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数学备课组计划
发布时间:2025/3/7 9:19:18 作者:柏寿俊 浏览量:75次
南京市秦淮中学2024~2025高一下数学备课组计划
(1)突出数学本质
为了实现数学的教育价值,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突出数学本质.为此要充分挖掘基本概念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要让学生养成“不断回到概念中,从基本概念出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2)尝试单元教学
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出台,明确了学科目标从知识点的了解、理解与记忆,转变为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的培育.这促使教师从过去关注单一的知识点、课时转变为单元设计.“单元设计”要做的是在系统思维的指导下,从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对教学中“具有某种内在关联性”的内容进行分析、提炼、重组、整合为相对完整的教学单元,并在教学整体观的指导下,将教学诸要素有序规划,以优化教学效果的教学设计. 这样站在数学整体结构的高度来开展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完整的获取知识和概念,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也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站位.
(3)落实学生主体
所有教学都归结为两个字:主动.学生主动学习是最终的目标.学生是自己活动中的主体,他们必须通过自主活动来认识事物、掌握知识,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发展.教师要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空间,为学生设计一个主动思维的舞台,而不只是提供主动获取知识的机会.知识不是目标,特别是在高一这个初始年级,应通过知识的获取过程,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使学生获得研究方法.
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也是当前《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强调的学习方式.以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为载体,使学生经历完整的数学思考过程,包括:明确研究的问题,获取研究的对象,确定研究的内容,选取研究的方法,建构研究的过程,获得研究的结论等等.
(4)重视数学文化价值
学生的数学活动实际上是文化传承,是在有意识的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自觉获得的.在数学文化教育中,我们更应重视数学中的理性精神、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理性探索精神是数学文化价值的集中体现.思维与文化,集中体现了数学教学在提高学生素质方面的两项要素.
(5)重视数学应用
《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指出:命题时应有一定数量的应用问题,还应包括开放性问题和探究性问题,重点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课堂是教“数学应用”的主阵地,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设置好的问题情境,增加与现实的联系性,培养学生数学抽象与建模能力.同时,适时设置开放性的数学问题,鼓励学生开展探究活动.
(6)加强试题研究
可以关注南京市教研室组织编写的十年全国高考知识点分类汇编,加强对全国高考卷和相关地区高考卷的研究,关注新高考的命题动向.
备课组活动安排
时间 | 主备内容 | 主备人 | 自主检测安排 |
第2周 | 向量的线性运算 | 柏寿俊 | 柏寿俊,李林 |
第3周 | 市教研活动 | 高一数学教师 | |
第4周 | 9.4向量应用 | 李林 | 周力飞,蔡文银, |
第5周 | 区教研活动 | 高一数学教师 | |
第6周 | 11.1余弦定理 | 周立飞 | 吉文勇,吴家美 |
第7周 | 蔡文银老师公开课 | 蔡文银 | 孙帮兰点评 |
第8周 | 12.1复数 | 孙帮兰 | 储斌,邬颖捷 |
第9周 | 市教研活动 | 高一数学教师 | |
第10周 | 13.2基本图形位置关系 | 储斌 | 李林,王晓琴 |
第11周 | 邬颖捷老师公开课 | 邬颖捷 | 王晓琴点评 |
第12周 | 13.2.4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 王晓琴 | 蔡文银,李林 |
第13周 | 周立飞老师公开课 | 周立飞 | 储斌点评 |
第14周 | 立体几何复习课 | 吉文勇 | 孙帮兰,吴家美, |
第15周 | 市区教研活动 | 高一数学教师 | |
第16周 | 概率 | 邬颖捷 | 王晓琴,吉文勇 |
第18周 | 期末复习 | 柏寿俊 | 周力飞,储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