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秦淮中学2014——2015学年语文组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发布时间:2014/9/9 0:00:00 作者:陈龙霖 浏览量:1770次
南京市秦淮中学2014——2015学年语文组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陈雪琴
一、指导思想:
青年教师关系着我校教师队伍的未来,关系着我校的未来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的整体发展。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对师资队伍建设、对教师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让青年教师尽快胜任教育教学岗位,尽快掌握现代化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适应教学工作,迅速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学校决定对35岁(含35岁)以下青年教师进行培训。为了更好地做好这项工作,进一步优化青年教师队伍的群体结构,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培养、造就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为我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使学校增强可持续发展力,特制定语文组青年教师培训计划。
二、培养目标
1.加强校本培训工作,规范学校培训的组织管理,提高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
2、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素养为核心,以上课评课为主要形式,促进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快速成长,尽快胜任教育教学任务。三年合格,五年成为教学骨干。
3.促进青年教师适应新环境、更新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师应用和驾驭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加强相应信息技术的培训。为教师自觉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奠定基础。
三、具体措施
1.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落实组织,加强领导。调动和发挥学校各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中高级教师和有经验老教师的指导作用,认真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
2.加强学习,注重转变观念。学习是一种追求,也是一种境界,特别是在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学习是一切进步的关键。培养青年教师良好的自学习惯,鼓励青年教师自自我学习、自我提高。严格管理,严格要求,着重实效。
3.通过校本培训,全面开展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训练。首先抓好大练教学基本功的工作。因为教学基本功是完成教学任务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把教学基本功转化为课堂教学能力,就会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二通过培训,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素质,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是一项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教师应具备的主要素质。三是通过信息技术的培训,使老师掌握好基本的教育科研、信息技术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对课堂教学起到促进作用。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增强课堂教学的科学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学生感知,丰富教学手段,增加教学容量,可以为教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实践操作能力提供广阔的空间。
4.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青年教师成长不仅依靠自身的不断努力,而且外部环境将直接制约着他们成长的速度和方向。
一是为工作不满三年的青年教师指派师傅
蓝青结对,由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及工作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教师为师傅,着重于本学科、本专业之间便于交流。(师傅)龚静溪——(徒弟)宋慧敏,(师傅)陈雪琴——(徒弟)陈龙霖。(师傅)曹桂林——(徒弟)倪彩云,任务如下:
(1)如何备课(备教材、备教法、备教学对象等)
(2)如何写教案(基本内容、书写要求等) 织教学、课堂调控、情况应变、讲练结合等)
(4)如何辅导学生(课内与课外、点与面、主与次、难与易等)
(5)如何布置、批改作业(及时必要、有针对性、讲究适量;精批细改、面批面改、侧重评改等)
(6)如何拟定试卷(典型性、覆盖率、难易度等)
(7)如何讲评作业与试卷(针对性、联系性、代表性等)
(8)如何制定教学计划(长计划短安排、学科要求、发展要求、实际情况等)
(9)如何确定教研专题(准确性、必要性、计划性、可行性等)
(10)如何做好教学经验总结(实践性、理论性、计划性、指导性等)除此之外,还可根据具体情况,增加其他内容。
二是言传身教,具体指导。
学校领导和指导教师不仅帮助青年教师备课,深入课堂听课,而且还为他们上示范课、领路课。
三是严格要求,多方展示
青年教师必须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备课,并按时上传教案到网络备课平台,每学期进行网络电子备课先进个人的评比工作。创造条件让青年教师多上公开课,让他们在教学实践中锻炼成长。为青年教师开辟外出学习的机会,开阔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