午我们抵达吴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天和小学,论坛在此举行开幕式。江苏省陶研会副会长张行主持了隆重的开幕式,在各级领导致辞完之后,由天和小学校长钮云华介绍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指导构建有文化特色的现代化学校。随后我们开始参观天和小学校园文化和学生素质展示,很快便沉浸在丰富多彩的学陶师陶氛围之中。接下来是沪、浙、苏三地代表发言,交流学陶师陶心得体会。第二天,我们首先参观了盛泽二中行之广场和吴江市学陶师陶研陶展览,接着是分学段听课,感受生活教育理论进学科课程。最后我们分四组参观了盛泽地区学校陶文化环境和生活教育理论进校本课程现场展示。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学校在有限的空间内,除了建设精致的陶行知纪念馆之外,最主要还在于因地制宜,不仅教学楼外墙有醒目标语,楼道、教室墙壁都展示有小陶子们学习的文化,整洁的校园,一草一木,无处不是学陶师陶的成果展示。尤其是楼道相逢,孩子们主动让道,参差不齐的喊“老师好”的时候,令人感受学陶师陶文化渗透在孩子们心灵里的实效。

此次参观让我对师德与师爱有了更深的理解。作为小学教师,我们不仅要有师德而且要有师爱。把爱奉献给每个孩子。有一位诗人这样说过:如果你种下的是葵花,秋天收获的会是一片金黄;如果你种下的是甘蔗,秋天收获的定是甜蜜;如果你种下的是自己的一颗心,收获的一定是一轮火红的太阳。平日里的一句表扬、一个眼神、一个手势等不起眼的动作都会让孩子牢牢地记在心里。他知道你喜欢他,你关注他,于是他看见你总少不了“老师好”一句让你心里觉得舒适的话语。这便是师爱的魔力,它如蒙蒙细雨湿漉漉地滋润着种子的梦境,如融融春意暖洋洋地慰藉心灵的祈盼。师爱是单纯的,神奇的,更是独特的。

如果用金钱来衡量我们,我们也许并不富有,但正如事物的价值有时并不在于事物本身一样,我们的价值也不在于我们本身。我们付出的不仅仅是智慧,还有情感,收获的是孩子们的爱心,家长的支持和孩子的点滴进步。虽然平凡,我们的脊梁却支撑着祖国的未来;虽然清贫,我们的双手却托举着明天的太阳!

陶老的毅力以及他对教育事业兢兢业业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教育人!从爱教育到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教育事业,从点点滴滴的资本积累到办起各式各样的学校……这其中的艰辛与困难是不言而喻的,但都没能阻止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及追求!是呀,花有花的风采,叶有叶的荣耀,而根有根的骄傲!作为一名教师,他爱的是根的事业。作为现代的小学教师,我深感自己责任的重大,工作的艰辛!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要多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寻求育人的良方,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用自己的真诚去浇灌祖国的花朵,用自己的真爱给孩子们支持起一片幸福的蓝天。把一颗爱心献给孩子,为爱插上翅膀,让爱在万顷碧波、蓝天白云间飞翔!

这次学习参观,首先要感谢校领导给予我这样一个宝贵的机会。更要感谢白连顺主任,在他亲自联系与安排下,我们才有了这次走出南京学习参观的机会。还要特别感谢白主任一路上对我们的关心和照顾!真的是不虚此行,受益匪浅!一定要将所观、所听、所感运用到学校的学陶研陶的实践中去,使我校的教育更上一层楼!

 

主办单位:南京市秦淮中学

地址:江宁区东山镇宁中巷4号

版权所有 南京市秦淮中学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s

办 公 室:025-52284446 高一年级:025-52199319

德 育 处:025-52192720 高二年级:025-52199361

教 务 处:025-52281179 高三年级:025-52199327

校 团 委:025-52199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