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研组>>语文教研组>>教学随笔>> 文章
2014届南京二模诗词鉴赏试题分析

发布时间:2014/4/20 0:00:00 作者:36690 浏览量:1512次

2014届南京二模诗词鉴赏试题分析

南京市秦淮中学  陈雪琴

古诗词鉴赏,关键是要读懂。如果没有读懂,所有的问题都无从谈起。南京市、盐城市2014届高三二模考试,考的是杨万里的《喜雨》。这首诗可以归类为山水田园诗,但类别特征不鲜明,学生难用固有的答题模式去套答。南京市(1)(2)(3)题均分为0.45、1.24、0.74,总均分2.43分,得分极低。只有真正读懂诗,才能有效作答,下面略作分析。

(1)“风乱万畴青锦褥”描述了什么样的画面?(2分)

【参考答案】描绘了雨中(后)万顷田地的庄稼郁郁葱葱,风吹过,绿浪翻滚的生机勃勃的画面。(2分。“青锦褥”描绘正确1分,揭示“生机勃勃”特点1分)

【学生答案①】大风吹过,将青锦褥的被子吹得凌乱不堪(0分)

【学生答案②】描绘了风儿吹过了万里河山、青山如同青翠的丝质被褥的画面,体现出万里河山锦绣之美。(1分)

【问题解析】学生①没有读懂诗句,把“褥”理解为表层意思“被子”。学生②看出“青锦褥”是喻体,不知道“畴”的意思,错误地认为本体是“青山”。这是个借喻,直接用喻体来代替本体,本体和比喻词都没出现。畴:田地。万顷农田里像褥子一样的是青翠欲滴、长势喜人的庄稼,不应该是青山。必须点出“庄稼”、“农田”之意,特点答“壮观”、“丰收在望”也可。

诗歌的语言含蓄凝练,常用比喻、借代等修辞手法,尤其是暗喻、借喻用起来不露痕迹。要弄清“诗家语”特点,还原修辞手法,读懂句意;注意“万畴”、 “青”等关键字词的意思,从细处入手,结合标题推测联想,准确理解句意。  

(2)第三联“遥”“忽”二字富有情趣,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遥:生动描绘雨后水涨河宽两岸相距更远(1分),但人们仍然兴奋不已,隔河大声互语的情形(1分)。忽:生动描绘雨后树枝积水很多(1分),而鹭却习惯性立于其上,终至树枝折断,鹭惊惧而飞的情形(1分)。

【学生答案①】 “遥”遥远的意思,行人隔着河水在遥远的河岸相互说话,说明了送别后分别两地的愁苦无奈。“忽”忽然,不经意,更说明了相距遥远。(1分)

【学生答案②】“遥”字原指距离远,行人隔着河水说话似乎隔了很远,使雨景更富有画面感。“忽”指鹭鸟踩断树枝突然受到惊吓,生动地描绘了雨中人与自然的融洽。(2分)

【问题解析】学生①乱贴标签,根据“遥”简单地把这首诗归类为送别诗,按照送别诗的类别特点套答。 学生②对画面的感觉是对的,但没揭示出“雨”对景物产生的作用,没答到点子上。

    两位学生都没有扣住题目“喜雨”答题。题目是一首诗的眼睛,细观标题便可知其大概。“喜雨”二字显示了文章的写作内容,介绍作品的写作缘起,透露作者的思想感情。遥:因下雨河变宽。忽:雨水使树枝变重、枝断使鸟儿惊惧。鉴赏关键字必须紧扣标题由字及句,由景及情。

(3)诗题为“喜雨”,尾联却写“愁”情,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参考答案】①以愁衬愁:往年愁没有粮食与酒,这场雨带来丰年,今年将愁没有储粮储酒之器;②以愁衬喜:今年愁无储粮储酒之器,反衬出喜雨。③出人意料:先写“雨惬群情”的诸多情形,结尾转写愁情,反写喜悦,出乎意料,使得诗歌脉络跌宕起伏。

【学生答案①】情景交融、托物言志、以乐景写哀情衬托手法。年年愁吃愁喝,今年愁的东西却改变了,愁家里连个甑和瓶都没有,更穷了,更生动地表达诗人的愁绪。(0分)

【学生答案②】题目为“喜雨”,诗歌所表达的也是对雨之景的喜爱,结尾所表达的愁情更能反衬雨景的美好,表达了喜雨这一主题。(3分)

【问题解析】学生①罗列几个鉴赏术语,没有读懂诗歌。学生②答案不具体,没有解释“喜雨”的原因。学生缺少生活积累,没想到喜雨是因为丰收在望。甑:古代蒸米饭用的一种类似木桶、底部为竹篾编成的向内拱的圆锥状的炊具。今天的学生没见过甑,即使在书本上见过这个字,也不知道甑是可以装粮食的。

要读懂古诗词,必须加强知识的储备,激活经验的积累;要读懂古诗词,必须关注标题,咬文嚼字;要读懂古诗词,必须联想想象,比较鉴别,从而读得进,读得懂。

  

主办单位:南京市秦淮中学

地址:江宁区东山镇宁中巷4号

版权所有 南京市秦淮中学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s

办 公 室:025-52284446 高一年级:025-52199319

德 育 处:025-52192720 高二年级:025-52199361

教 务 处:025-52281179 高三年级:025-52199327

校 团 委:025-52199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