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数学备课组计划
发布时间:2025/9/22 14:56:37 作者:柏寿俊 浏览量:66次
高二第一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针对基础薄弱学情)
一、 学情分析
1. 知识基础:学生中考成绩位于全市35000名以后,表明其初中数学基础存在大量漏洞,知识体系不完整。对抽象概念理解困难,计算能力(尤其是代数运算、因式分解、解方程等)普遍较弱。
2. 能力水平: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偏弱。可能存在“听得懂,不会做”的现象,迁移应用能力不足。
3. 学习习惯:缺乏主动预习和复习的习惯,课堂专注度与持久性可能不足,作业完成质量不高,畏难情绪严重。
4. 心理状态:对数学存在较强的恐惧感和挫败感,自信心不足,学习动机需要被持续激发。
二、 指导思想
核心目标:不是拔高,而是夯实;不是速度,而是落实。
教学原则:
低起点:从最基础的概念、计算开始,温故知新。
缓坡度:放缓教学进度,分解难度,层层递进。
小跨度:每节课目标明确集中,内容精炼,不求多但求会。
勤反馈:通过课堂小测、作业面批等方式,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多鼓励:抓住每一个微小进步进行表扬,重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三、 学期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掌握本学期核心基础内容的概念、公式和定理。
能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例题和大部分基础练习题。
2. 能力目标:
提升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
培养初步的数形结合思想和逻辑推理能力。
能够读懂题目,并找到与基础知识的联系。
3. 情感目标:
减少对数学的恐惧,体验到完成基础任务的成就感。
培养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完成作业的基本学习习惯。
建立“我能学会数学”的积极心态。
四、 具体实施措施
1. 课堂教学:
“10+25+10”课堂模式:
前10分钟:“每日一练”。内容为1-2道初中计算题(如一元二次方程求解、分式化简、一次函数求值等)+ 1道上一节课的巩固题。目的:巩固基础、快速进入状态。
中25分钟:新课精讲。只讲最核心的概念和1-2个最典型的例题。语言要极其通俗,多打比方,多联系生活实际。节奏要慢,留有足够时间让学生思考和模仿。
后10分钟:当堂巩固。做2-3道与例题高度相似的题目,教师巡视指导,争取“课课清”。
板书设计:板书要格外清晰、工整、有条理,重点内容用彩色粉笔标注,为学生提供规范的笔记样本。
2. 作业布置与批改:
分层作业:
A层(必做题):教材课后练习+配套练习册中最基础的题目。要求全体学生必须完成。
B层(选做题):少量中等难度的题目,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尝试。
面批面改:每周至少安排一次自习课进行作业面批,尤其是针对作业问题严重的学生。当面指出错误,当面讲解,当面订正。
建立错题本:强制要求学生准备错题本,定期检查。格式不限,但必须记录原题、错误原因、正确解法和相关知识点。
3. 测试与评价:
周测制度:每周五进行一次15-20分钟的基础概念与计算小测,范围仅限于本周内容。题目70%来源于“每日一练”和课堂例题的变式。
评价方式:不仅看分数,更要看进步。对及格、有显著进步的学生要公开表扬、发放小奖品等。考试难度严格控制,确保平均分能在65-75分之间,让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能获得成功体验。
4. 课后辅导:
“抓两头,促中间”:
对极个别完全跟不上的学生,制定更简单的个人学习目标(如:记住公式、会做书上的例子)。
对其中有潜力、态度好的学生,给予更多关注和鼓励,将他们树立为“进步典型”,带动中间群体。
鼓励学生问问题:办公室随时欢迎学生来问问题,无论问题多么简单,都要耐心解答,保护他们的提问积极性。
5. 备课组活动:
集体备课时,重点研讨:如何降低讲课难度? 本节课最核心的基础是什么? 哪些初中知识需要复习? 选择哪几道题作为例题和课堂练习最合适?
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每日一练”内容、统一周测题目。
总复习阶段不再讲难题,而是带领学生回归教材,梳理知识点,反复练习经典基础题和周测中的错题。
五、 需要家长配合的方面
通过家长会或微信群,与家长沟通我们的教学策略,争取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1. 请家长更多关注孩子的学习态度和努力过程,而非一次考试的分数。
2. 督促孩子完成基础作业,并检查其是否整理错题。
3. 多鼓励,少指责,与老师一起帮助孩子重建信心。
总结: 面对这样的学情,我们备课组必须统一思想:放弃不切实际的拔高幻想,脚踏实地,把基础分一分一分地拿到手。通过一学期的努力,让学生们能跟上进度,不再害怕数学,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成功。为下学期更难内容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心态和知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