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化学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5/2/19 15:10:08 作者:丁志芬 浏览量:40次
一、指导思想
在新高考的形势下,高一化学备课组将进一步增强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将教研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多样化,在认真研究新教材基础上,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把握高考改革的方向,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基本情况分析
教师方面:高一化学备课组目前有6名教师负责15个班的教学工作,其中4个选修班,11个必修班,大家的教学任务相对比较轻松。学生方面:学生基础薄弱,层次差距大,教学中要不断调整教学难度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分别为高考和合格性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三、工作目标
认真学习教务处的工作计划,夯实学生基础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根据不同学生学业水平的差异,努力追求适合于本校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四、工作措施
1.深入学习新课改,努力实现两个转变
继续学习新课改,研究新课标,深入领会新课改的精神,把握住其精髓,并将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实践中积极贯彻新课改的精神。实现老师的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变居高临下为平等合作,变填鸭式为启发式,变唱独角戏为共同参与,变重结果为重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构建鲜活、和谐、高效课堂。
2.认真落实常规,规范教学行为
严格落实备、教、批、改、辅等教学各环节。做到备课充分,合理控制教学深广度,循序渐进;上课富有激情,多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等教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及时布置适量、有针对性的作业,落实好作业批改和讲解;耐心辅导,注重全体和个体相结合,培优扶困。
3.科学指导学法,培养自学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必须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为此,我们老师要在平时教学中做好学法指导,比如:比较法、联想法、归纳法、演绎法等,技巧如:差量法、十字交叉法等。
4.加强实验教学,突出学科特点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我们探索化学世界有效途径,充分利用化学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探究,顺利掌握相关知识。为了弥补直接做实验的一些缺点,有些实验可以通过播放实验视频来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同时组织学生走进实验室,动手做一些常规的实验。
5.开展听课评课,营造研讨氛围
认真落实学校有关教学要求,积极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努力营造办公室的研讨氛围,做到相互学习、相互探讨、相互交流。做到集体备课有中心发言人,有主题,充分发挥个人和集体的力量,做到统一教案、练习、进度。
五、备课组活动安排表
时间 | 形式 | 课题 |
第2周 | 集体备课 | 必修2第五章备课 |
第4周 | 推磨听课(丁志芬) | 自定 |
第6 周 | 集体备课 | 必修2第六章备课 |
第8周 | 推磨听课(晏拓) | 自定 |
第10周 | 集体备课 | 选修1第一、二章备课 |
第13周 | 推磨听课(黄晓青) | 自定 |
第15周 | 集体备课 | 选修1第三、四章备课 |
第17周 | 推磨听课(薛介平) | 自定 |
六、备课分工表
序号 | 内容 | 主备人 | 备注 |
1 | 必修2第五章第一节硫及其化合物 | 丁志芬 | 课时:2+1 |
2 | 必修2第五章第二节氮及其化合物 | 丁志芬 | 课时:3+1 |
3 | 必修2第五章第三节无机非金属材料 | 丁志芬 | 课时:1+1 |
4 | 必修2第六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 薛介平 | 课时:2+2 |
5 | 必修2第六章第二节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 | 薛介平 | 课时:2+1 |
6 | 选修1第一章第一节反应热 | 薛介平 | 课时:2+2 |
7 | 选修1第一章第二节反应热的计算 | 薛介平 | 课时:2+1 |
8 | 选修1第二章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 | 黄晓青 | 课时:2+1 |
9 | 选修1第二章第二节化学反应平衡 | 黄晓青 | 课时:2+1 |
10 | 选修1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的方向 | 黄晓青 | 课时:2+1 |
11 | 选修1第二章第四节化学反应的调控 | 黄晓青 | 课时:2+1 |
12 | 选修1第三章第一节电离平衡 | 丁志芬 | 课时:3+1 |
13 | 选修1第三章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 丁志芬 | 课时:3+1 |
14 | 选修1第三章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 丁志芬 | 课时:3+1 |
15 | 选修1第三章第四节沉淀溶解平衡 | 丁志芬 | 课时:2+1 |
16 | 选修1第四章第一节原电池 | 薛介平 | 课时:2+1 |
17 | 选修1第四章第二节电解池 | 薛介平 | 课时:2+1 |
18 | 选修1第四章第三节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 黄晓青 | 课时:2+1 |
19 | 期末复习 | 黄晓青 | 课时:3 |
七、教学进度表
周次 | 计划进度 |
1 | 必修2第五章第一节硫及其化合物 |
2 | 必修2第五章第二节氮及其化合物 |
3 | 必修2第五章第三节无机非金属材料 |
4 | 必修2第六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
5 | 必修2第六章第二节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 |
6 | 选修1第一章第一节反应热 |
7 | 选修1第一章第二节反应热的计算 |
8 | 选修1第二章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 |
9 | 选修1第二章第二节化学反应平衡 |
10 | 选修1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的方向 |
11 | 选修1第二章第四节化学反应的调控 |
12 | 五一放假 |
13 | 选修1第三章第一节电离平衡 |
14 | 选修1第三章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
15 | 选修1第三章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
16 | 选修1第三章第四节沉淀溶解平衡 |
17 | 选修1第四章第一节原电池 |
18 | 选修1第四章第二节电解池 |
19 | 选修1第四章第三节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
20 | 期末复习 |