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研组>>心理教研组>>计划总结>> 文章
南京市秦淮中学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心理教研组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5/9/3 14:57:43 作者:33505 浏览量:34次

为进一步推动我校心理健康教育高质量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压力、生涯规划、人际适应等核心心理需求,以及本学期 “学生全覆盖关注、按期完成心理调研、深化医教协同” 的工作重点,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为指导,紧扣高中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普及与精准相结合、学校与家校社协同相结合”,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助力学生构建积极心理品质,提升心理韧性与生涯规划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心理基础。

二、组织机构

为保障教研工作有序推进,成立心理教研组,成员及职责如下:

组长:邱晨(专职心理教师,负责制定计划、统筹协调教研活动、学生个体/团体辅导、心理档案管理)

成员:彭小艳(德育主任、专职心理教师,负责心理课程教学、对接医教协同资源)

成员:杨丹(专职心理教师,负责心理调研组织、教师心理培训、家校沟通活动)

三、工作目标

1.学生关注全覆盖:确保本学期内每位重点关注学生至少通过课程互动、个别谈心、团体辅导等形式接受1次针对性心理关注,精准掌握学生心理状态。

2.心理调研按期完成:1015日前完成全校学生心理调研,涵盖学业压力、生涯迷茫、人际适应、情绪调节等维度,建立动态预警名单。

3.医教协同落地见效:11月心宣特色周期间,联合小行医院精神科专家开展学生、家长专场心理健康科普服务,提升家校心理教育专业性。

4.教师能力稳步提升:组织1次教师心理健康专项培训,覆盖班主任及学科教师骨干,提升心理问题识别与初步疏导能力。

5.活动体系持续完善:开展心理健康课程、主题讲座、心理辅导等活动,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达95%以上,心理求助意识显著增强。

6.家校协同深化推进:通过家长讲座、线上指导等形式,帮助家长掌握高中阶段亲子沟通、学业压力疏导方法,形成家校共育合力。

四、具体活动安排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1.课程设置:面向高一至高三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每两周1课时(每学期不少于8课时),纳入学校课程表,由专职心理教师授课。

2..关注落实:通过课堂小组讨论、课后11简短谈心、作业反馈等方式,确保每学期每位学生至少获得1次个性化心理关注,记录于学生心理档案。

(二)学生心理调研

1.时间节点:920~1015日,分年级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心理调研。

2.调研内容:包含情绪状态、学业压力源、生涯认知、家庭支持度等维度,采用标准化心理测评工具(江宁区学生心理调研平台)。

3.结果应用:1020日前完成数据统计与分析,建立 “红(紧急)、橙(辅导)、黄(关注)” 三色预警名单,同步更新学生电子心理档案,为针对性辅导提供依据。

(三)心理健康讲座与心宣特色周

1.心宣特色周时间:11月第2 周(113 - 119日)

2.专家讲座安排:

1学生专场(高一、高二年级):邀请小行医院精神科专家主讲《青春期情绪管理与压力释放》,结合案例讲解情绪识别、科学减压方法。

2家长专场(线上+线下):小行医院专家主讲《高中阶段家庭心理支持策略》,指导家长应对孩子学业焦虑、亲子冲突等问题。

3.配套活动:组织“心理漫画创作大赛”“生涯探索沙龙”(邀请高三学长分享学习心态调节经验),营造校园心理教育氛围。

(四)心理辅导服务

1.个体辅导:每日 12:00-14:0015:30-17:30开放心理辅导室,学生可通过班级心理委员上报、自主预约(校园平台/线下申请表)申请辅导,专职教师详细记录辅导档案。

2.团体辅导:针对调研发现的共性问题(如高一新生适应、高三考前焦虑),每学期开展4次团体辅导,每组15-30人,制定专属方案。

3.重点关注对预警名单中的学生,建立“心理教师+班主任+家长”帮扶小组,每周至少1次跟踪沟通,确保心理状态稳定。

(五)教师心理健康培训

1.培训时间:11月下旬(具体时间待定)

2.培训内容:邀请心理学专家结合案例讲解学业压力、情绪问题的早期信号,以及如何有效衔接心理辅导资源。

3.培训形式:线下集中培训。

(六)家校合作

1.家长课堂:通过学校公众号开设“家校心理共育”专栏,每推送1篇文章

2.沟通机制:建立“家长心理交流群”,由心理教师定期答疑,针对有需求的家庭,提供“家庭心理辅导”预约服务(对接小行医院或专业机构资源)。

五、教研工作的具体要求

1.定期组织组内学习:每月开展1次教研会议,学习《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22 年修订)》等文件精神,研读高中阶段心理教育专著(每学期每人不少于2本),撰写读书笔记。

2.聚焦学生特点设计活动:结合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压力大、生涯规划需求迫切、人际敏感等特点,优化课程内容与辅导方案。

3.强化调研与实践结合:基于10 月心理调研数据调整工作重点,确保教研活动、辅导服务精准匹配学生需求;及时总结医教协同经验,形成可复用的合作模式。

4.严格遵守伦理规范:妥善保管学生心理档案,严格保密心理辅导过程中遵循“尊重、理解、中立”原则,保护学生隐私。

六、组内开课活动安排

周次

教研活动主题

形式

时间

第七周

与压力同行

公开课(邱晨)

周三

第九周

做时间的主人

公开课(彭小艳)

周二

第十三周

了解价值观

公开课(杨丹)

周三

第十七周

活在自信中

公开课(彭小艳)

周二

 


主办单位:南京市秦淮中学

地址:江宁区东山镇宁中巷4号

版权所有 南京市秦淮中学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s

办 公 室:025-52284446 高一年级:025-52199319

德 育 处:025-52192720 高二年级:025-52199361

教 务 处:025-52281179 高三年级:025-52199327

校 团 委:025-52199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