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一语文集体备课
高一语文备课组活动
发布时间:2025/4/8 9:27:07 作者:温立功 浏览量:31次
秦淮中学2024-2025学年下学期 高一语文备课组集体教研活动
2025年3月13日,秦淮中学高一语文备课组进行了一次集体备课组活动。
一、活动主题:窦娥人物形象分析
二、研讨记录:
三、其他过程性材料
1. 签到表
2. 活动照片
3. 主备人发言
4、活动总结:
老师们都积极参与了本次备课组活动。本次活动中,主备人温立功老师和全组教师交流了窦娥的人物形象特点,全组老师各抒己见,发言踊跃,取得了较满意的教研成果。
5、附录:主备人发言稿
窦娥形象分析
窦娥作为我国古典文学画廊上的重要形象,其性格特点丰富而鲜明。她既是一个温柔善良、恪守封建礼教的女子,又是一个坚强、勇敢,对封建礼教抱有反抗精神的女性。
窦娥的温柔善良与恪守
窦娥从小遭遇不幸,三岁丧母,七岁离父,十七岁成为寡妇,孤苦无依。然而,她依然保持着温柔善良的性格。在封建礼教的熏陶下,她深受“三从四德”的教育,形成了所谓的女性道德观。她在生活中尽力实施,对待婆婆孝顺有加,对待丈夫的死亡也是言辞顺口,极尽孝道和德行。
即使在遭受厄运和冤屈时,窦娥的内心仍然是纯洁善良的。她为了不让婆婆受苦,不惜屈招“药杀公公”,她的行为体现了她对封建道德的恪守和善良的本质。
窦娥的坚强与反抗
然而,窦娥并非只是一个温顺的女子。她的骨子里充满了叛逆。这种叛逆并非是对封建礼教的全面反抗,而是根植于她对封建“孝”与“礼”的遵守。在面对张驴儿的诬陷时,她毫不畏惧,坚持要与张驴儿对簿公堂,希望在官府还其清白之身。在遭受贪官拷打时,她宁死不屈,表现出了坚强的性格。
更令人敬佩的是,窦娥在刑场上发下三桩誓言:血飞白练、六月飞雪、抗旱三年,这充分表现了她对社会黑暗的不满与抗争。即使化为厉鬼,她也没有放弃为自己洗清冤屈的努力,在公堂上为自己洗冤,这正体现了她对自己的负责和对世事的不满。
窦娥性格的双重性
窦娥生活在封建社会这一特定的历史环境之中,孝道思想和节烈观念对她有很大影响,并起一定的支配作用。她的性格中既有刚直正义、敢于斗争的一面,又有深刻的封建伦理观念。这两个方面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塑造了窦娥这一复杂而鲜活的艺术形象。
窦娥刚直正义的性格和节烈观念,是对封建社会广大劳动妇女的优秀品质和思想局限的高度概括。她的形象真实、鲜明、生动,成为了我国古典文学画廊上的光辉形象。
总之,窦娥形象的分析揭示了封建社会下女性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也展现了女性在困境中的坚强和反抗。她的形象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第 1 页 共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